水与粤方言俗谚(3)
4.黄鳝
黄鳝美味且有滋补功效,粤人好以之焗饭,现餐饮行业中公开打出招牌的就有“台山黄鳝饭”。但对于儿童,“食餐黄鳝饭”却非好事。因黄鳝形状与用藤条或竹枝鞭打后留在皮肤上的痕迹相近,粤人习惯以“食黄鳝饭”喻指鞭打教训小孩,如“你再咁唔听话,你阿爸返来就整餐黄鳝饭你食”。又有俗谚“黄鳝上沙滩,唔死都一身潺”。黄鳝身体有黏液,若到了沙滩上,必沾满沙粒动弹不得,即使不干死,也搞得一塌糊涂,引喻遇到大麻烦,类似“不死也掉层皮”。
在烹食水产品的过程中,粤人极善于总结经验,如俗谚“三月鲤鱼猪乸肉”,就是提醒农历三月的鲤鱼肉质如同老母猪的肉一样,粗糙而难以下咽;“鳙鱼头、鲩鱼尾、塘虱中间、蛤乸髀”则提示食客们要注意:每种水产,其最美味的部位都不一样,吃鳙鱼最好的是吃鱼头;吃鲩鱼最好的是吃鱼尾,而塘虱中间部分最美味,青蛙则是大腿最好吃。
三、与水产珍异相关的俗语
1.珍珠
岭南自古多产珍珠。南汉曾置媚川都,募集采珠卒专门从事采珠。据载,南汉末,宋军入城清理内府珍宝,除统治者历年挥霍及大火损失,尚余上好珍珠46甕[8]。粤人的采珠史血泪斑斑,按明人《水东日志》记载:“珠池居海中,疍人没而得蚌剖珠.盖疍丁皆居海艇中采珠,以大舶环池,以石悬大絚,别以小绳系诸疍腰,没水取珠,气迫则撼绳,绳动,舶人觉,乃绞取,人缘大絚上。前志所载如此。闻永乐初,尚没水取,人多葬鲨鱼腹,或止绳系手足存耳。因议以铁为耙取之,所得尚少,最后得今法。木柱板口,两角坠石,用本地山麻绳绞作兜如囊状,绳系船两旁,唯乘风行舟,兜重则蚌满,取法无逾此矣。”[9](卷五,《珠池采珠法》)所谓“廉州城西卖鱼桥畔有珠市,珠壳堆积”[10](卷五.地部二)。显然是技术改进后才可能发生的事。正因珍珠之难得,“吾粤所宝者珠,在古时凡生男孩命曰珠儿,生女多曰珠娘……大抵珠者粤之精华。月之所生,日之所养,以为士女之光耀”[6]卷15P414。并好以“珍珠咁真”赌咒事情或言语确凿无疑,如“‘你约了他去,自家又不去,别害他难受呵。’何桂珍用着轻松的、半责怪半取笑的口气,直白道:‘他全和我说啦,说的珍珠一般真……’”[2]P407另粤谚有云:“禾草冚珍珠”,本义是用水稻杆覆盖着珍珠,引喻某人外表平平,内里不同凡响。如:“原来佢系大干部嘎。真系睇唔出,正式禾草冚珍珠”。
2.犀牛
粤人好言“犀利”,语意可褒可贬。如“你好犀利呀!能攞咁大奖!”“佢娶的老婆好犀利,人人都怕呀!”“犀利”之“犀”乃古粤至宝。南越王赵佗向汉文帝献礼称臣,其中除白璧一双、翠鸟千只外,就是犀角十只。据记载:“犀角,以有血晕者佳。注沸酒甚香,遇毒则白沫生。昔人谓象牙为白暗,犀角为黑暗,言其货值之难辨也。杜诗:‘黑暗通蛮贡。’”[7]卷上除陆犀外,岭南尚有水犀。“广州虎门外海皆曰洋。海中有犀,类野兕而额鼻有角,与陆犀同。唯其游止处,水为分裂,夜则水面白光荧荧。昔温峤燃照水中神怪,即此神犀角也”[9](卷十二.地部九)。又传,粤犀名贵者有骇鸡犀、辟尘犀(为女人簪梳,尘埃不著发也)、光明犀等,“此数犀者,但闻其说,不可得而见也”[11]刘询《岭表录异》卷上。
3.金钱龟
金钱龟学名三线闭壳龟,背甲有三道纵线,现分越南、海南、广东等几个品系,但古统称金钱龟,以其名贵难求,粤人常用以喻出身富贵的女婿为“金龟婿”,处心积虑、渴求富贵的子弟为婿,则称“吊金龟”。
4.鳄鱼
粤俗称长相凶蛮粗野者为“鳄鱼头”,形容桀骜难驯者昂首不服则言“头鳄鳄”。粤地鳄鱼之名扬天下,韩愈功不可没。“恶溪瘴毒聚,雷电常汹汹。鳄鱼大于船,牙眼怖杀侬”。(韩愈《泷吏》)吏员的描述给赴任途中的韩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到任后,韩愈设法治鳄,“作文驱之”,据云当时“风雷大震,鳄西徙六十里”,惜“后仍为害”;宋代陈公尧佐判潮州,就“有妇人赴告鳄鱼食其子。公命二吏驾舟操网往捕,果得鳄鱼,戮之”。但“鳄害终弗能除”,原因是“鳄性暴,非网可得,当时威服其神”[9](卷十一地部八)。
正因鳄鱼多且恶,粤人对其认识可谓深入,而某些地域的居民则难以辨别。明人郎瑛记载:“正德间,苏州白莲桥渔人网得一物,鼋头鲇尾,四足如鸭,状类小犬,眼甚赤,鳞甲悉具,时以为怪而放去,苏人皆不识,都公纪之《谭纂》。予意小鳄也,盖韩祠有陈尧佐所图鳄形,但足不同,图或后世翻刻有差,况《真腊风土记》亦与鳄类龙无角,盖龙似犬也,鳄则《埤雅》、《本草》所未载,因具述于右。”[12](卷四十三.事物类《鳄鱼》)
四、与特色水生植物有关的俗语
岭南水生植物多,如蕹菜、西洋菜、马蹄等,而最得粤人欢心的当属茨菰。茨菰性味甘平,生津润肺,补中益气,能败火消炎,辅助治疗痨伤咳喘。因茨菰状类球,其上生笔芽,极类男性生殖器,故粤人把男婴称之为“茨菰椗”,如“恭喜晒喔!生左个茨菰椗”。广府地区凡春节期间的祭祀必用茨菰,添丁宴或宗祠的老人宴亦必有茨菰焖肉。俗谚“一代茨菰管代叶”,本义是一造茨菰生一造叶,收获后其枝叶就枯败了,引喻指父代管子代,隔代非己责。如“孙子好唔听话,不过理唔到啰,一代茨菰管代叶”。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