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提出软组织损伤的各种形式。认为软组织损伤的形式包括暴力性损伤、积累性损伤、情绪性损伤、疲劳性损伤、侵害性损伤、自重性损伤、手术性损伤、病损性损伤、环境性损伤、功能性损伤10大类,极大地拓宽了认识慢性软组织损伤的视野,提高了对许多慢性病本质的认识。
4)首次提出软组织损伤的病理变化过程:损伤--生物物理学变化(骨折移位、骨错缝、筋出槽)--力学状态改变--软组织器官受到破坏--引起挤压、牵拉、松弛--大量细胞破裂坏死、组织渗出成为体内异物--刺激周围组织引起疼痛--产生生物化学变化(缓激肽类、5--羟色胺类等化学物质含量的变化)人体通过神经反射系统、体液调节系统--产生生理病理过程的变化(被破坏的机体组织要修复、被扰乱的生理功能要恢复)--病区有关组织由于保护机制处于警觉状态而制动--产生瘢痕、粘连、挛缩、堵塞--形成新的病理因素。
5)认为慢性软组织损伤疾病的根本病因是人体的动态平衡失调。人体的组织、器官,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能够自由地活动叫做动态平衡;反之叫做动态平衡失调。造成动态平衡失调的基本病理因素有粘连、挛缩、瘢痕和堵塞。
6)人体内脏受到各种形式的损伤之后,通过自我修复,最后结果同样是粘连、挛缩、瘢痕、堵塞形成新的病理因素,并导致内脏实体的动态平衡失调和流体的动态平衡失调。因此,内脏的慢性损伤性疾病与运动系统的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疾病的本质是一样的。
通过对软组织张力性疼痛的试验研究、针刀医学在疼痛方面的研究和应用、针刀疗法对L3横突综合征兔血浆血栓素B2及6-酮一前列腺素水平的影响等课题的研究,证实上述新认识是成立的。在此认识的指导下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疾病,取得了非常好的临床疗效,对慢性软组织损伤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3.3针刀医学对骨质增生的新认识
骨质增生疾患一直是困扰人类健康的一大类疾病,以往普遍认为其病因是退行性变。人的衰老可以推迟但不可以逆转,就是说骨质增生这一类疾病从根本上说是无法治疗的。这一病因学理论曾经使临床医生对治疗骨质增生疾病彻底丧失信心,也曾使医学研究人员一度认为研究骨质增生的治疗方法是徒劳的。
经过大量的研究和临床实践,针刀医学认为骨质增生的根本病因是人体内力学状态的异常变化--人体内力平衡失调。其基本内容是:a力学因素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和力学因素失调对生命活动的影响。b.人体对体内外力学状态变化的适应和调节。c.人体对软组织力学状态异常变化做出的对抗性调节的结果一骨质增生。d这种适应性改变的三个阶段是硬化、钙化和骨化。
通过针刀治疗骨性关节炎机理的临床实验研究证明,上述新认识是成立的。具体的研究报告有:持续压应力诱导体外软骨细胞产生细胞因子(从细胞学的水平探讨针刀医学关于骨质增生的病因是"力平衡失调"的新认识是否正确)针刀治疗骨性床机理研究。
这一认识摆脱了传统认识的束缚,阐明了骨质增生不是人体退行性变所致,确认力学因素失常是导致骨质增生的根本原因。这是针刀医学治疗骨质增生的重要依据。
3.4针刀医学对脊柱区带病因学的新认识
脊柱区带是以脊柱为中轴线的背部,上至枕骨上项线,下至尾骨,在颈部旁开1.5cm,在胸、腰、骶部旁开3cm,这个区域称之为脊柱区带。脊柱区带内的软组织极容易劳损,根据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病因病理理论可知,在损伤后的自我修复过程中形成新的病理因素,即粘连、瘢痕、挛缩、堵塞这四大病理因素在适当的深度和部位即有可能卡压、牵拉区带内的神经末梢,造成神经末梢功能障碍,这些功能障碍通过与内脏植物神经相连接的通道,直接影响内脏器官的功能。影响植物神经功能的实质是植物神经电流的变化。如果这四大病理因素发生在某一脏器的电生理线路上,使电生理线路上的电流发生变化,将直接影响内脏的功能。脊柱骨性组织由于某种原因引起位置发生移动(用针刀医学影像学的方法读片)。植物神经节大多位于脊柱的前面及其两侧,如果椎体位置发生变化,必然牵拉或挤压有关的植物神经节,引起植物神经的功能障碍,导致有关脏器的疾病。
4.针刀医学的组成
4.1针刀医学病理生理学
针刀医学从新的角度对人体生命活动做出了独特的诠释。它不仅是对以前病理生理学的补充,而且在很多方面有本质性的突破。
1)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新认识。人体是有生命的活体受到损伤之后能够进行自我修复和调节。人体的自我修复和调节功能一方面能够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另一方面也会产生新的致病因素。
2)提出人体存在一个新的生理系统的假说,从电生理线路系统的角度来解释经络现象和人体的各种生命现象。
3)突破前人对病因学认识的局限,重视力学因素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很多疑难杂症的真正病因是力学因素的失常。
4)提出生命的本质是平衡。治疗一切疾病的目标就是恢复各种不同性质的平衡;针刀医学的各种治疗手段,其目的在于恢复人体的各种平衡。
4.2针刀医学影像学
针刀医学影像学不同于以往的医学影像学,它是根据针刀闭合性手术的需要而产生的。针刀医学影像学以精细解剖学为基础,十分重视人体组织器官的微小改变,因为这些微小的改变足以造成多种严重疾病。以前不重视骨关节的微小移位,更没有意识到它会引起很多严重的疾病。针刀医学对解剖学微细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变化有了新的认识。骨关节周围的重要组织较多,如动脉、静脉、神经、脊髓、交感神经节、交通支等。骨关节的任何微小的位置变化都可能刺激或压迫这些重要组织,产生严重的疾病。
针刀医学影像学重新认识了X线图像,提出以往医学影像学所不重视的一些观察指标的改变是许多疾病的根源。针刀医学根据影像学的物理学特性,应用尸体和人体骨架造成骨关节的微小变化在影像学上的表现,及对周围组织的影响的研究,把过去忽略的一些微小的影像学信息进行重新整理归纳,形成了诊断某些严重慢性病的新指标。针刀医学按矢状轴、水平轴和冠状轴将骨关节微小移位划分成10多种类型。分别为:左右旋转移位、左右侧方移位、前后移位、仰旋移位、俯旋移位、绕矢状轴移位以及上述几种移位的混合。
这正是它与以往医学影像学的不同之处。精细化是医学影像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针刀医学影像学必将对医学影像学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4.3针刀医学诊断学
针刀医学诊断方法是在继承中西医诊断学的基本精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既吸收了中医行之有效而又简单易行的宏观诊断方法,又采用了现代医学精细入微的诊断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针刀医学独有的理论,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诊断学方法:
1)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病因诊断。详细论述了粘连、挛缩、瘢痕、堵塞四大病理因素的诊断方法和标准。
2)骨质增生病因的诊断。首先区别骨质增生与骨质增生症,不对生命活动构成威胁的骨质增生可不予治疗,其次判断骨质增生症是由哪部分组织力平衡失调引起的,为针刀治疗提供依据。
3)脊柱区带病因的诊断。首先应用针刀医学影像学检查椎体位置有无异常,再判断脊柱区带范围内软组织有无粘连、挛缩、瘢痕、堵塞等异常。
线路短路、断路、电流增强、电流减弱和异常放电等情况的诊断。
4)独创功能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从功能上和总体上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从而极大地减少了误诊误治的机会,提高了诊断学的科学性和精确性。
4.4针刀医学手法
中医传统手法以中医理论为基础,治疗机理多用镇痉止痛、疏通经络、祛风散寒、活血通络等来解释。针刀医学手法是建立在解剖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力学的基础上,吸收传统中医手法学的精华运用手法技巧,每个手法的作用原理都是根据生理学的要求、病理学的特点、生物力学的原理来设计的,每一个手法技巧都能用现代科学知识说清楚。针刀医学手法学与传统中医手法学的不同点主要有:a.针刀医学手法以现代医学的解剖学、病理学、生理学、生物力学为基础;传统中医手法以中医理论为基础。b.针刀医学手法学的精确性远高于传统手法学,能够准确地作用于病变组织。c.可以避免对健康组织的附带性损伤。d操作极为简单、安全,仅需1~2mine实现了手法学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把手法医学推上了科学的殿堂。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