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作为方法论的《人间词话》(3)

时间:2014-04-25 05:57 来源:发表吧 作者:吕谋琴 点击:

  三、结论

  阅读是连接读者和文本的中介,阅读行为的发生,必然牵涉阅读之主体(读者,readers)与阅读之客体(文本,texts)。有关读者与文本之关系,随着近年来阅读史的兴起,学界渐次有所讨论。一方面学者强调文本对读者的先验性制约,另一方面学者也强调读者对文本的主体性创造。文本在有意无意中引导或误导读者,读者则在有意无意中阅读或误读文本。这种交相互动的关系足以引发我们对文本的重新审视,或如德·塞托(MicheldeCerteau)所言,“文本只有通过读者才具有意义,且会随读者而变化”[15]170。本文对《人间词话》的研究,正是得益于阅读史方面的启发。

  实际上,读者阅读角度的转换,代表了思维方式的转换;思维方式的转化,必然带来新的知识与思想。我们称《人间词话》为伟大的著作,就在于其在不同的阅读角度和思维方式中,给我们展示了其不同的面向。这应当是一切伟大著作的共同特点。而上文的分析表明,《人间词话》对方法论的阐述相当丰富,而其提出方式之自然、引申范围之广博、阐述程度之深刻,都是其显著的特征。这种丰富的方法论折射出《人间词话》的多面向,有可能对王国维思想的研究提供一种精细的新颖的思路。因为表面上王国维的方法论是针对文学(诗词)创作,实质上却代表了他对人生、世界、宇宙等形而上问题的思考。于是,我们看到,《人间词话》虽是一部文学批评作品,但具有极为浓重的哲学形而上色彩。从阅读史的角度看,《人间词话》表面上是文学史作品,实际上可以看作是研究王国维和近代社会的思想史作品。《人间词话》的这种特质很可能与王国维创作《人间词话》时正值从哲学转向文学之际有关。但不论如何,从这种“微言”中读出“大义”,可以加深我们对作者及其时代和作品的了解。

  参考文献:

  [1]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葛兆光.道教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3]王国维.新订人间词话·广人间词话[M].佛雏,校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黄霖.王国维《人间词话》导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5]陈器之.孟子译注[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9.

  [6][清]袁枚.随园诗话选注[M].王静海,注.长沙:岳麓书社,1994.

  [7]王国维.王观堂先生全集:第5册[M].台北:文华出版公司,1968.

  [8][明]李贽.焚书·续焚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9][清]周济.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M]台北:广文书局,1962.

  [10]夏中义.九谒先哲书[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

  [11]佛雏.王国维诗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12]陈寅恪.柳如是别传[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13]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4][宋]欧阳修.欧阳修全集[M].北京:中国书店,1986.

  [15]MicheldeCerteau.ThePracticeofEverydaylife[M].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88.

  [16]蔡镇楚.中国诗话史[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

  [17]梁启超.过渡时代论[C]//饮冰室文集点校.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

  [18]王国维.人间词话导读[M].黄霖,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19]罗继祖.王国维之死[C].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20]傅杰,编校.王国维论学集[M].昆明:云南出版集团,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

  [21]陈寅恪.陈寅恪诗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

  [22]华梅.看屈原的“内美”与“修能”[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09-21,(7).

  [23]鲁迅.不懂的音译[C]//鲁迅全集.第1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24]张仲民.从书籍史到阅读史:有关晚清书籍史、阅读史的若干思考[J].史林,2007,(5).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