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语文味与民族文化(2)

时间:2014-04-17 17:13 来源:发表吧 作者:田水 点击:

  以上可见,“语文味”是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绽放出的花朵。

  二、语文味的内涵与实现语文味的途径

  “语文味”是汲取了传统的诗学、美学的精髓移用而来,由于它本身的这种直觉思维的方式,因此,在理解上就会有种种不同。要在“味”的基础上构建一套理论系统必须对这一概念进行具体界定。从2001年最早发表第一篇论文到2013年,我们都可以看到程少堂先生对这一问题作了深入的思考,形成了完整的表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和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为宗旨,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师生的生命检验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一种富有教学个性的文化气息的,同时又生发思想之快乐与精神之解放的,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这不仅是对概念的理解,而且是对“语文味”理论与实践体系构建的宣言。

  语文味的内容具体来讲包括语言的情味、韵味、文味等方面的内容。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通过语言文字记载下来的,通过学习语言对学生进行文化陶冶,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文化语言学是研究语言文化的科学。在语言和文化的研究中,文化语言学代表一种新的方法论体系。其中包括汉字文化学等相关的研究方向。《易经》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本指文德进行教化的意思。在现代,“文化”主要指人的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人类文化大体可分为物质的、制度的、心理的三个层次。心理层次的文化属于最深沉的文化现象,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最终要在心理文化的层面上得到反映。“汉字文化”属心理层次的文化,它既包括人们对汉字的研究所形成的文化现象,又包括汉字本身所反映出来的文化内涵。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也许可以用“水乳交融”来形容。例如,在汉语词汇中,由“狗”构成的词或短语往往含有贬义,中国人也习惯用“狗”作为詈词。如,走狗、疯狗、恶狗、癞皮狗、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等。尽管在日常生活中,“狗”这种动物常常是一些人的宠物,狗对主人的忠心常被人们称道,“狗不嫌家贫”也用来比喻忠诚,但是为什么“狗”进入词汇后就带上了贬义成为詈词了呢?我们仅从词义着手分析是解释不清的,应该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一统民族心理去分析、理解。所谓“大一统”就是集中、统一的意思。我们不妨从“挂羊头卖狗肉”这一俗语来更深入理解这一问题。这句俗语的意思是打着好的幌子来推销劣质货色,或者干坏事。这里有一点可以肯定:挂出来的东西(样品)决不会比实际的差劲。这句俗语表现了明显的褒羊贬狗的倾向,于是随即产生了几个问题:(1)为什么没有人说“挂狗头卖羊肉”?(2)人们为什么要褒羊贬狗?在古人看来,“羊”是一种具有吉祥意的动物。《说文解字》说:“羊,祥也。”羊就是祥,古代鼎器上的铭文通常把“吉祥”写成“吉羊”。古人出于这种文化心理,在造字时用“羊”作“群”字的形符,“群”字本义为辈,类,凡类聚之称就是群,羊聚集在一起就成了羊群,这些正符合大一统的价值要求。和“群”字意义相反的字是“独”,“独”以“犭(犬)”为形符。《说文》说“独,犬相得而斗也”。即狗咬狗,其结果当然是离散,离散了当然也就“独”了,这就违背了以“合”为标志的大一统的价值要求。“羊”字从羊从大,羊大为美,本义是“甘”(滋味好),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美食”、“美味”、“美餐”之“美”,这也与“语文味”有联系了。在河南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进门就有一个“字”的标识。“宀”头为“房子”,里边是个“子”,有人认为,最初词义和怀孕生养小孩有关,主要是读音接近的假借;汉代人认为,文字的字,原来是滋乳的意思,还有些不同看法,但从生养到滋乳也有意义上的关联。生养到滋乳,即指人的生活。文字滋养了生活,滋生了文化、历史。这就说是汉字、汉语与文化有着不解之缘。如哥哥的妻子何以称为“嫂”?《释名·释亲属》释为“嫂,叟也。叟,老者称也。”王力先生也认为,“叟”、“嫂”是同源词。“嫂”得名于“叟”,因为年龄稍长而得到了“尊严之称”。可见,尊敬嫂嫂是为了顺从长兄。这也反映了中国伦理文化所体现的以长为大的思想。汉语文是以单音节词为基础的,语言是文化的符号,它不仅能记载古代物质文化以及文化制度的层面,也照见文化心理的层面来。

  词语同样如此。比如“春天”就是“崭新”“繁荣”“美好”“欢乐”“生机”“耕种”等文化意蕴。这种文化意蕴在不同民族的语言中不尽相同。又如“松树”在汉语中具有“坚强”“高洁”的意蕴,而在俄语中却没有这种意蕴。这也是语言民族性的表现。例如汉语中,关于“死”的词语就有百余个,除了特定文化意义外,还体现出不同的情调。如果说“驾崩”“仙逝”“牺牲”“圆寂”“香消玉殒”等词语所表示情感意义是完全不同的话,那么“上西天”与“归西”就词义而言几乎没有什么差异,它们之间的不同就纯粹是由于个人风格、情调的不同造成的。

  情感表达与宣泄同样包含着文化的内涵。它与民族心理,民族思维方式、民族的习俗都有着直接的关系。例如中秋佳节所凝聚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与情感结构,其丰富性仅次于春节,因而反映中秋日习俗的诗、词、文也难以胜计。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是一首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中秋词。这首词以其清新优美的语言,浮想联翩的构思反映了世人共有的心理和情感:一是盼望其亲人在中秋月圆之夜能团圆聚首;二是当亲人分离、难以团聚时总难免产生怨天尤人之感和思亲念故之情;三是亲人之间一时难以聚合,那就衷心祝愿远在他方的亲人能长久健康,分享中秋明月给人带来安宁和祥和。这首词之所以传颂不衰,一是由于语言以及构思的精巧,二是它反映了中国人注重伦理亲情,注重中秋佳节亲人团圆的情感特点。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