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知识话语权的转型

时间:2014-04-08 13:42 来源:发表吧 作者:刘湉祎 点击:

  摘要:在传统课程中,教师的知识话语权常常陷入两难困境:一方面课程编制的专家对知识拥有绝对话语权,教师只能作为知识的“传声筒”,个体知识话语权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中控制了知识的传播与解释,学生处于"失语"状态。在新课程背景下,知识话语权开始层层下移,教师从专家那里获得个体知识话语权,学生从教师那里获得知识的“发声权”。作为权力的中间环节,教师的知识话语权发生了转型。

  关键词:知识话语权;获得;赋予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4289(2014)03-0014-03

  一、教师的知识话语权

  教师的知识话语权是社会赋予教师的角色权力。在虚拟的话语场域中,教师与课程编制专家构成了一组承接关系。在实际的话语场域中,教师对学生产生影响,从而构成另一组承接关系。在教师与专家的承接关系中,教师的知识话语结构分为两种:一是对教材知识的诠释性话语权。诠释性话语权需要教师按照学科专家的要求对课程进行阐释和解码,强调对课程本来面貌的忠实还原。二是教师的个体知识话语权。个体知识话语权尊重教师的社会个体地位,允许其将生活实践的经验认识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只有拥有了个体知识话语权,教师才真实地获得了知识话语权。而在教师与学生的承接关系中,教师的知识话语效果也被分为两种:一是刚性话语权,二是柔性话语权。刚性与柔性的判别是依据教师是否给予学生一定“发声权”这一尺度来衡量的。刚性话语权意味着教师以威严的姿态监测课堂,学生无法甚至不敢表达自己的见解。柔性话语权代表着教师不再是知识边界的“看守人”,不再掌握知识的分配权并给予学生合理的存在,从而在课堂中营造互动交流的良好氛围。

  在传统课程体系中,教师不仅丧失了“自我语言”,还对学生的个体知识造成妨碍。由于受到理性主义知识观或科学知识观的影响,传统知识被规定为“客观的”、“普遍的”与“价值中立的”。“教什么”“怎么教”不是由教师决定,而是由教材与大纲说了算。教师只拥有生硬的诠释性话语权,个体知识无法被展现出来。在课堂中,教师的刚性角色常常遮蔽了学生对自己知识意义的建构。伴随新课程对个体知识、地方知识的强调,教师的知识话语权发生了一定转变:一方面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复读机”,另一方面教师赋予学生合理的知识话语权,使学生的个体知识成为课堂的一部分。新课程突破了传统课程对知识权力的等级控制,将知识话语权层层下移,由专家到老师,由老师到学生。可以说,在“放权”的过程中,教师的知识话语权正变得充实与丰满,传统教师的诸多角色冲突问题将在知识转型过程中得到有效解决。

  二、教师知识话语权的获得

  教育具有明确目的。教育具有为社会服务的职能。社会赋予教师教书育人、传播知识的角色。在传统课程中,教师与课程专家构成了社会学中的科层制关系,具体表现是教师沦为“传播工具”的附庸与“自我意识”的泯灭。伴随新课程中知识观的转变,教师的个体知识也成为了课堂的一部分,教师获得了真实的话语权。

  (一)传统课程中教师知识话语权的虚假获得

  传统观念里,教师总是被描述成“照本宣科”的形象。这种“留声机”“传声筒”的角色更多并不是教师自身的选择,而是因为教师被社会赋予特殊的职能。话语权力并不是来源于话语符号系统之内,而是来源于社会权力与地位。课程专家编制教科书与教学大纲,课程内容渗透社会意识与社会形态的烙印,课程目的与步骤以条文的形式被确定下来。教师仅仅是“政策的执行者,秩序的服从者,课程的操作者,方法的消费者”[1]。教师无法选择知识也无法解读知识,对知识的态度也是被社会职能所规定的。教师的内心会有挣扎与纠结,因为情感的经验的个体性知识被理智的普遍的诠释性知识所遮蔽。教师的话语权实际处于缄默状态。知识的传授变成一项非创造性的复制性劳动,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僵化。教师被“愚化成一个贬损自身灵魂的思想附庸,堕化成一个维护错误观念的文化保安”[2]。在课堂里,即使有教师个体性知识的存在,也只是零星点缀。教师对知识话语权的拥有并不完全。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