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根斯坦为何要否定逻辑常项(2)

时间:2014-03-26 09:56 来源:发表吧 作者:钱立卿 点击:

  不过对于这种批评,逻辑柏拉图主义者完全可以有一种对应的回答。因为事实上逻辑符号本身的确不是什么确定的、自在的东西;情况正好相反,就对象而言,逻辑常项并不承担任何“实在”,因为它仅仅是表征某种关系的符号。由于关系性和特定对象之间并无依赖关系,所以它们作为概念是可分离的。在涉及具体对象的时候,如果要表现对象之间的某种关系,如“p或q”,的确可以有无限多种表示方式,但这些方式彼此之间的形式差异和实质上的等同毕竟是两回事:如果从关系的本体论意义出发,形式差异倒是本质性的,因为它反映了对于同样的对象和对象关系存在着“关系世界”中的元素的无限多样的组合,而这才恰恰是关系世界中成员的本体论意义。这种意义实际上并不会直接影响到对象世界,只有在我们要用符号去表明世界中的某种确定关系时,才会出现关系和关系之间等价的考虑(尽管他认为罗素其实已经把命题的表面逻辑形式和真正逻辑形式作了区分,见TLP4.0031),才会去设想需要一种最简单的东西:当维特根斯坦说“逻辑问题的解决必定是简单的,因为它们设立了简单性的标准”(TLP5.4541)的时候,作为真理标准的简单性是一种关于逻辑本身的价值判断,它并没有考虑到关系世界和对象世界的差异。因此如果从一开始就采取一种观念的形而上学或者说逻辑柏拉图主义,很难说维特根斯坦的反驳能够成立,充其量也许只是一种观点的不同。所以如果采取一种上帝视角的话,维特根斯坦的批评和柏拉图主义的反驳实际上构成了某种相持不下的二律背反,很难说能够得出什么确定的结论。

  三

  然而维特根斯坦的想法是否只能在这个意义上理解呢?维特根斯坦强调的始终是逻辑的发生条件对于逻辑的本质重要性。一旦失去了对象,那么逻辑符号本身便毫无意义了。逻辑形式的每次显示在某种意义上都是人通过自己的直观活动发现的,当我们用某种形式语言去表述它时,实际上就是在一种“抽象出”的意义上给出一幅逻辑图像。但至关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发现这种操作模式未能洞见到的东西:即便是在此过程中,我们仍然无法真正抽象出逻辑形式本身——我们通过思想所做的无非是用一幅画来描绘出一组世界事实,画画的活动只不过反映出我们实际上在从事着抽象的活动。所以维特根斯坦真正的意思并不是在“抽象掉”的对面树立一个“抽象出”的原则,也不是在强调逻辑的经验来源有多么重要——这完全无关于经验论与观念论的方法论差异问题。

  那维特根斯坦真正想断言的究竟是什么呢?本文一开始曾提到了在分歧问题上的第二个关键点是他对真实关系的论述,那我们现在就来看一下。维特根斯坦认为逻辑常项符号只不过反映了一种不存在的虚假关系,真正值得强调的关系只有命题形式和实在共有的东西(TLP4.12),而这种东西是什么只能通过命题或结构显示出来(TLP4.121)。实在对象之间的形式关系和结构关系是“内部关系”,它不同于事物间外在连结的关系(TLP4.122)。这里所谓的内部与外部不是一般经验论意义上讲的内外,而是涉及到我们在遭遇到世界内显现出来的各种事态时,其中所表现出的事物关系存在两种更基本的看待方式。一种是传统的认识论态度,它包含了先行的本体论断言,也就是认为首先实在地存在于那里的是一系列事物,事物本身具有在自身中(anihnselbst)持有的规定性,它们使得事物本身不受各种变化影响,即便在部分的性质上发生变化,只要本质还在——本质也是一个被先行设定的概念——那么事物就仍然是它自己。然后在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还存在着一种超越性的关系,它不是事物自己内部的实体-属性关联,而是另外附加的时空关系,而逻辑符号就是对各种时空关系进行描述和定位的。由于时空关系属于多余的附加物,因此它们既独立于存在于那里的各个实体,也具有自身特殊的存在性质和存在方式。传统的态度并不追问这种特殊的存在与原来的存在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当中,它不了解这种独立性是指“不依赖”对象还是指“脱离”对象的自在。而维特根斯坦所持的是另一种观点,他虽然也同意要从经验事实入手,但首先必须要回答什么是经验,尤其是不带偏见的、直接经验到的东西。《逻辑哲学论》从一开始就表明了态度:直接显现出来的东西并不是被认定为一个个独立的物或抽象的物性(Dingheit),而是一种事态。事态意味着对象性与关系性的统一。如果像传统的认识论那样一开始就区分了一种自身持存的事物和追加上去的关系,那么这无非起源于某种独断的观点。毋宁说,恰恰是在事态的显现中,我们看到了对象总是已经连带着其发生关系的事实性与可能性一同出现了。这种可能性既显现为一种事实上唯一的关系,同时又指示着本质上必然的开放性。⑩这一点极其重要,因为逻辑恰恰就是在这种关系及其指引当中呈现出来的。对维特根斯坦来讲,独断设定事物之间的某种外在关系框架是毫无必要也没有根据的,逻辑其实一直都显现着自身,我们可以把握到它。传统观念的错误在于它不知道如何去解释这种显现、理解逻辑的意义,因而它还想去设定那个一开始就被直接给予了我们的东西。如果我们意识到逻辑无非就是事态之中的事物在自身呈现时一并带来的关系性和本质可能性的选项全体,那么逻辑关系根本就不是外在的东西,它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事态内部,没有离开过对象所开放出来的可能空间——而哲学家的任务就是去指出(zeigen)它。11要言之,内部关系才是真正和“逻辑”所意味的东西,它位于道说的终点,是属于显示领域的东西——对象和事态本质性的内部关系才是真正的关系,它的存在方式是内蕴的(intrinsic),是永远不可抽离对象而道说的东西;同时,由于它是一切表象与言语行为的基础,因此本身不能通过平凡的方式得到直接解释,而只能在对象之中被显示出来。

  四

  正如前面所说,当柏拉图主义者对对象之间的关系采取各种等价描述时,形式本身所表现出的是关系世界中的成员的性质,而在这些描述表现出其等价性时,它说的始终只是一回事——这里的要点并不在于符号系统之内的无限多种等价游戏的意义究竟应当从符号方面看还是对象方面看,要点只在于:逻辑的意义是什么,“逻辑”究竟在哪里。倘若从两种抽象原则出发去理解维特根斯坦的话,那么在看到他与柏拉图主义在同一层次上的背反关系的同时,也应注意到超出这种同一层次之上的内容,这种内容已经从抽象原则当中脱离开去,成为必须要通过独特的理解才能把握的东西。换言之,维特根斯坦的眼光实际上已经超出了柏拉图主义和反柏拉图主义的二律背反,他所真正质疑的是:在无限多样的形式下,“逻辑”这个概念是否被切中了。

  而到此为止,我们可以把维特根斯坦的批判和弗雷格与罗素的柏拉图主义各自的着眼点作一种转换:他们对逻辑常项与逻辑概念本身的看法之差异归根到底是在逻辑的被给予和被把握方式上的分歧。柏拉图主义者相信,逻辑本身是可以被先天给予的,逻辑不可能是别的,只不过是对象之间的能够被抽象掉的关系,这种关系性可以通过观念化从经验性的事态杂多中去除,达到纯粹的“与”、“或”、“蕴涵”。这个思路必定会导致两个结论:一是承认逻辑常项的必要性和确实性,二是把形式语言作为逻辑本身的固有形式。

  这两个结论维特根斯坦都不赞成。在他看来,逻辑的被给予根本就不是先天或后天的问题,如果我们把它作为一种与经验形成依赖或非依赖关系的对象来看待,那么一开始就走错了路。尽管逻辑充满世界(TLP5.61)但却也不在任何地方,不论是经验对象还是观念化结果都无法指出逻辑是什么。因此当他说“逻辑是超越的”12(TLP6.13)时候,他首先是指逻辑和世界内的实在并不在一个层次上。形式语言所认为的那种等同于逻辑本身的简单表示,充其量只是一个幻想——无论什么表达形式无非都是从一个图像到另一个图像的转换,思想观念与经验对象只能在世界内存在,超出世界的东西的特殊存在方式不能使用任何已知的方式指明。

  对维特根斯坦来说,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我们如何表示逻辑,而在于逻辑如何被给予了我们;问题并不在于把逻辑作为一种概念时我们能对它说什么,而在于当我们把逻辑看作一种意义的展现时,它对我们意味着什么。维特根斯坦反复使用镜喻(Spiegel)的说法,并不是在把逻辑本身看作某种镜式的装置,而是将之视为通过具体的形式语言装置(TLP5.511)映照出的世界的映像(TLP6.13)。按照镜喻本身的性质来说,反映出的东西必定在被反映者之外,因而这个世界之镜像(Spiegelbild)连同世界之意义一起必然处于世界之外(TLP6.41),但它又不同于世界意义,因为它还同时内蕴于世界万物之中。

  这种独特的、近乎悖论式的存在方式决定了逻辑的特殊地位,它本身无关于任何先天概念的性质,但反映在命题形式中的时候又完全可以符合某种柏拉图主义:当维特根斯坦讲“一切命题的形式只要一开始就可以说,那就必须一下子说出来(TLP5.47)”的时候,这种自在独立成系统的命题形式全体实际上是能够形成一个先天领域的。然而这领域并非逻辑本身,而是逻辑必须通过此方式被给予我们的一个通道。进一步看,由于这个通道是建立在逻辑和我们之间的,也就是建立在逻辑和世界对象之间的,所以它的方向是从逻辑到世界;但逻辑本身没有自在的意义,它完全是通过内蕴于其中的世界对象而给出的,从而其条件只能是世界本身。因此在逻辑的自我显示通向人之前,它已经从世界的自我展现中获得其自身的存在,已经从世界通向了逻辑自身——但这种双向的通道绝不在存在者意义上起作用,因为逻辑本身并不是能够被直接指出其所是的东西——逻辑自身并不承担任何对象的本体论条件,它对存在者是不置可否的,因此在逻辑上不能说有这个或没有那个(TLP5.61)——毋宁说它只是将对象反射回其自身。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