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符号学论纲(3)
时间:2013-12-28 09:12
来源:发表吧
作者:程然
点击:
次
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在研究方法是的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后者精确而前者模糊,这也常成为自然科学研究者诟病人文社会科学的口实。于是,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者,一方面坚持认为人文社会科学有别于自然科学,无法进行自然科学的那种精确计算式的研究,另一方面也并没有放弃寻找精确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而符号学恰好提供了这一理论和方法,有人甚至这样说,符号学“其在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地位相当于数学之于自然科学,符号学应当为人文社会科学提供精确的概念体系和有效的分析工具”。[16]而比较克制的说法则是“可能符号学没有如数学那样判然绝对,但是符号学的确具有强烈的‘可操作性’特色,使它适用于全部人文与社会科学”。[13]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语文教学领域,人们也一直盼望能有着更科学、更精确、更具操作性的理论和方法,而符号学则不期而至。如前所论,如果说符号学在人文社会科学诸学科中更适用于语言学的话,那么,它一定很适用于语文教学。
其实,在语言领域符号学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这里有专著《语言符号学》(王铭玉)、《汉字符号学》(黄亚平孟华)、《篇章符号学:理论与方法》(陈勇),也有论文《语言符号,意义和经验知识》(朱志方)、《语言和言语——语言学整体型研究的符号学范式》(王斌华)、《语言象似性的符号学分析》(赵亮)、《汉字理据重构及构形学、符号学阐释》(史文磊金硕),等等,以至于语言符号学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符号学研究的一个重镇。这一切都应该成为语文教学可资利用的重要成果,然而,这又是不够的,因为语文教学真正意义上的变革和创新,必须从符号学那里得到原创的方法论指导。
显然,符号学如果没有方法的意义和价值,它就不可能像约翰·迪利说的那样,对哲学产生“冲击”。有人说:“符号学首先是一个方法论问题,符号学之所以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就是因为它具有独特的研究符号的方法。”[17]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符号学的理论体系逐渐丰富和完善,从方法论意义上被概括为一些重要的范畴。比如著名符号学者赵毅衡曾称号学概括成这样一些可资推演的方法,“任意性与理据性”、“伴随文本”、“双轴关系”、“标出性”等;[18]而陈勇则认为符号学在方法论上这样一些特征,即结构主义的态度、二元对立的研究方法、常体和变体的二分观念、组合和聚合的二维思想、符号学三分法原理。[16]限于篇幅,我们且以“组合和聚合的二维思想”(即赵毅衡所说“双轴关系”)为例,一睹符号学的理论范式,“组合以语言的线性特征和以两个或几个在现实的系列中出现的要素为基础,具有空间延展性;排除了同时发出两个要素的可能性,组合结构涉及到各个不同的层次;所有的组合都遵循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即每个符号素的前后排列是依照区别原则构成的。聚合则把不在现场的要素联合成潜在的记忆系列,是彼此之间具有某种共同性的要素在记忆联系起来形成的由各种关系支配的集合;聚合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每个符号素是依照共性原则构成聚合系列的。适合两者的分析程序分别是切分和分类。”[16]这一理论为分析这个世界上任何符号的组合提供了方法。如果将这一原则用在语文教学中,小到可以解释一个词的组合和聚合,中到可以解读一篇文章的组合和聚合,大到可以分析一个文本在整个文本世界中的组合和聚合。
这里只是聊举一例,从中可以看出符号学独特的方法论价值,如果我们深入领会并全面地掌握了符号学理论,一旦用于语文教学,则不仅可以为语文教学方法开启改革的大门,还将会对语文课程的设置、语文教材的编选等事关语文教育的方方面面,产生重要的影响,带来全新的面貌。
是到了建立一门语文符号学的时候了。
参考文献
[1] 约翰·迪利.符号学对哲学的冲击.周劲松译.成都:四川出版集团,2011.
[2] 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3][22] 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演.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 转引王铭玉.语言符号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 周庆华.语文符号学.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1.
[6] 王铭玉.语言符号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8] 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李幼蒸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
[9] 罗兰·巴尔特.流行体系:符号学与服饰符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0] 陈勇.篇章符号学:理论与方法.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
[11] 王海山.科学方法百科.台北:恩楷股份有限公司,1998.
[12] 转引李杏保顾黄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14] 胡裕树.现代汉语.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15] 陈原.社会语言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6] 陈勇.略论符号学分析的方法论实质.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
[17] 严志军张杰.西方符号学理论在中国.外语学刊,2010(6).
[18] 参看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演.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