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电信企业增值型内部审计问题探讨(2)
时间:2013-12-27 11:45
来源:发表吧
作者:钟红霞
点击:
次
近些年,江苏电信内部审计通过强化监督与指导、定期进行同业互查和定期进行质量通报等一系列措施,在审计质量上确实有了长足进步。从内部审计成果来看,2012年全省内部审计机构共计发现内控执行缺陷11个,提出各项管理建议550余条,纠正管理不规范资金700多万元,促进增收节支(工程审减)1.31亿元。但应该看到,由于审计方法相对落后、审计队伍自身素质良莠不齐和被审计单位的不够重视等原因,使审计质量还有提升的空间。如,在江苏电信内部开展的强化工程财务管理和现场检查的新举措面前就暴露出工程审计质量一定的差错率,有的甚至是原则性的差错,这与内部审计人员大部分是非工程专业出身不无关系。另外在绩效导向的考核体制驱动下,被审计单位一切以市场经营发展为中心,对内部审计部门提出的整改意见采取了被动,甚至是忽视的做法,也让审计建议不能完全落实到位,审计质量打了一定的折扣。客观地说,审计业务数量增长的同时,审计质量并未同步获得提高。
(三)创新能力不足
江苏电信制定了企业发展转型的战略目标后,江苏电信审计提出了促创新、保转型的要求,内部审计机构也努力探索与实践。但从几年的结果来看,江苏电信内部审计的创新能力不足已是不争的事实。内控审计开始于2005年,尽管从开始的全业务流程审计评估发展到目前以关键风险点为审计评估基准点,并借助了信息系统的手段,但更多仅是形式的转变。工程审计尝试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和投资效益审计,但更多的工程审计工作还只是停留在审定工程造价的阶段。值得一提的是,江苏电信近两年开展的内控月度会审工作,由内部审计部门牵头本单位的财务部、市场部、公众客户部和网络建设部等重要部门,每月一次对重要的风险点、重大投资项目、异常的财务指标变动等情况实施联合检查与审计。内控会审工作的开展获得了上级企业的一定好评,但由于种种原因,这项审计的创新工作也濒临着无疾而终的尴尬境地。
(四)内审业务的外包趋势
目前江苏电信企业的内审业务外包趋势已经形成,对内部审计机构的传统业务形成巨大冲击与蚕食,这种内部业务的社会化令内部审计机构的生存状态堪忧。近年来,在江苏电信企业内部审计的传统业务领域如土建装潢工程审计外包的力度逐步加大,从原来只有达到一定规模的大型基建项目才会借助社会审计的专业力量,到现在基本上实行了打包外送的操作模式,就是将小项目也打包后一次性外包。这种工程审计业务的外包范围也不再局限于基建工程项目,如苏州等一些地市分公司已经试点通信工程审计项目的外包。这种外包范围的扩大,从这些地市分公司2013年年初的委托审计费用预算看较2012年增长200%以上就可见一斑。
内审业务外部化的发展,让社会审计的触角也逐步伸向了江苏电信企业内部审计的其他业务领域,如经济责任审计、内控审计等。从2010年开始,江苏电信就尝试将所有地市分公司负责人的任期(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业务进行外包。以外部社会审计组织为主导,内部审计人员相配合,组成联合审计组,既能保证审计质量,也能锻炼自己的审计队伍,这种操作模式基本成熟,而苏南个别大的地市公司也尝试将公司的内控审计委托社会审计来实施,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三、建立江苏电信企业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在江苏电信实现转型发展的关键时刻,建立增值型内部审计恰逢其时。
(一)适应企业发展要求,提供内部审计支撑
2005年,江苏电信根据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的要求提出了全面推进转型发展的战略目标,由基础网络运营商向现代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角色转变。新的战略目标的制定与执行,为江苏电信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与机遇。江苏电信内部审计也及时制定了围绕企业战略目标进行审计工作“三个转变”,支撑企业发展,保障企业转型的总体部署,并实施了派驻制的集中管理体制,围绕企业发展重心开展各项内部审计工作。时至今日,江苏电信的转型工作有条不紊地持续深入推进,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业务结构调整已见成效,投资结构和成本结构在不断优化,收入增长质量逐渐改善,企业的回报水平和价值创造能力逐步提高。而作为江苏电信成功转型的着力点就在于价值管理,不断提升自身的价值创造能力。内部审计是电信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一环,责无旁贷地应该投身于企业的价值管理与创造之中。应该以增值型内部审计为手段,紧密围绕企业的价值提升点,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为企业价值的提升及时提供全面而有效的保障和服务。
(二)打破瓶颈,拓展内审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经过持续的发展,江苏电信内部审计工作在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与提升。但应该看到,随着电信企业转型的不断推进、电信企业发展的速度不断提升和内部审计理论界与实务界的不断演进,江苏电信内部审计的发展步伐已经放缓,甚至已经趋于停滞的状态,因而完全有必要对江苏电信内部审计工作作出改进和完善。在资本市场和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监管之下,电信企业的运营已经日趋科学与规范,内部审计部门还定位于查错纠弊的层次显然无法持续创造出内部审计工作的亮点,更谈不上突破。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内部审计能够认清形势,准确定位,及时转变工作理念,找准审计工作的切入点。增值型内部审计为电信审计工作的持续发展提供了突破口。适应企业提升价值的需要,通过有效开展增值型内部审计,从而积极主动地去管理企业的需求,而不是简单被动地满足企业的需求。增值型内部审计拓展了审计范围的同时,也帮助企业实现既定目标,进而提升了内部审计的地位,拓展了生存的空间。
(三)顺应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
内部审计的理念、方法、职能等都处于不断演进与发展之中。自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提出最新的内部审计定义后,全新的增值型内部审计的理念基本形成。江苏电信内部审计工作应抓住企业转型发展的有利时机,同时顺应内部审计的发展大趋势,及时理清思路,转变思维,以增值型内部审计为核心理念,加快发展步伐。
四、江苏电信转型增值型内部审计的途径
增值型内部审计是江苏电信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方向,也是其实现自身价值的必经之路。要想完成从传统的内部审计顺利过渡到崭新的增值型内部审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转理念,提升企业价值
树立增值型内部审计的理念,首先,要求江苏电信内部审计要进行准确自我定位,努力成为“以创新和服务双领先推动规模发展”的践行者,努力将内部审计工作融入到企业发展的大局中去,全面参与到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之中。其次,要求内部审计应该以“提升企业价值”为工作核心,利用自身在企业中具有特殊的组织地位和拥有的资源为企业创造价值。在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和工程审计为企业提升价值的基础之上,内控审计和经营管理审计等同样要求内部审计机构围绕提升价值来开展,应该把所有内部审计工作转化成企业价值量的形式来考量,牢固树立为企业增值的观念。最后,要求发挥电信内部审计最大效能。内部审计是电信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价值创造的重要一环,因而内部审计效能发挥如何也影响着企业价值。内部审计应改变旁观者的身份,从提升自身审计效能出发而努力成为企业价值的创造者。
(二)转意识,坚持主动服务
江苏电信内部审计应积极转变传统的审计工作意识,参与到企业价值创造,并定位于服务企业价值创造。(1)江苏电信内部审计最先转变的应该是“监督者”的意识。尽管不断深入开展的“内部审计三个转变”让电信内部审计监督的意识在削弱,服务的意识在逐步增强,但“监督者”的根深蒂固思想还时刻影响着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应把自己理解成是企业价值创造中的一个分子,而不是一个旁观者,这样才能促进内部审计主动地投入到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中去,并发挥巨大作用。(2)成本意识。节约并有效使用各种成本是增值型内部审计建立的基础。内部审计作为一项企业管理活动,必须投入一定的人、财、物、时间等资源的耗费与使用就构成了内部审计成本。多年来人力资源成本的问题较为突出,单一的专业背景限制了现有人力资源的使用和调配,也限制了内部审计人员作用的发挥,出现了人力资源的浪费与不足共存的情况。如何提高内审人员使用的合理性也是增值型内部审计的一个课题。(3)效益意识。内部审计创造价值,但这个价值能否为企业带来增值还需将内部审计的价值产出和成本投入做一个比较,这种得失分析就是效益意识。效益意识让增值型内部审计在企业中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三)转方法,实施风险导向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