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与人的精神世界
时间:2013-12-10 16:07
来源:发表吧
作者:李世涛
点击:
次
摘要:阿格尼丝·赫勒立足于现代社会的背景,从社会的变迁中,阐释了现代人的时空体验、归属感、自我和人格的建构。她揭示了社会引发的现代人的精神困境,尤其是其无法摆脱的思乡病,批判了现代人的精神的致命缺陷,即注重世俗的幸福,缺乏追求神圣、超越性、形而上的热情与行动,并寄希望于现代人的人格重建。
关键词:文艺理论;现代性;时空体验;归宿;人格;艺术精神;美学
匈牙利裔的阿格尼丝·赫勒(AgnesHeller)是当今欧美学界的杰出女性学者之一,也是公认的布达佩斯学派的代表性理论家。迄今为止,赫勒已经出版了40余部著作(包括合著),主要有《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日常生活》、《历史理论》、《现代性能够幸存吗?》、《现代性理论》等,这些论著丰富,深刻,细腻,敏锐。自1981年她获得了德国的“莱辛奖”之后,还陆续获得了“汉娜·伦特政治哲学奖”、“松宁奖”(SonningPrize)。这些成就奠定了她在学术界的地位,也使她的研究引人瞩目。她本人经历丰富、坎坷,经历了多次政治运动的清洗,辗转迁徙了匈牙利、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工作单位经常改变,这些因素深刻地影响了其学术研究。她的研究跨越了哲学、政治哲学、美学、社会学等学科,尤其是她的现代性研究受到了学界的高度重视。作为卢卡奇的助手,她经历了严格的哲学研究的训练,她的研究注重抽象、思辨、论辨,具有浓厚的哲学色彩,但也反对纯理论的抽象演绎;重视社会现实对于理论的参照意义和建构作用,并使二者相得益彰;能够立足于个人的经验,把普遍经验、特殊群体的经验和自己的人生经历与感悟结合起来,并把它们融合于理论探索之中,使其论著具备了宏大的历史背景、厚重的历史感、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深刻的反思,也由此形成了她特有的细腻和敏感的著述风格。
赫勒的论著立足于现代社会的背景,以现代性为基本议题,始终关注人在现代社会中的沉浮。她致力于展示现代人生存的轨迹,揭示其精神的变化、困境,并积极寻找克服困境的途径。本文主要研究她对现代社会中人的精神世界的探索。
一、现代人的时空体验
人存在、生活于特定的时间与空间之中,时空体验是人最基本的体验之一,它对于现代人的重要性就更大了。现代化引发了社会的巨大变革,现代人的生存方式、体验方式也随之改变,进而深刻地影响了其精神世界。其中,现代人的时空体验与归属感,都深深地打上了时代变革的烙印。
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的生存、生活相对简单一些,流动性较小,与自然的联系比较直接、紧密,也主要依据自然时间生活,工作。因此,人们的时空体验就显得较为单一。但是,进入现代社会后,人们的生存环境、生存方式都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存活动的范围大为扩大,流动性空前加剧,其体验与情感也日渐变得丰富、复杂。一方面,生存的复杂性丰富了人们的情感和体验方式,对时空的体验也同样变得细腻、多样、丰富;另一方面,随着生活领域与工作领域分离的加剧,人们的活动空间也随之被切割为多重空间,时空体验被分化为不同的领域,这些体验有一致性,但差异、抵触、矛盾之处甚多。与传统社会相比,现代社会的时空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生活时间与世界时间的区分的出现、空间的时间化,是两个重要的标志和特点。
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的生活主要依靠自然时间。但是,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生活空间与工作空间的分离,体验时间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其中,时间类型的区分、生活时间的出现就是其具体表现。时间类型大致可以区分为客观时间、主观时间:前者有客观的、世界一致的计量标准和计量方式,主要指钟表时间、日历时间,它是客观的、技术性的、能够被测量的时间,主要包括计量时间、机械时间、世界时间;后者与个体的体验有关,是一种主要依靠主观感受的时间,没有公认的、同一的计量标准和计量方式,它包括生活时间、历史时间(包括史前时间和历史时间)等,其结果也因人而异。
赫勒尤为重视这种区别:“我把世界时间和生活时间、主观时间和客观时间、度量化时间与作为历史性的时间性之间的区别作为我的出发点。”①实际上,对时间进行的这些区分,是典型的“现代”事件,它出现于“一战”前。在这些区分中,主观、客观时间的区分比较重要,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对立、区别主要表现在:第一,比较而言,主观时间与个人的生活、精神的关系较为密切,但个人的工作主要依靠客观时间,这样,客观时间与个人生活、精神的关系则较为疏离。第二,主观时间主要取决于个人的体验、经验,它是或者可以是真实的,但客观时间或者因为与个人体验不相符合而显得不真实,或者因为完全脱离了个人的体验而显得与个人没有多大关联。事实上,生活时间是主观时间的一种,它主要涉及日常生活中的时间经验,具有主观性、独特性、短暂性和偶然性,但它有无目的学界尚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赫勒认为,就西方而言,生活时间的发现最早可以追溯到郭尔凯格尔,福楼拜的《情感教育》最早以文学的形式表现过它。对于现代人的基本时间体验而言,现代人生活于“绝对的现在时”(由现在的过去和现在的将来组成)之中,生活时间主要是一种关于先和后的经验,依靠对失去的时间的回忆,以因果关系或目的论将过去、现在和将来连贯起来,许多神话、童话、故事中都包含有这种经验,其中的生活时间与个人的日常生活、精神较为密切;而作为客观时间的世界时间则主要与工作或需要计量时间的领域发生关联。现代人还经常把先后的时间体验与范畴转化为在先、在后的空间范畴,转化中也把时间经验同质化、定量化了。因此,现代人的时间体验往往离不开空间,现代人的空间体验也离不开时间。而且,现代人的时间体验和空间体验常常混杂在一起。
全球联系的增强拉近了世界各地的距离,世界变得越来越现在化、共时化了,人们要求共同拥有“现时代”,并希望由它填补现代性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鸿沟。但是,在时间、空间的体验上,了解世界和掌控世界的距离正在逐渐加剧。尽管如此,距离仍然能够引发想象,把过去和其他的空间转化为虚拟的此时此地,当然,想象中也包含有日常生活中的真实形象,并以一定的真实性仍然发挥其作用。换言之,虽然这个世界是虚构的,但我们仍然能够以体验的方式拥有的它,也能够获得一定的真实性,从而一定程度地填补了现代性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鸿沟。在这个过程中,历史想象帮助我们穿越时光的隧道而拥有了过去,技术文明克服了沟通不同空间的困难,拉近了其他空间与当下的距离。此外,还有一种实现现代性理想的方法,就是把现在绝对化、永恒化,永远地生活在由现在的过去与现在的将来组成的“现在时”。这样做的依据在于,现在的将来近在咫尺,是能够接近的,只要我们真正地生活在现在、此时此地,就可能拥有未来,从而也可以一定程度地实现现代性的理想。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