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以蛰的自然与艺术关系论(2)
时间:2013-12-10 15:59
来源:发表吧
作者:发表吧张编辑
点击:
次
邓以蛰以为,艺术为的是组织的完好处,形式的独到处了。所谓绝对的境界,就是完好独到的所在。“艺术史上绝造的时期,如欧洲十三世纪——拜占庭的艺术在意大利活动的时期——与后印象派的塞尚一流,以及中国晋唐的人物,六朝的造像,宋元的山水,名家的手笔,无不简切纯厚;举凡文艺复兴时代的设意肤泛的习气,与夫院派画的琐碎平凡的体裁,都丝毫不曾侵入,这真是人类性灵独造的绝对的境界了。真实的现象,是艺术的笔画刀脚,但不是它的形状。它的形状,是感情的擒获,是性灵的创造,官能又争不去它的功劳了。”⑥邓以蛰所举中外艺术史上的例子达到绝对的境界的艺术,简切纯厚,没有设意肤泛的习气与琐碎平凡的体裁,在艺术史上彪炳史册。官能虽是艺术创造中不可缺少的,光有官能,没有性灵的参与,是创造不出艺术的形状出来的。现象与形状之间是有距离的。正是艺术家的感情、性灵的介入,才可能寻觅到有组织、有形状的东西,与自然相区别。自然现象可为艺术创作积累素材,可为艺术之源,但毕竟不是艺术本身,必经艺术家灌注生气于对象,才能见出绝对的境界。有人认为邓以蛰“所谓‘绝对的境界’也就是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或‘理念’、‘理想’,艺术正是这种绝对精神的感性显现”,⑦下定论似简单,未看到邓以蛰的建构美学理论的可贵探索,并不是黑格尔美学观点的照搬套用。有人看到了邓以蛰“文字中的思想与黑格尔的理念论哲学思想不同”,⑧则是较为切实的看法。
邓以蛰说:“诚然:艺术是理想的实现;但是把东西抄写一番,是算不得的。理想不是外界的自然生来有的,你的机体上本能的活动,内中也没有含着理想,只是你心内新奇的收摄,心内新奇的铸造,才说得上是理想呢。造一幅画,写一篇文的程序,正同宇宙间的事物,在哲学家的脑中,融化着渐渐的脱出一个新的见解的一样。哲学家与艺术家所用的体裁,虽都是外界的自然中所包含的现象,但把它造成一个知识、一篇文、一幅画,那就已经脱离了自然,自身成就了一个整东西,永远可以独立存在,理想的实现,是如此的。所以艺术贵创格,就是这个缘故。”⑨邓以蛰充分肯定了理想对于艺术家创造的重要性,理想不是外界的自然生来有的,也不是人的机体上本能的活动,它是艺术家心内的收摄,心内的铸造,艺术家的创造同哲学家的创造一样,有程序上的相同,都来源于自然中所包含的现象,但经由哲学家、艺术家的创造,它们已不是自然的了,而是理想的实现,成就了一个整东西,物化为精神产品,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了。邓以蛰认为,一派艺术的宗师,方他初领会宇宙间一种新形态新品格,无不是孑然特出,得未曾有的一种境界;久后摹仿的多了,才变成固定的形式。艺术境界的创造,无疑其来源是自然,艺术家的性灵的领会,功不可没。如无人的性灵的领会,自然不可能具有人所赋予的形态品格。“我们言语中有许多形容词,形容自然,其实自然那有这些被形容的品性,初不过是人的性灵的领会罢了,渐渐才变成固有性,足见性灵的领会,影响之大而且确定的地方了。艺术家的理想,转而赋给自然,成就自然的形态品格,哲学家造成新知识,新见解,以启发吾人的认识力,两下的价值正是一样的。”⑩邓以蛰提及了林风眠绘画的杰作,继承了中西绘画的画法,而有自己的融通之地,林风眠所画的《人类的历史》、《金色之颤动》、《挽秋》、《松声》、《晚归》诸作都是富于理想的,凡是山水写生,用的是中国画法,人物是油画。邓以蛰强调了在艺术中理想的不可缺失,回答了艺术超越自然的独特之处,他得出了“不仅是感觉强,艺法精,就算是艺术家,最重要的,还是理想”的结论。这个结论应该说是能够成立的。艺术家与哲学家,分工虽有不同,但都能创造他们的价值,都能够启发我们的认识力,有价值上的相同性。艺术家与哲学家都能够为人们提供精神产品,满足人们不同的精神需要。艺术家的理想要赋给自然,成就自然的形态品格,自然原来没有的意义,艺术家以理想赋予给自然,自然在艺术家的作品里也就具有了意义。自然在艺术的创造中得以生成新的价值,艺术家造就了艺术的新天地,人们能够在艺术欣赏、艺术批评的活动中得以接受。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