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贬谪对刘禹锡文学创作的影响(2)

时间:2013-12-04 10:56 来源:发表吧 作者:张安斌 点击:

  贬谪的愤懑,刘禹锡往往借咏怀诗抒发,并表现出爱憎分明的情怀。虽然深谙“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的沉浮炎凉,但依旧吟唱“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的豪迈之曲。这种矢志不渝的追寻和对理想的执著及对待历史冷峻而犀利的见解,精警超迈,韵味深长。
  最能突出刘禹锡不惧奸佞、敢于伸张正义的作者以《玄都观二首》为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表现出孟子所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之气。“去过十年同赴诏”本应感激涕零,但一“戏”字将蔑视与憎恨在隐幽中表达得淋漓尽致。于是,又被外放,然而十四年后,英雄归来,故地重游,心底波澜难耐,故又高歌一曲“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这种气度又有几人能比,几人能及。笑煞群小的快意溢于言表,讽刺极为老辣,同时展现出诗人宁折不弯的刚强斗志和穷且益坚的昂扬斗志。
  《秋词》一曲,一扫千古陈说,琵琶反弹,独舒机杼。自宋玉“悲哉,秋之为气也”始,秋天被赋予肃杀萧瑟之感,无不令人满目伤怀,心中抑郁,叹生命之将尽,残躯之易逝。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表现出对生命的执著和“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的不渝之志,虽人生坎坷,屡遭贬谪,壮志难酬,不被重用,但仍励志高歌,整首诗无不表现出诗人豪迈的大度,难能可贵。
  三、竹枝词——别样的逍遥游
  刘禹锡虽身处蛮荒,且屡遭小人刁难,但依旧乐在其中。一句“何陋之有”将其豪放达观的性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百折不挠的不屈精神无疑是世人的一种垂范,一种遗世而独立的傲然风姿,令人肃然起敬。
  竹枝词在刘禹锡手中更是达到一种炉火纯青的境界。在《刘氏集略说》中说到当时的创作情形:“及谪于沅、湘间,为江山风物之所荡,往往指事成诗歌。”[4]刘禹锡汲取了巴人竹枝歌舞的精华,色泽清莹,音调和美,具有优美圆熟的艺术技巧。至此,竹枝词终于吐露芳华,在中唐诗坛上别开生面,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北宋诗人黄庭坚评价:“刘梦得《竹枝》九章,词意高妙,元和间诚可以独步。”[5]“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词情真意切,自然脱俗,达到风景画与风俗画、人情美与物态美、诗意与哲理、雅声与俚语的完美融合。明人谢榛云“措辞流丽,酷似六朝”(《四溟诗话》)[6],白居易更是赞赏有加——“听者愁绝”,可见其艺术感染力之馥郁。
  四、唱和中的慰藉
  诗酒唱和在唐代蔚为盛行,而在贬谪之中能与知己酬唱应答无疑是逆境中的莫大安慰。唐代有“刘柳”之说,无疑是对刘禹锡和柳宗元这对生死之交的最佳见证和诠释。《柳子厚墓志铭》“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这种生死情意,后之览者,无不唏嘘感叹,有友若此,复何求?晚年刘禹锡与白居易交往甚密,亦是一段文坛佳话。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