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透析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所存在的问题及几点建议(2)

时间:2013-11-28 11:09 来源:发表吧 作者: 韩飞等 点击:

  (一)创新能力培养的外界环境因素
  1.学校的创新氛围和创新体制。学校创新氛围不足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学校提供的实践机会较少,研究生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一个首要体现是实践能力较强。在“现有的课程体系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存在哪些缺陷”选项中(多选题),60.4%的毕业生选择“实践环节少”,所以学校应该加大实践环节的投入,重视专业课的改革,在科研和实践环节上多下功夫,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39.6%的人选择“内容陈旧、应更新”,38.5%的人选“研究方法课程少”,13.5%的人选“任选课程少”,说明学校应及时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内容,建议召开硕士课程设置的研讨会,改进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的不足,使教学内容与最新的科研成果相结合,加大信息量,增加学科领域的交叉,以突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在学校的创新体制方面,学校对研究生的创新资金投入不够,在“你进行创新活动的经费有保证吗”选项中,53.8%的研究生选择“经费有限,有些创新活动无法进行”,说明国家每年拨给大学的大量经费中,很少用于研究生的创新活动。另一方面,研究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合理,比如说,研究生教育仍然采用本科教育的方式,而不是像国外那样采用讲座式教学和小组讨论方式学习,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思考能动性,要达到创新的目的更是困难。此外,中国理工科大学人文和艺术教育的匮乏也是不争的事实,事实证明,很多科学大师都具有人文主义情怀和艺术气息,如爱因斯坦会拉小提琴,钱学森棋琴书画样样皆通,所以人文和艺术教育对提高一个人科学创造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5]。
2.教师的创造性教学。对于“你是否在课堂上对老师讲的内容提出过质疑”的问题,回答有时质疑的人占68.8%,经常质疑的人占9.4%,而从未质疑的人占21.8%,这说明学生很少对老师讲的内容质疑。中国学生十几年来所接受的“填鸭式”教学使学生很难对老师讲的内容质疑,如果教师很少将创新思维与教学结合,不能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那么学生就不会有创新的积极性。此外,教师给予学生的实践机会少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在“课程讲授方式怎样改革有助于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选项中,70.8%的毕业生选择多讨论、课堂上师生互动,说明广大的研究生也期望着这样的教学变革。
  研究生导师直接影响着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你觉得你所在学科的研究生导师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选项中,50%的毕业生认为只有一部分导师有,33.3%的人认为大部分导师有,仅有16.7%的人觉得绝大部分导师有,说明导师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我国研究生扩招后,有些学校出现一位导师带多位研究生的局面,这样便使导师与研究生的沟通较少,导师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往往力不从心,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研究生在科研上有幸得到导师的关怀和培育,成长进步很快,甚至有的由师生关系发展成为挚友,传为佳话。所以,加强导师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引导和培养至关重要。
  (二)学生个人的创新动力和实践
  1.大学本科学习状况。创新思维的培养在本科、硕士和博士哪一个阶段更重要?对于这个问题,50%的人选择本科、硕士和博士都很重要,选本科阶段的人占31.2%,选硕士阶段的人占12.5%,选博士阶段的人占6.3%,这说明本科阶段的学习能够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但是我国大学生面临的普遍的问题是平时不努力,考前靠突击,这样虽然能够通过考试,但是不利于长期发展,而且也导致专业知识掌握得不扎实,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与美国名牌高校大学生相比,我国的学生到了大学一下子放松下来了,我们放松的4年恰好是美国大学生最勤奋的4年,积蓄人生能量的黄金4年,所以美国的高科技人才一直是世界上最多的。美国哈佛大学的学生在凌晨一两点钟仍然能够坐在教室里安静地学习,而我过许多高校此时恐怕早已熄了灯,我国许多大学的大学生大学四年所储存的知识和能力已经远远落后于像哈佛这样的高校,这样很难与人家竞争,中国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之低略见一斑。另一方面,我国大多大学的考试题目非常简单,学生无须花太多的精力就可以通过考试,而世界顶级大学的考试题目之难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学生也就有更大的动力去阅读、求知。所以我国很多大学的学习氛围不尽如人意,是因为基础没有打好,就更谈不上创新了。
  2.个人学科交叉能力的培养。在“文科课程的学习对理工科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否有帮助”选项中,56.3%的毕业生认为很有帮助,43.7%的毕业生则认为文科课程学习无关紧要,这说明加大文科课程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表明我国人文教育的缺乏,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这也是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不高的重要原因。同时,对大学生艺术教育的缺乏也是导致大学生创造能力不高的重要原因。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说过:“艺术(诗歌、绘画、音乐等)用创新的手法去唤醒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已存在的情感。情感越珍贵,反映越普遍,艺术越优秀。科学(天文、物理、生化等)对自然界的现象进行新的、准确的抽象。科学家抽象的叙述越简单,推测的结论越准确、越广泛,科学创造就越深刻。科学与艺术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它们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是不可分割的。”所以我国高校有必要加大对学生人文和艺术教育培养的力度,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和建议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