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的身体依赖性:从符号加工到具身认知(2)

时间:2013-11-28 11:08 来源:发表吧 作者:韩冬 点击:

2 具身认知理论
  2.1具身认知的思想起源
  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自产生之日起就一直受到质疑与批判,但身心对立的假设却依然在人类的思想中根深蒂固。直到存在主义和现象学的出现,才为人类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M.Heidegger)提出了存在(Being-in-the-world)的概念,存在不是一个孤立的主体面对着一个冷漠的客观世界,存在是世界中的存在,同世界是一体的、相互关联的。没有主体客体的划分,主客的界限是模糊的。人认识世界的方法是用身体以合适的方式与世界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获得对世界的认识。法国知觉现象学家梅洛-庞蒂(Merleau-Ponty)反对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提出了一个“具身的主体性”(embodied subjectivity)的概念,明确表示不存在知觉背后的自为存在——意识,认为身体的知觉是行为产生的基础。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是以身体为中介,通过身体的知觉与整个世界发生关系。
  20世纪上半叶,具身思想在心理学界也出现了萌芽。皮亚杰(J.Piaget)的发生认识论认为:认识来源于动作,而不是来源于物体,是一个在实践中建构的过程。身体的活动即动作既是感知的源泉又是思维发展的基础。认知结构的起源是动作的一般性协调,动作是在身体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形成的,主体通过动作与环境互动形成内部的图式,再通过已有的图式去认识外界的事物。身体与环境互动的动作在认识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与传统的认知论相比,发生认识论关注于研究认识的起源,“从最低级的认识形式开始,追踪这种认识向以后各个水平的发展情况,一直追踪到科学思维并包括科学思维”(Piaget,1970/1997)。差不多同一时期,维果斯基(L.S.Vygotsky)也提出了相似的理论,维果斯基(L.S.Vygotsky)的社会建构理论强调了活动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心理是在活动中发展的,是在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新的高级的社会历史的心理活动形式,首先是作为外部形式的活动而形成的,以后才内化,转化为内部活动默默的在头脑中进行。而人类所处的环境也与其内部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环境充斥着先辈们的文化以及与此相关的物化成果。维果斯基(L.S.Vygotsky)与皮亚杰(J.Piaget)的共同之处在于:“(1)认知的相互作用论,即认知是主体和环境相互作用基础上地进化和历史的建构;(2)高级水平的思维活动是人类最初的身体活动(感知运动)地内化”(李恒威,肖家燕,2006)。这些思想的出现为具身认知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2.2关于身体主体
  说到具身认知,首先要了解其中最为核心的概念,即什么是身体?认知科学家泽马克(T.Ziemke)说:“关于具身性,也许最重要的维度就在于说明作为一个具身认知者的标准是什么?怎样才算是一个身体?”(Ziemke,2003)。梅洛-庞蒂将身体区分为客观的身体和现象的身体,并以此来解释具身性,“客观的身体被看做是生理实体的身体,而现象的身体不仅仅是某种生理实体的身体,而是我或者你体验到的我的身体或者你的身体。……对于客观身体和现象身体的区分,是理解现象学的具身性概念的核心”(Audi,1999)。这种现象学中的身体既不纯粹是物理结构,也不纯粹是概念结构,而是一种主动的身体。在《知觉现象学》中,他用一个盲人拄拐的例子来说明主动的身体是如何通过工具来扩展知觉能力的:当一个盲人习惯了将拐杖作为行走的工具时,他的触觉就从手的皮肤延伸到拐杖的顶端。他不再知道拐杖在物理空间的位置,也不用感受拐杖与手之间作用力的变化。拐杖成为他身体的一部分,成为他身体综合地延伸。这时拐杖的尖端就像他的眼或手脚一样,构成他用来感触客体的通透路径(Merleau-Ponty,1945/2001)。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也经常能找到,开过车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学车的初期经常会把握不好车与车外物体间的距离,因而容易发生碰撞、擦挂等事故。但开的久了之后就能够清楚地把握速度与距离的关系。因为这时的知觉已经不再局限于驾驶室内,而是扩展到了整部车的边缘,人与车形成了一个综合的整体,司机通过这个整体去感受外面的世界。在这样的例子中,身体已经超越了肉身的疆界,并通过心智的作用延伸到环境中,而环境对于心智的影响是以身体为中介的,因此身体不再是一个只具有物理属性的“客体”,而是一个不断与环境相融合的“主体”。认知的产生正是“主体”活动的结果。
  2.3身体与认知
  具身认知观批判了长久以来占据着统治地位的客观主义认知观。但这种批判并不是具有主观主义倾向的。在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两种极端中,具身认知提出了一条中间路线。神经现象学家瓦雷拉(F.Varela),通过探讨颜色的知觉说明了这一路线。他假设了两种极端的立场,鸡立场:外在于人类的世界具有预先给予的属性。这些属性先于投射在人类认知系统之上的图像而存在,而认知系统的任务便是适当地恢复它们。与之相对的是蛋立场:认知系统投射它自己的世界,且该世界显然的实在性不过是系统内在规则的反映。具身的认知观认为颜色即不独立于人类的知觉和认识能力,也不独立于人类周围的生物和文化世界。鸡立场与蛋立场、世界与知觉是彼此规定的。前两个立场都将表征作为它们的中心观念,但具身的立场是“通过研究人之不作为恢复或投射而是作为具身行为,而完全绕过这个内在对外在的逻辑格局”(Varela,Thompson,Rosch,1991/2010)。由于绕开了二元论的假设将身体与心灵结合在一起,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就必然与传统认知观点截然不同。
  具身认知观强调了身体经验在认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这些经验来自于人类具有感知运动的身体。首先,构成心智的基本成分概念、范畴是由人类的身体经验形成的。莱考夫(G.Lakoff)和约翰逊(M.Johnson)认为概念通过身体、大脑和对世界的体验而形成,特别是通过感知和肌肉运动能力而得到,并只有通过他们才能被理解。他们通过研究“抓”这个概念说明了概念的具身性。结果表明,具体的行为(用手抓),对该行为的知觉(看别人抓东西),关于这种行为的想像(想象抓的动作),以及使用这个概念(说出“抓”这个词)其神经元放电区域都是相同的。而对空间关系概念地研究也体现出了具身的特性。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身体投射(bodily projections),例如:“在……前面”和“在……后面”等术语,都是以身体为中心而发展出来的。“我们有内在的前后:我们通常往前看,向脸朝向方向的前方运动,并且在我们的前方与物体和他人打交道;后面是前面的对立面,我们并不直接感知自己的后面,我们也一般不向后运动或与在我们后面的客体和他人打交道”(费多益,2010)。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