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生态现代化理论的研究内容、特点及展望

时间:2013-10-25 13:52 来源:www.fabiaoba.com 作者:乔永平 点击:
  内容摘要:国内关于生态现代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生态现代化的内涵及生态现代化理论的价值及启示等方面。目前的研究呈现出持肯定性观点的多,批判性反思性研究少;国外理论研究多,国内实证性案例研究少;定性研究深度不够,定量研究缺乏等特点。今后需要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和实际,加强批判性研究,全面评价生态现代化理论;加强国内实证性案例研究;深化理论研究,加强定量研究。
  关键词:生态现代化研究内容特点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如何在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也即如何解决好发展与生态的矛盾?西方学者针对这一矛盾提出了"生态现代化理论"。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国内学者开始关注生态现代化理论。本文试图对国内生态现代化理论的研究内容、特点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以期进一步丰富与发展生态现代化理论,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国内生态现代化理论的研究内容
  国内关于生态现代化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提出。学界多数认同生态现代化理论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但是关于谁最先提出这一概念却有不同的看法。第一种观点认为是约瑟夫·胡伯(JosephHuber)最先提出,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2007)、刘钧霆(2011)、郭熙保(2006)、陈瑜(2009)、陈涛(2008)、朱林(2010)等机构和学者皆持此观点。第二种观点认为是马丁·耶内克(MartinJanicke)首先提出"生态现代化"概念。马丁·耶内克在同郇庆治的讨论中(2010)指出"生态现代化作为一个理论概念首先是由我提出,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在FFU诞生的。我最早在1982年1月26日的柏林州议会辩论中使用了'生态现代化'这一概念,它随后出现在1983年第4/5期德文版的《自然》杂志中,并于1985年在一个隶属于柏林科学研究中心(WZB)的国际环境与社会研究所(IIUG)出版的题为《作为生态现代化与结构政策的预防性环境政策》的论文中,将其译为明确的英语术语"。据此,包庆德(2011)、金书秦(2011)等学者皆认同这一观点。此外朱芳芳(2010)等人并未区分谁最先提出这一概念,而是笼统地认为是胡伯和耶内克同时提出的。
  2.生态现代化理论形成的原因。黄英娜和叶平(2001)认为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形成是基于四个方面的原因:面对20世纪70年末期的经济衰退,抽象地保护环境已没有出路,激进的环境论为了维护它的社会可信度,不得不寻找调节经济重建与环境关注的新途径;环境运动内部也越来越意识到,激进对抗的做法未必会促进环境运动向前发展,开始寻求以一种实用主义方式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20世纪70年代实行的对待环境恶化采取的"后期补救"策略在实际管理中失败,政府被迫去寻找新的解决环境问题的策略;全球环境问题的出现等促使生态现代化论理论发展起来。
  包庆德(2011)将生态现代化理论形成的原因归结为四个因素:环境人口因素。人口不断增加,环境问题不断加剧,严重的生态危机制约了各国经济的发展。为此急切需要寻求有效方法来协调环境与发展的矛盾,生态现代化理论因此应运而生;经济科技因素。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全球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为新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此外,面对全面提升的全球化发展的竞争格局,各国争先运用新理论来指导实践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这就为"生态现代化"理论的迅速传播奠定了现实基础;政治策略因素。生态现代化是使技术的生态负作用最小化的同时,使技术的正作用得以最大化发挥,变"后期补救"为积极的预防,确保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从而满足了政府的需求;公众认知因素。随着人类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的环境意识不断增强,这也为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公众基础。
  郭熙保和杨开泰(2006)认为:政府重视生态现代化是因为它可以提升政府和工业的关系,减少对抗,增加合作;从工业的角度看,企业领袖们渐渐明白限制和控制对环境的影响,保护企业未来发展已经成为企业切身利益的一部分。企业承担起更为广泛长期的环境职责并不是利他主义的行为,而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生态现代化的出现也是由于公众对环境关注程度的增加;在提升生态现代化的过程中,全球化是一个重要因素。
  (二)生态现代化的内涵
  黄英娜和叶平(2001)引用阿尔伯特·威尔(AlbertWeale)的观点,认为这一理论来自于多种学术观点的综合,缺乏公认的权威论述,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行政学等不同领域的学者都在使用"生态现代化"这一概念,但是他们使用不同的方式,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述,从而导致人们对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内涵始终不能准确把握,造成了人们认识上的误区。因此他们将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各派观点加以概括,并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从而来理解生态现代化的真正内涵。他们介绍了生态现代化四种代表性观点,即耶内克"预防性"策略论、摩尔(AtherJ.Mol)的社会变革与生态转型论、哈杰(MaartenHajer)的综合性新政策论和克里斯托弗的弱化与强化论,他们认为这些观点基本上反映了当代西方生态现代化思想的基本内涵。据此他们提出西方生态现代化思想的实质可以理解为在"反省式现代化"的基础上,对现代工业社会进行生态恢复和生态重建。
  郭熙保和杨开泰(2006)也指出,"我们在论及生态现代化时所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没有规范的关于生态现代化的表述。当学者们采用生态现代化这个术语时并不是清楚地知道它的含义,这就导致了生态现代化明确定义的缺乏"。
  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2007)认为生态现代化理论虽然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有一个共同观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能够协同起来,实现双赢。一般而言,它大致有四层含义:首先,它是一种环境社会学理论,提供环境改革的一种社会学解释;其次,它是理解和分析技术密集的环境政策和生态转型的新范式(框架);第三,它是对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以来环境和经济改革进步的真实反映;第四,它是一种社会变迁理论,描述环境意识引发的经济社会转型过程,包括生产和消费模式、环境和经济政策、现代科技、政府管理和现代制度的生态转变等。
  我国学者试图对生态现代化理论进行界定。包庆德(2011)认为生态现代化是现代化与自然环境的一种互利耦合作用,也是世界现代化的一种生态转型,即向符合生态学原理发展模式转变。袁玲红(2008)将生态现代化概括为"在现代化过程中,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将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资源,建构有利于人与生态环境共生共荣的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模式"。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