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小说个性主体感知中的身体话语(3)

时间:2013-10-07 08:51 来源:发表吧 作者:李帅 点击:

  身体体验使个体的情感活动超越现实约束从而进入自由的境地,形成独特的个性,表现主体的自由平等的愿望以及对感性自由的肯定。《伤逝》中的子君发出青春的呐喊:“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沉沦》中的“我”表达了对爱情和自由的向往:“名誉我也不要,金钱我也不要,我所要求的就是异性的爱情。”他们所张扬的是人的原始生命力,是青春型身体的激情的喷发。

  综上所述可知,青春型身体是“五四”文学发展方向的自觉,这种方向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向前发展起到了奠基和指导作用。

  三、个性化身体与“五四”文学审美矛盾的内在诉求

  “五四”时期的主体自我是矛盾的自我,在启蒙与救亡的矛盾下必然产生自我表现与自我牺牲的矛盾,由此产生灵与肉的冲突、情与理的对抗,但是矛盾的各个组成部分是不均衡的,虽然他们有情感性、青春型的共性,但是情感本身是矛盾的,青春也是激越冲动与苦闷彷徨并生的,因此,“五四”小说中的身体是个性化的身体,这种个性化的身体是对“五四”审美矛盾的内在诉求。

  审美活动是非常个性化的活动,因为每个人的身体和身体的感觉只属于他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触觉、嗅觉、听觉、视觉等感觉因素。正如伊格尔顿所言:“身体是个人的——当然无可争议的是个性化原则。”{10}这种个性化的原则,既是指人的身体本身的感觉不同,也是指人的身体在它们的种族、历史、性别、体能等方面的差异。正是因为身体的千差万别,才有审美体验的丰富多彩。审美使人们通过个体情感活动超越现实束缚,从而进入自由的境地,形成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个性魅力。“五四”小说中的身体话语具有一种不可复制性,其叙事对象是“小写的人”,而不是“大写的人”,它所要表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异质、差异、变化,是每一个活生生的作为存在的人,可以说是个性化的身体叙事。革命加恋爱小说的模式化、公式化书写下,其身体话语带有一种集体主义镜像,是“大写的人”,具有群体性特征,但“五四”小说中的身体话语是个性化的、不可复制的,而非公共的身体。所谓个人的身体指的是作品中的人物带有鲜明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因出身背景、文化教育、审美情怀和个性特质的不同而表现出差异性,很少雷同。因为进入“五四”时代,由于“德先生”与“赛先生”激进话语的推进,个体化、个性化、本体化等成了“五四”时期主导身体建构的新取向,重“表现自我”、抒发主观情怀,这样的身体想象筑基于“五四”时期对“个人”的追求和个性的张扬的基础之上,于是人格独立、思想解放、恋爱自由、个性价值等内容成为建构身体的基本话语内容。

  如鲁迅在《阿Q正传》中所塑造的阿Q形象,其身体的个性化特质使其屹立于现代文学之林百年不倒。这是因为他的身体里隐藏着一个飘忽而矛盾的主体,使身体在想象与现实之间移动。小说紧紧围绕阿Q而“传”,自始至终以阿Q的活动作为唯一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写出阿Q短暂而可悲的一生,使其形象血肉丰满、栩栩如生,有鲜明的个性,包含深广的社会和历史内容,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阿Q正传》中的身体话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在界的身体——卑怯。阿Q的躯体是弱小的,精神是卑怯的,他的主体意识是不明确的,表现在身体感觉上就是移动的,对自己没有正确的认知,一会儿觉得自己身强体壮,一会儿又觉得自己卑微懦小,他的身体在想象与现实之间来回流动。第二,想象界的身体——“精神胜利法”。“精神胜利法”在阿Q身上,是一种虚幻的身体意识。第三,现实界的身体——夸大狂与自尊癖。阿Q虽是极卑微的人物,却总是不切实际地夸大自己在现实中的能力,他的种种劣性实则包蕴着鲁迅“忧愤深广的内心情理”,是鲁迅主观情怀的抒发。此外,鲁迅塑造的其他人物也是非常个性化的,是“这一个”,相像又绝不雷同,如阿长、鼻涕阿二、三田虫几、老狗、彩云、大脚疯木仁老、阿龙、小文嫂、阿兴等,所遵循的是“个性化”的创作法则。

  总之,从身体谱系学的角度重新透视“五四”小说,发现“五四”小说的思想诉求中存在着个性主体感知中的身体话语,以情感性、青春型和个性化为其主要表征,这是“五四”文学生命力的源泉动力、“五四”文学发展方向的自觉和“五四”文学审美矛盾的内在诉求。

  {1}《新文学观的建设》,见张若英编《新文学运动史资料》,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版。

  {2}《什么是新文学》,见张若英编《新文学运动史资料》,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版。

  {3}郁达夫《郁达夫文论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228页。

  {4}《忏余独白》,见张若英编《新文学运动史资料》,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版。

  {5}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部:《近代史资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95页。

  {6}[日]伊藤虎丸:《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孙猛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4页。

  {7}陈独秀:《敬告青年》,见《独秀文存》,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页。

  {8}冰心:《冰心选集第一卷·短篇小说》,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2页。

  {9}郁达夫:《郁达夫集·小说卷》,花城出版社2003年版,第133页。

  {10}[英]特里·伊格尔顿:《文化的观念》,方杰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1页。

  参考文献:

  [1]朱德发.五四文学初探[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2.

  [2]许志英.五四文学精神[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1.

  [3]葛红兵.五四文学审美精神与中国现代文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8.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