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敦儒的山水情怀与山水词(3)

时间:2013-09-10 11:14 来源:发表吧 作者:李亮伟 点击:

  “渔父”的山水之乐和生活情调,闲适,清雅,超脱凡俗。陈廷焯云:“希真渔父诸篇,清绝,高绝。”(《云韶集》卷五)朱敦儒对渔父词意境的开拓,在于他既融合、提炼了前代渔父词的意象和境界,但又不是概念化,而是与自己的生活情致、生活环境合而为一,情景交融,极其真切。绘景清绝,简练传神,意境翛远。除了上面所举这一首外,其余描写还有“拨转钓鱼船,江海尽为吾宅”,“吹笛月波楼下,有何人相识”,“随意转船回棹,似飞空无迹”,“短棹钓船轻,江上晚烟笼碧。塞雁海鸥分路,占江天秋色”,“天与一轮钓线,领烟波千亿”等,均可见之。语言天然清畅,绝去雕饰,“行文亦是飞空无迹”(陈廷焯编《云韶集》卷五)。

  朱敦儒本性爱月,词中所写明月之美和月下的活动甚多,如《鹊桥仙》(姮娥怕闹)、《减字木兰花》(无人请我),均极清雅可喜。明月一旦置于山水之间,意境又非同一般。东坡的《前赤壁赋》,朱敦儒爱之,曾用《秋霁》词调括。居嘉禾,明确写水乡赏月的词有多篇。原来水乡夜游赏月,别有境界,天水一色,清辉空明,朱敦儒尤乐之。《朝中措》:“胸中尘土久无奇。今夕借清辉。歌纵群英诸彦,舞狂蕙带荷衣。鸳鸯湖上,波平岸远,酒酽鱼肥。好是中秋圆月,分明天下人知。”这是在岩壑旁的鸳鸯湖上赏月。苏轼曾有诗云“鸳鸯湖边月如水”,朱敦儒居此,自然会尽情享受,而词的结尾立意高远。

  与嘉禾相距不远的吴江长桥,更是赏月的好去处。长桥跨吴淞江,又名利往桥;桥上有亭,名垂虹,因又称垂虹桥。桥为庆历八年县尉王廷坚建,钱公辅所作《利往桥记》云:“登以四望,万景在目……湖光万顷,与天接白。洞庭荐碧,云烟战清。月秋风夏,嚣灭埃断。牧讴渔吟,喑呜间发;榜声棹歌,呕哑互引。后盼前睨,千里一素。是亦有足乐焉。”(钱榖《吴都文粹续集》卷三十六)有如此美景,诗词作家来游者甚众,朱敦儒之前,如苏舜钦、王安石、郑獬、苏轼、朱长文、米芾等来游,都有作品流传,其景物描绘,着力渲染,影响不小。尤其苏轼、张先等六人在垂虹亭上相聚,赏月唱和,留下佳话。这些诗词、雅事对朱敦儒无疑是很有吸引力的。朱敦儒《水调歌头》说:“平生看明月,西北有高楼。如今羁旅,常叹茅屋暗悲秋。闻说吴淞江上,有个垂虹亭好,结友漾轻舟。记得蓬莱路,端是旧曾游。趁黄鹄,湖影乱,海光浮。绝尘胜处,合是不数白蘋洲。何物陶朱张翰,劝汝橙齑鲈脍,交错献还酬。寄语梅仙道,来岁肯同不。”词为“和海盐尉范行之”作。邓子勉《樵歌》笺注认为“作于绍兴五年,在衢州”。则朱敦儒早在居嘉禾前,就想游吴江垂虹了。词中云“闻说”,其信息来源自有如上所述垂虹亭建成以来诗词的传播,以及眼前的范行之词。本词应是紧扣范词加以发挥,综合了层积的意识,充分想象其江湖景物之美;用及吴江历史人事,都合情理,说明他确有比较深入的了解。陶朱(范蠡)、张翰,是“吴江三贤”中人物(另一是陆龟蒙),他们所形成的吴江山水文化底蕴,对于中国文人的隐逸情志,有着巨大的影响和感召。词的结尾表达欲与范行之同游的兴致和愿望。

  居嘉禾后,朱敦儒或“结友漾轻舟”,或独自纵棹,多次来游垂虹。他的到来,以其清旷的赏月之作参与到垂虹桥亭歌吟者的行列。如《念奴娇·垂虹亭》:“放船纵棹,趁吴江风露,平分秋色。帆卷垂虹波面冷,初落萧萧枫叶。万顷琉璃,一轮金鉴,与我成三客。碧空寥廓,瑞星银汉争白。深夜悄悄鱼龙。灵旗收暮霭,天光相接。莹澈乾坤,全放出、迭玉层冰宫阙。洗尽凡心,相忘尘世,梦想都销歇。胸中云海,浩然犹浸明月。”该词写一次中秋独自游垂虹赏明月的情景。词人以心御笔,将其游历、美感真切地再现了出来。上片先言放船纵棹前往的景况,风露、冷波、落叶等清凉的景物环境丝毫不减其心中追寻清莹美境的热切向往。题目既标“垂虹亭”,接下来所写,便是既至之后在亭中的所见所感。俯仰水天,“万顷琉璃,一轮金鉴,与我成三客”,水、月、我,在此相聚,我之专意来寻,正是为此境啊。寥廓的碧空,瑞星与银汉争白,多么高旷阔远的空间,而又与“我”如此相近。下片写词人于此境地中获得心灵的超升。“深夜”三句继续写环境,生物静谧,空气无氛垢,天色与水光融洽,清空无比。这些描写,旨在显示一片不着尘埃的天地。词意至此水到渠成,词人顺势推出一个“莹澈乾坤,全放出、迭玉层冰宫阙”的美妙画面,令人心灵震撼。“迭玉层冰宫阙”形容月亮,所谓琼楼玉宇。“放”字极有神韵。“洗尽凡心”三句,谓沐浴在此光明圣境之中,受到洗礼,理悟神超,遗世独立。结尾更以“胸中云海,浩然犹浸明月”收束,言尽而意无穷,意境高妙。胜游益人,人境同化,乾坤何其莹澈,襟怀何其敞亮,心灵何其圣洁,美意何其通妙哉!

  朱敦儒这些写水天明月的作品,尤其具有一股“清气”。汇合在他的全部山水词中,是他的最让人眼眸发亮的艺术品。从他个人来看,这一题材使他的“疏旷清远”词风得以凸显;从宋代山水词的审美发展来看,他将自东坡后展写山水莹澈之美的意趣快速推进。这类词品极为高洁,由于他的发展,继之而起的张孝祥将水天明月词境推至极顶。乃至一时引发了文学家们叩弹和表现水天明月之境的极大兴趣。

  词之初期,本也有山水题材。但后来词多绮罗香泽,山水清音消弱。而一旦词家以为吟唱,使人耳目为新,沁人心脾。宋词词风之重大转变,恰在写山水题材多的作家身上体现,这绝不是巧合。宋词山水清音尤著者,苏轼、朱敦儒、辛弃疾为代表。汪莘即推崇这三人为宋词词风转捩的人物,他在《方壶诗馀自序》中说:“唐宋以来词人多矣。其词主乎淫,谓不淫非词也。余谓词何必淫,顾所寓何如耳。余于词所爱者三人焉:盖至东坡而一变,其豪妙之气,隐隐然流出言外,天然绝世,不假振作;二变而为朱希真,多尘外之想,虽杂以微尘,而其清气自不可没;三变而为辛稼轩……此词之三变也。”梁启勋《词学》下编《概论》也说:“计两宋三百二十年间,能超脱时流,飘然独立者,得三人焉。在北宋则有苏东坡,即胡致堂所谓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逸怀浩气,超脱尘垢者是也;在北宋与南宋之间则有朱希真,作品多自然意趣,不假修饰而丰韵天成,即汪叔耕所谓多尘外之想者是也;在南宋则有辛稼轩……两宋间有此三君,亦可作词流光宠矣。”考朱敦儒词“多尘外之想”、“多自然意趣”,其实主要缘于如上所述的山水情怀与山水题材。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