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案例区分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2)

时间:2013-09-04 10:21 来源:发表吧 作者:梁莺 点击:

  过于自信的过失和间接故意的不同之处之一是行为人对自己行为造成损害结果的认识程度不同。

  在过于自信过失的场合,行为人认识到的是抽象的模糊的危险。在间接故意的场合,行为人认识到的是具体的现实的危险。如果行为人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认识与危害结果的实际发生完全一致,则行为人的罪过形态属于间接故意;如果行为人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认识与危害结果的实际发生出现认识上偏离,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态度应是过于自信的过失。换言之,间接故意中,行为人是“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引起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发生”,即对促使危害结果发生的各种条件有清楚的认识,它的成立不以行为人对于行为性质的错误认识为必要条件;在过于自信的过失中,行为人尽管“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即行为人对促使危害结果发生的各种条件已经有了认识,但行为的实施是行为人低估这些条件的结果,因而它的成立必须以行为人对于自己行为性质的认识错误为基础。[3]

  四、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的识别要素

  (一)何谓“轻信”

  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其意志要素是“轻信”,轻信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轻信”是指行为人过高估计了避免危害结果发生的自身条件或客观有利因素,在主观意志上,行为人拥有足够的自信,也即“确信”,是一种“绝对的”或者具有“高度盖然性”的心理状态。

  (二)何谓“放任”

  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后果,而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其意志要素是“放任”。德国学者封希培对此解释道,“决定故意的关键不在于认识,而在于行为人和结果之间强烈的心理关系,即对结果的意欲,包括对结果的伴随意欲。间接故意就是行为人认识结果发生可能时,宁愿结果也不愿意放弃他的行为,即使结果是他所不在乎的或者不希望的。”[4]这里的“宁愿结果也不愿意放弃”就是“放任”。

  另外,从现有文献所汇集的间接故意概念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定义:1.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有意识地放任这种结果发生。[5]2.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6]3.行为人明知其行为可能引起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而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4.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却放任这种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5.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有意放任,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7]其中最后一种定义中的“有意”两字,也更加印证了前文观点。

  五、根据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的区分辨析案例

  (一)他案辨析

  首先,外在表征的区别显而易见,故不举例说明。

  其次,就认识因素及其程度看,危害结果发生可能性应有程度之分。举例对比:譬如,行为人在实施抢劫时,对被害人实施紧勒脖颈并致其死亡的场合,即便行为人事后对被害人实施了抢救措施(看起来对被害人的死亡持反对态度),也应认定行为人对被害人的死亡持间接故意,因为在用绳子紧勒被害人脖颈之际,被害人的生命已处于现实的紧迫的危险之中。而另例如,在行为人确信屋内无人,意欲烧毁房屋,但纵火时恰逢被害人回家并致使被害人伤亡的案件中,由于行为人轻信屋内无人,法律也不能苛求其在纵火前确认在邻里看来也无人居住的房屋内是否有人,因此,对于被害人伤亡的结果,殊难认定行为人的主观系间接故意。但是,烧毁房屋毕竟存在致人伤亡的抽象危险,常人皆应有所认识,因此,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行为人可主张出于过于自信的过失。易词以言,间接故意所认识的危险较之过于自信过失更具紧迫性,而是否具有紧迫性应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并结合一般人的经验加以判断。

  再次,就意志特征与客观条件看,举例对比:孙七与被害人因琐事引起争执,被害人纠集20余人入孙七院中无理取闹。孙七气急,拿出私藏的手榴弹拧开后盖掖在腰间,手持点燃的爆竹自屋内冲出,想以此吓退对方。不料对方抢夺手榴弹,发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2人重伤、5人轻伤的后果。问孙七对手榴弹爆炸的结果的罪过是什么?间接故意。拧开的手榴弹和点燃的爆竹放在一起具有极大的危险性,且有近乎必然爆炸的因果关系程度。孙七对于私藏手榴弹并将其作为威胁的后果应当是有具体而现实的认识的。另一方面,孙七带着手榴弹和别人争执,虽然他只是想吓退对方,但他没有能力和技术防止对方争夺防和防止手榴弹爆炸。如果他具有“自信”,也只能算是一种盲信。所以不符合过于自信的过失的条件。[8]

  (二)本案辨析

  结合上述分析与比较,对于本案的分析就比较明确了。

  第一,从认识程度上看,“明知”与“预见”有轻微差异,“预见”表明实际结果与行为人认识可能有偏移,而“明知”则表明实际结果与行为人认识是一致的。而很明显,汽车修理工具有专业技能,他对高压气泵的原理及危险性应当了解,实际结果与其认识是一致的。所以他应为“明知”。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