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
溥儒自1949年10月离开大陆后,居台十余年,不改诵读之习,且多有游历。其后前往韩国、日本、泰国、香港等地,其纪行诗作一如王耀庭所言,虽多感怀而无怨言。兹将溥儒台湾时期的游观诗词分为居台、国外两目,分而探析之。
初抵台北,溥儒卜居于凯歌归招待所,卖文鬻画以自给。凯歌归原址即今中山南路圆环旁的国民党中央党部,日据时名为水交社,乃海军招待所。光复后作为东南行政长官公署招待所,改称凯歌归。国民政府将溥儒安顿于此,洵有礼敬贤达之意。然不久后,溥儒便于临沂街另觅住宅,此与其婉辞当局考试委员之礼聘有关。溥儒在台师大艺术系任教,广收门徒,于全岛多有游历。《寒玉堂诗集》中,便有吟咏乌来、新竹圆光寺、圆山、八堵、汐止静修庵、北县银河洞、草屯、金瓜石、宜兰太平山、大溪、野柳、大贝湖(澄清湖)、秀姑峦等名胜的诗词。整体而言,这些作品对景色的书写可归纳为三个面向。第一类作品中,台湾的风物往往令诗人回忆起大陆的种种。如《汤谷》云:
列嶂岹峣近斗牛。汤泉蒸气掩松楸。天边似见燕山月,夜照桑干浊水流。
日本和台湾都处于太平洋地震带,温泉较多。日据时代,泡温泉的风气更在台湾大为流行,至今不衰。然而,在这富于异国情调的环境里,温泉浓郁的蒸气却让溥儒联想起北京附近桑干河混浊的流水,他甚至怀疑这烟雾后是否有一轮明月,这边厢照耀着汤谷温泉,那边厢还照耀着故都。进而言之,在溥儒居台时期,不仅北京,睽违已久的整个大陆都成了诗人思念的故土。如《渡淡江》曰:
故乡离散隔烟尘。今日飘零渡此津。秋草不通南北路,青山送尽往来人。桑涧陌上思秦女,枫落江边吊楚臣。回首西峰读书处,蓬门寂寞长松筠。
看到淡水两岸的秋草、青山,诗人不禁遥思自己在北京西山的故居大概荒芜已久,论文范文同时也联想起秦地罗敷女和行吟泽畔的屈原。又如《瑞鹧鸪·月夜泛舟》:
雪点芦花起白鸥。片帆一叶画中游。王孙芳草伤心色,散作江南处处秋。天上月,水边楼。露凉云淡挂帘钩。空蒙不见山河影,望见山河影更愁。
在台湾过中秋,月下泛舟解愁,而那片秋色却令溥儒忆起江南。《招隐士》云:“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而诗人身为旧王孙,看到秋夜芦花点点,却疑是春日芳草萋萋。复如《宿金瓜石客馆》:“万里天风吹落月,卷帘直送海门潮。”在金瓜石看到的海浪,诗人相信一直与钱塘潮水相连。又《澎湖》一诗:“何处剪断澎湖水,不隔关山百万里。”澎湖列岛在台湾岛以西,距离大陆更近。故溥儒化用了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松半江水”的诗意,希望在艺术想象的世界中消解与大陆的地理阻隔。自然景观如此,人文景观更令诗人低徊。如《青草湖武侯庙》:
湖光树色远涵空。丞相祠堂在此中。寒食杜鹃啼不尽,春风犹似锦城东。
青草湖是新竹南郊的名胜,位于新竹市南郊,当中的灵隐寺祀有诸葛孔明。溥儒在暮春的杜鹃声中拜谒此庙,不由得想起成都的武侯祠,似乎听闻杜宇声声“不如归去”。考溥儒生平,似乎并未踏足蜀地,故此诗中的锦城,无疑是文化乡愁的语码之一了。
自康熙二十二年(1683)收复台湾至甲午战败,台湾在清廷治下达二百余年,清代的文化烙印每每可见。对于溥儒这位清遗民而言,这些烙印自然会勾起麦秀黍离之情,这是第二类作品的面向。如《过林少宰故居》:
陇上分秋色,谁知少宰家?渠荒鱼网碎,树古鹳巢斜。西浦无回棹,东渡罢种瓜。还怜门外柳,曾拂五云车。
林少宰即台湾望族板桥林氏的成员林维源,本为巨贾,又于光绪十六年(1890)出任太仆寺正卿。同治、光绪间,板桥林氏协助清廷大吏沈葆祯、刘铭传等抵御日军、抚垦后山。光绪二十年(1894),林维源更捐银三万两以襄助西太后六旬万寿。林维源在板桥的居所,即仿苏州留园而建,人称“林本源园邸”。因林家祖上忠于清廷,园邸的风格又引发溥儒的故国之思,遂成此诗。作品中,诗人对园邸荒芜、今是昨非作出一番感慨,最后归结于“五云车”上。所谓“五云车”,本指五色云旗的华丽车乘。而唐人王建《宫词》云:“金殿当头紫合重。仙人掌上玉芙蓉。太平天子朝迎日,五色云车驾六龙。”五云车此后成为天子仪仗及皇权的象征。而溥儒在此诗中,想象林氏故居前的老柳树枝,应曾挥拂过颁布圣旨的车驾。其对故清的留恋向往之情,沈郁婉约,溢于言表。此外,台岛的原住民也是溥儒人诗的素材,其《高山番》云:
构木栖岩穴,攀藤上杳冥。射生循鹿迹,好武冠雕翎。箭影穿云白,刀光照水青。圣朝同化育,嗟尔昔来庭。
对于台湾原住民,汉人习惯上将居住于平地、汉化已深者称为平埔族,居住于山间、汉化较浅者称为高山族。这首五律的前三联,将原住民羽冠射猎、穴居身捷、刀箭交映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而末联则感叹原住民从前对清帝的臣服捧戴,转入对清廷文治远播的怀念。“来庭”指四方蛮夷远道而来朝觐天子,典出《诗·大雅·常武》:“四方既平,徐方来庭。”据陈国强、田富达考察,早在康熙三十四年(1695)时,台湾知府靳治扬便为台湾、凤山两县的平埔族创办社学,“教海番童,彬彬有文学之风”。对于高山族,则在同治十三年(1874)开拓台东地方以后令抚垦委员兼任生番的教育事宜,仿《三字经》体例,以五言体编成教材,劝导生番革除陋习,移风易俗。如是种种政策,即可视为溥儒诗中“化育”、“来庭”之脚注。此外,溥儒思古之幽情,偶尔也因考察不周而有所错置。如《草屯道中》: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