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论金圣叹小说评点对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的借鉴

时间:2014-08-26 10:32 来源:www.fabiaoba.com 作者:张珊 点击:

  摘 要:金圣叹在对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的评点中,灵活而广泛地借用了中国传统绘画领域的诸多技法术语,包括勾、染、点睛与颊上三毫、布局、大落墨法、背面铺粉法等等。这种借鉴不仅使得文学评点本身更加形象、生动,还反映出古典文学与传统绘画两种不同艺术门类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追溯、还原相关绘画技法术语原始意义的基础上,论文试图分析金圣叹小说评点对传统绘画技法及相关理论的借鉴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古典文学与传统绘画两种艺术门类之间的微妙关系。

  关键词:金圣叹 小说评点 绘画 技法 古典文学

  明末清初的著名文学理论批评家金圣叹,在对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尤其是《水浒传》进行评点的过程中,曾主动借鉴中国传统绘画领域的技法术语及相关概念。这种借鉴往往是在遵循绘画理论术语原意的基础上,结合文学作品尤其是古典小说创作中的具体特点,进行创造性发挥,有时候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传统绘画理论中对技法术语的规定。但是,这种超越艺术门类的技法术语借鉴,不仅使得读者在阅读其文学评点过程中,获得栩栩如生的艺术感受,还使读者对中国传统绘画领域的相关概念术语有了更深入、贴切的通感式领悟。这种跨门类的艺术手法借鉴,无论是对文学评点,还是对绘画技法概念内涵探析,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因此,本文选择以两者之间的结合为切入点,以金圣叹在小说评点中对中国传统绘画技法术语的借鉴为研究对象,试图解释中国古典文学与传统绘画两种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相通之处。

  一、勾

  勾法是中国画的基本技法,主要是指用线条描画物象轮廓,可以加上颜色,也可以不加,不加颜色的线条勾勒称为白描。由此可见,勾勒、白描画法最大的两个特点是:简单和传神。只用线条,不用色彩,可见其简单;寥寥几笔仍然能让人一眼看出画的是什么,可见其传神。对应到小说写作中,便是指行文叙述简洁,塑造形象传神。如第四回《小霸王醉入销金帐,花和尚大闹桃花村》,鲁智深对周通说“丈夫做事却要休翻悔”,①金圣叹评点道:“爽快是鲁达天性,此篇多用勾勒,乃欲见其爽快,妙绝。”将“勾勒”画法与“爽快”性格类比,用画法的简单、画面的简洁来类比“爽快”性格的利落、阔朗,十分传神。第九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林冲喝醉之后,“众人循着雪中踪迹找到了林冲”,①金圣叹评点道:“寻着踪迹四字,真是绘雪高手,龙眠白描,庶几有此。”用北宋画家李公麟(龙眠)的白描画法,比喻此篇对雪的描写,不是浓墨重彩地描绘,也不是一丝不苟的工笔,只是点出几个“传神”的细节,即“寻着踪迹”四字,却清楚地交代出雪天的背景画面,这便是白描的力量。再如第六十一回《放冷箭燕青救主,劫法场石秀跳楼》,描绘蔡福蔡庆两兄弟的形象,“那人(蔡庆)拄着一条水火棍,立在哥哥侧边”,①金圣叹评点道:“写二蔡,便若一幅绝妙白描地狱变相。”也是强调文中描写虽然简单,只是交代了水火棍与人的相对位置,没有其他附加内容,却能实现阴森恐怖的表达效果。以上几例,不仅十分形象地描述出文段的表达效果,还使得读者通过类比,了解到作者采用写作技法的妙处,比干巴巴的“简洁、径净”等词,更为巧妙、丰富。

  二、染

  在具体绘画过程中,染的操作方式比较多样,但最终目的都是通过描画背景使主题更加突出。类比到文学领域,起到的便是衬托、铺垫的作用。核心期刊常见的染法有渲染、衬染,也有其他笔法与染法配合的形式,如点染、勾染等。后者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指先“点”或“勾”出中心内容,再以染法烘托背景;一种指用“点”或“勾”的方法去染画背景。将这些具有细微区别的绘画技法借鉴到评点中,可以让读者更好地体会小说表达效果上的细微区别,更好地理解作品表达的内容。

  关于渲染,如第十六回《花和尚单打二龙山,青面兽双夺宝珠寺》,写到邓龙的和尚还俗身份时,金圣叹指出:“特写和尚还俗做强盗,便衬出英雄削发做和尚来,故知此语非表邓龙脚色,乃作鲁达渲染也。”①本来这个细节不太会引起读者的注意,但金圣叹用渲染一词,点出它的意义所在。无论作者是有意还是无意,客观上都形成了一定的衬托效果,或许不符合作者的原意,但金圣叹的评点也有一定的道理。再如第十二回《急先锋东郭争功,青面兽北京斗武》,金圣叹认为,此回内容是为下回生辰纲失陷一事作铺垫的。他辨析道:“非为李成爱索超也,只为如此一衬,便令梁中书之爱杨志,加倍出色,故特特加意写来,总为生辰纲渲染耳。”①若是直接指出此回是下回的衬托,读者未必同意,因为本回内容十分精彩,衬托的意图却并不明显。但金圣叹选用了“渲染”一词,只是温和地提醒读者注意到此处描写有衬托后文的作用,读者便容易接受多了。

  与渲染衬托作用类似的,还有衬染。古人对衬染法描述不一,一种看法认为衬染是指从画纸或画绢的背面着色,正面再着色,突出画面的层次感和厚重感;一种看法则认为只是染法的一种表达,强调通过渲染背景达到衬托的效果。虽然,两种画法在具体操作方面有比较明显的区别,但实现的最终效果却是一致的,即都是通过对背景的处理使表现对象更加突出。类比到文学领域,还是指衬托作用。如第六十三回《呼延灼月夜赚关胜,宋公明雪天擒索超》,描述索超被擒的过程,以雪天作为背景,先写“日无晶光,朔风乱吼……正是仲冬天气,连日大风,天地变色,马蹄冰合,铁甲如水”,①接着写“彤云压城,天惨地裂,索超独引一支军马出城冲突”,然后写“当晚云势越重,风色越紧。吴用出帐看时,却早成团打滚,降下一天大雪……那雪降了一夜,平明看时,约已没过马膝”。金圣叹认为正是这样的雪景,衬托出索超性格的勇猛和品性的纯洁。他评点道:“写雪天擒索超,略写索超而勤写雪天者,写得雪天精神,便令索超精神,此画家所谓衬染之法,不可不一用也。”用雪天的苍莽厚重来衬托索超的英勇无敌,仿佛在宏大的背景下画人物,背景环境越显得广阔辽远,人物气质越显得气吞山河。

  点染法的第一种情况,即点法与染法的结合,直接点出部分中心内容,然后渲染相关背景进行衬托。如第二十回《虔婆醉打唐牛儿,宋江怒杀阎婆惜》,写宋江收留阎婆惜之后,对阎婆惜母女的生活十分照顾。作者并未一一罗列宋江给予的金银衣物等,而是直接点出,“连那婆子也有若干头面衣服”,①让读者产生“树犹如此”的思维逻辑,再轻染一笔“端的养的婆惜丰衣足食”,一下子便突出宋江的大方付出。绘画中,一点虽小,点的次数多了,仍然会描摹出大场面,成为画面的重心所在,文学表达中也有类似的效果。如第六十七回《宋公明夜打曾头市,卢俊义活捉史文恭》,作者的笔触不时便会点到那匹叫做“照夜狮子”的宝马,虽然每次表达都没有特别着重强调,可是几次提下来,反而显得分外惹眼,正如金圣叹在评点中提到的,“此篇写宋江独为马来,非为晁盖来也,故处处将马出色点染,见是一篇纲领”,①竟是通过几次频繁的点染,确定出行文表述的中心所在。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