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王士祯词的“弱德之美”与清初的雅正词风

时间:2014-08-12 11:35 来源:发表吧 作者:余柱青 点击:

  摘要:作为顺康之际广陵词坛的领导者,王士祯在倡导文人词的雅洁婉曲、含蓄内敛的风格形成上起到了积极作用。其词作无论是抒写香闺绮语中的情思,还是呈现现实困境中的跌宕,都表现出幽微深曲、要眇宜修的特征。“弱”而含“德”,“曲”而见“德”,使得作品具有一种意在言外、深隐寄托的美学品质,为清初词坛树立了雅正的旗帜和范本。

  关键词:王士祯词弱德之美清初词风

  王士祯(1634—1711),号阮亭、渔洋山人,清初重要诗人、词人,其词集《衍波词》存词128首,另有词集《阮亭诗余》,收录词作46首。王士祯的词学创作时间主要集中在顺治十二年乙未(1655)至康熙四年乙巳(1665)十年间,时间虽不长,但却引领了清初词风之转变,奠定了王士祯在清初词坛的领袖地位,顾贞观有云:“渔洋之数载广陵,实为斯道总持”①,况周颐亦有“明清之间,词风之变亦自托阮亭之名始”②云云。王士祯的词作以其婉曲深隐、沉郁缠绵的风格特征,远绍唐宋词之雅绪,一扫明末词坛绮靡颓唐之风,体现出“弱德之美”这一词之美学特质。

  一、“曲者多弱”:“弱德”与词的美学关联

  对于词的美学特质,叶嘉莹先生用“弱德之美”加以概况,她说:“我们对词之特美,实在可以归纳出一个更为触及本质的美感之共性来,而且假如可容许我为之杜撰一个名词来加以指称的话,我想我们或可称之为一种‘弱德之美’。这种美感所具含的乃是在强大之外势压力下,所表现的不得不采取约束和收敛的属于隐曲之姿态的一种美。”③

  所谓“弱”,是基于词之文体形式而言的,“弱”是柔软的意思,曲者多弱,词体的婉曲吞吐、幽抑缠绵,正是使词作多呈现“弱”之柔美的原因。词源起于酒筵歌席之间,传唱于乐伎歌女之口,正如欧阳炯在《花间集序》中所描述的:“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不无情绝之词,用助娇娆之态。自南朝之宫体,扇北里之倡风。”④由于词成长的土壤的特殊性,虽然参与创作的基本上是“绮筵公子”,是男子,但为了符合歌舞女子的“娇娆之态”,于是创作者只能以男子而作闺音,而闺音的本质是女性化的,是阴柔之美的,是“弱”的。随着词体的发展,特别是在李煜、柳永、苏轼等重要词人的推动下,词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可与诗分庭抗礼的独立的文体形式,词的创作也逐渐回归直接叙写的主体性。但是,但凡没有流为“句读不葺之诗”的词中之佳作,则依然保留了柔美的女性的“弱”的美感品质,也即是王国维所谓的“词之为体,要眇宜修”。

  所谓“德”,则是针对词之内蕴的作者的情愫、志意、寄托而言,在中国文化的传统之中,所有的文人、所有的才人志士,是“士志于道”,是立志于“修齐治平”,是追求内在品格的自我完善、自我完成。因此,正如《诗经》之变风、《离骚》之美刺,作为一种文学体式,优秀的词作之中经常会潜藏有作者含蓄敛约的情感,而这种情感,却又通常是在外界的压力之下,不便于、不能够明白道出的幽深、哀怨的一种情感。张惠言《词选》序有云:“意内言外谓之词,缘情造端,兴于微言,以相感动。极命风谣里巷男女哀乐,以道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低回要眇,以喻其致。”⑤同样认为优秀的词作,可以在低回掩抑之中深婉地寄托作者的某种幽约怨悱的情怀。

  可见,词的弱德之美从词体特征而言,主要是婉曲多致、隐约悱恻之“弱”;从词体风格而言,主要是“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温柔敦厚之“德”,是符合儒家审美观念下的词体评价标准的。在这样的审美观照之下,不仅婉约的作品具有弱德之美,幽咽沉郁的作品,因为其内蕴的深沉感慨,却出之以深曲婉转的表达形式,故而在弱德之美的表现上,同样突出。

  二、弱而有德:“香闺情思”中的怨诽之音

  在王士祯的词作中,题材内容仍以传统的香闺情思之作为主。对于词学之传统,王士祯主要崇尚“花间、草堂”,如其词话《花草蒙拾》开篇即言:“往读花间、草堂,偶有所触,则以丹铅书之……(温庭筠、韦庄词)谓之正始则可……”⑥崇尚“花间、草堂”,推崇温、韦之作。对温、韦的推崇是清代词学的一大特色,清代词人普遍认为,温、韦之词在香艳的外衣下寄托着“感士不遇”的儒家传统情怀,正如张惠言评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的有“离骚出服”之意,陈廷焯也说:“飞卿词大半托词帷房,极其婉雅,而规模自觉宏远。”⑦又说:“飞卿《菩萨蛮》十四章,全是变化楚骚,古今之极轨也。”⑧虽然王士祯的提法没有像张惠言、陈廷焯这般明确,但其核心思想是相类似的,这从他的词作中是可以读出的,即在香闺情思中饱含着一种敛约之“德”,他的这类作品,颇具温、韦之风。如《浣溪沙·春闺》:

  柳暖花寒雨似酥,流莺和梦觉来无。东风料峭卷虾须。欲觅潇湘屏上路,楚山如黛少双鱼。口脂慵点镜中朱。

  词以春闺为题,刻画了闺中少妇在乍暖还寒的春日里百无聊赖的懒妆形象。在这个春日里,有许多美好的事物,柳树开始挂绿,在春雨中摇曳,生机盎然,莺声啁啾,春的气息无处不在。然而,这个春日里还同时有着料峭的春寒,主人公也如不胜寒雨的春花一般,躲在了被窝里寻梦,却被依稀的黄莺的歌声唤醒。此时,对情人的相思之情无由传达,百无聊赖之中,虽对着妆镜,却不知谁适为容。此词颇具唐代闺怨诗的情韵,而词人所欲传达的情绪是否也与唐代闺怨诗相类呢?

  王士祯《阮亭诗余》自序有云:“凡人有所感于中,而不可得达,则思言之,言之不足,则长言之,长言之不足,则反复流连、咏叹、淫佚,以尽其悲郁愉快之致,亦人之情也。”又云“余落魄之余,聊以寄兴,无心与秦七黄九较工拙。”⑨从自序中可以看出,王士祯是主张在词作中实现某种寄托的。据吴宏一先生考证,此词作于顺治十二年至十四年之间,顺治十二年(1655),王士祯参加会试中试第56名,却不知何故未能参加殿试便返归故里,这对于踌躇满志的王士祯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是年夏天开始,士祯里居家中,“弃帖括,专攻诗”,于钻研学诗之际,依程明善《啸余谱》填词30阕,和《漱玉词》17阕,以表达其时复杂的心绪,词编次为《阮亭诗余》。所谓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我们有理由认为,王士祯在广泛涉猎历代经典的过程中,触发了心底幽微的情愫,这种情愫,除了作为一名诗人与生俱来的敏锐、善感的情怀之外,更多的是因“未殿试而归”所引发的难以直言的不平而又无可奈何、不能也不敢反抗的矛盾心绪。在长期以来深厚文学积淀的根基上,在娴熟高超的古诗文辞技巧的基础上,士祯的词情一触即发。回到这首《浣溪沙·春闺》,春天是美好的季节,充满生机,充满希望,却乍暖还寒,这与词人以弱龄会试高中却无法参加殿试走完科举的最后一步的忧喜交夹的情绪是多么契合,我们似乎看到,士祯此时满腹的治国方略无法传达圣听,一腔兼济天下的热血与抱负无从施展,只能如懒妆的少妇般在春寒中独自哀伤。“欲觅潇湘屏上路,楚山如黛少双鱼”,将词人的难言之隐幽微地传达了出来,极具“低回要眇”之美感品质。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