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以梦境叙述形成叙事时间上的“百年”机制。英国学者伊利莎白·鲍温认为时间是小说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懂得小说技巧的作家都会对时间因素加以戏剧性的利用的。并在《小说家的技巧》中说道:“从某个角度上看,小说家在写作时可以像一把扇子似的把时间打开或者折拢。既然每一篇故事根据自己的轻重缓急都需要一种特殊的计算时间的方法,所以作者如何计算时间就是非常重要的。”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百年”既泛指很多年,亦可指个体生命的长度,在唐传奇中作为叙述者设置和操作的时间刻度,“百年”时间机制蕴含着独特的叙事意蕴,《唐传奇的“百年”时间机制与叙事意蕴》一文中将其归纳“为服务于奇异叙事,彰显小说的娱乐功能;造成现实人生的梦幻感与悟道的神秘感;蕴含深沉的历史感,表现出对史传文学的依赖性,彰显了‘信实如史’的小说创作理念;构建整体性时间意识,形成高远视角审视大千世界,呼应天人之道的圆转结构”四个方面,并认为“‘百年’经叙事者的精心设置已具有了特殊的人文意义,形成了充满着深沉历史感和浓重生命意识的特殊时间机制。唐传奇的作家们以‘百年’来构架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从而形成文化意蕴浓厚的时间机制,取得了独特的叙事效果”。徐岱曾言:“小说家对故事中时间跨度的调整最终影响到文本的价值世界的结构。”唐传奇小说对梦幻的叙述常常以“百年”作为特定的时间刻度,《枕中记》中卢生于梦境中经历了一世的宦海沉浮与荣辱得失,梦醒后而幡然醒悟,《南柯太守传》中淳于棼同样在醉梦中经历了人世的荣华消沉,梦醒后觉“梦中倏忽,若度一世也”。在追迹蚁穴、访诸生平酒徒好友后,“生感南柯之浮虚,悟人世之倏忽,遂栖心道门,绝弃酒色。”从而缀接具有独特审美意蕴的叙事话语,传达出人生“如梦幻泡影”的警醒意识,凝结了人们对生命价值、功名理想的深层思考,由此产生荒诞不经的空幻感,从而否定现实空间。以梦境营造的“百年”作为叙述者刻意设置的时间,赋予了小说以承载人生倏忽无常、祸福相依、循环起伏的圆转结构,并以此呼应盈满必亏、物极必反的天人之道,使小说蒙上一层苍凉与神秘。
二、以梦境构建小说圆转型叙事结构
结构是叙事作品中具有宏观意义的创造工程。“一篇叙事作品的结构,由于它以复杂的形态组合着多种叙事部分或叙事单元,因而它往往是这篇作品的最大的隐义之所在。他超越了具体的文字,而在文字所表述的叙事单元之间或叙事单元之外,蕴藏着作者对于世界、人生以及艺术的理解。”唐传奇小说在叙事结构上着意通过时空界限的超越、交叉、转换、错位等方式呼应着天人之道,并企图解释文本的叙事逻辑,这方面在梦境叙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1.借助梦境中虚构的异度空间对现实进行补充,形成小说结构谨严的循环构架。白行简所撰《三梦记》中,刘幽求在现实中的遭遇与妻子所梦相符;白行简与白乐天、李杓直同游曲江,诣慈恩佛舍之事与元稹所梦相符;窦质与女巫所梦相符。三梦均是现实之境与梦境的契合,不禁让人深思:究竟是现实进入梦境,还是梦本来就演绎着现实?庄周梦蝶式的困惑模糊了现实与梦境的界限,真幻交织使小说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白行简所载三梦也是对小说开篇所言“人之梦,异于常者有之:或彼梦有所往而此遇之者,或此有所为而彼梦之者,或两相通梦者”的印证,更为奇特的是刘幽求在现实空间中的所为对妻子的梦境还产生了影响,梦境中异度空间的呈现既是对开篇预征的呼应,也是对现实空间的补充,从而增强小说的奇幻色彩。而结尾叙述者所发表的“岂偶然也,抑亦必前定也?予不能知”的评论(这一评论显然对“梦为魂行”这一传统梦魂观念的质疑),以及“存录”这一叙事目的之呈现,正好完成一个圆转的叙事结构。
2.无论是作为叙事的主体还是起着至关重要的叙事逻辑中介,梦境的营造使小说结构表现出圆润流转的状态。《枕中记》《南柯太守传》《秦梦记》等小说都将梦境作为叙事的主体部分,甚至将这种梦境与现实中的时间、人物交叉,真幻杂糅,错综交替,以梦境的空幻感衬映出盛世荣华、人生享乐欲望的虚无,但如没有梦境中荣华富贵与人生得意的真切体验就无法寻找道德的玄悟,更无法表达出叙述者真正的叙事目的。作为叙事主体的梦境这一结构形式的出现不仅是唐传奇区别于以往小说的标志,也是叙述者达成心目中世界图式的唯一方式。陈玄所撰《离魂记》中,王宙与倩娘的爱情是美丽而动人的,为了爱情,倩娘的魂魄可以离开躯体而追随王宙,但倩娘的“越礼”并非因王宙“幼聪悟,美容范”,它的表现主题显然不是郎才女貌、才子佳人,也并非因倩娘之父张镒见而常在人前说“他时当以倩娘妻之”所形成的“王宙之妻”这样一个身份认同,其真正的原因在于两人“常私感想于寤寐,家人莫知其状”。故两人是在梦寐中擦出爱情的火花,是灵魂的交往与契合,梦为两人的爱情建构了可叙述的前提和基础,故倩娘之魂魄才能离开肉体与王宙结合,而家人也因不知其真情而违逆倩娘之心。利科认为所有故事无论真假,都必经预构、成构、重构三个时间阶段,预构阶段是指:“由于我们知道社会习俗与人类好恶,我们能够预见下一步会发生什么,并且能够计划进行介入,如果那是明智的话,以便影响结局。”显然,“私感想于寤寐”构成了小说时间叙述上的预构,为其后发生的“离魂”提供了情节展开的前提与合理解释,并直接干预影响着小说的发展与结局,这一结构安排是至关重要的。
三、以梦境实现小说并置空间的转接,组成空间构架的完整性
唐传奇常通过对梦境的叙述实现小说真幻并置空间的转接,通过这种转接,使人物活动的空间呈历时性先后承接状态,保持视点角色的“行动元”作用,组成空间构架的完整性。小说空间形式的学说也是叙事学研究的重要一环,广义的小说空间包括文本空间(亦称艺术空间)、创作空间、接受空间,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小说空间理论体系,而狭义的小说空间则特指小说的文本空间,文本空间的确立依赖于作者与读者,或者说是通过叙述者与接受者的共同接受和审美想象来实现。法国学者莫里斯·布朗肖有一名言:“作品之所以是作品,只有在它成为某位写作品的人和某位读作品的人的公开秘密,成为由于说的权利和听的权利像话争执而猛烈展开的空间时。”对于梦境小说而言,叙事视点的转换必然造成现实空间与梦幻空间的转接,如何实现这种转接,是作者与读者达成“公开秘密”进而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逼真感受的焦点。小说文本空间的设置决定着故事发生的语境与文本的自在意义。卢生进入梦境是通过青瓷枕的窍,“其枕青瓷,而窍其两端。生俯首就之,见其窍渐大,明朗,乃举身而入,遂至其家。”从现实到梦境空间的转接是通过这只神奇的青瓷枕之“窍”,“其窍渐大”,别有洞天,在梦中又以急而快的节奏由家至为官之地,经渭南、同州、汴州、京兆、端州、州等地,转换频繁的空间设置不仅与梦幻时间速度快这一叙事特征相契合,也有效地体现出卢生的官宦沉浮经历。淳于棼梦中见二紫衣使者,随二使至门、上车、出大户,指古槐穴而去。当车驱入穴中,“忽见山川风候草木道路,与人世甚殊。前行数十里,有郛郭城堞”,又“入大城”,此后梦中所历之境均在此城与南柯郡之中,空间设置聚中有散,散中有聚。当梦醒后回到现实空间,淳于棼依梦中所见与客于槐下“寻穴究源”,所见蚁穴之境与梦中所历的槐安国都、南柯郡、灵龟山、盘龙冈等空间一致,与槐安国争战的藤萝国也是一蚁穴,在蚁穴被客所破坏及遭大雨后消失也应验了梦中“国有大恐,都邑迁徙”的预兆。在小说文本中,现实空间与梦幻空间有时是交叉并置的,卢生在梦中所历空间的地域因素、官职等社会因素又是现实空间中确实存在的,淳于棼“追想前事,感叹于怀,披阅穷迹,皆符所梦”。在梦幻空间与现实空间获得惊人一致时,主人公这一视点角色的“行动元”经历了空间的历时与并置,从而组成小说空间构架的完整性。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