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影响自杀的社会因素述评(2)

时间:2014-06-10 16:16 来源:发表吧 作者:黄大庆等 点击:

  我们可以将大量家庭危险因素归为:父母婚姻失调,亲子关系障碍,家庭暴力,家庭自杀史等。因此,夫妻的婚姻关系、家庭生活环境、协调家庭交流方式的改善对预防自杀将会降低自杀的风险。

  1.2 教育、职业因素

  许多研究都测查了教育、职业因素与自杀行为之间的关系。例如:低教育水平,像辍学或是没有进入大学,都是增加自杀企图一个重要因素,这一现象尤其在青年中最为明显。在30岁以下人群中,失业与自杀之间有显著的相关,但是没有达到统计的显著性水平 (t = 1.96, P = 0.09)。在30或是30岁以上人群中,失业与自杀有负相关(t = –3.61, P = 0.007) 。而在中国大陆总的来说,所有的资料显示:自杀者文化程度较低,绝大多数为中学或中学文化程度以下;自杀的职业差异是金字塔形。农民最多,城市居民及家属次之,以后依次为待业者、职工、学生。社会地位较高,收入较高的自杀极少。

  以上的研究表明,低教育水平者、失业者是自杀的高危人群。这可能是因为高教育水平可提供许多事情,包括稳定的工作、良好的收入、优势的社会地位、以及稳定的日常生活。而对于低教育水平者与失业者来说,由于不能获得或是失去工作便意味着失去收入、不稳定的日常生活、社会地位的丧失等等。所以,自杀与教育、职业之间的关系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体能从其中得到什么。

  1.3 文化因素

  文化是一种集体观念的体现,它指引着人类行为。文化对自杀的影响不是通过个人角度体现的,但可见于集体水平。文化因素对于自杀的影响研究主要集中于宗教。Eva Marie Garroutte等人(2003)研究发现无论是文化精神还是基督教信仰,它们都与自杀企图之间没有相关。但是,文化精神取向对于自杀企图却有一种强烈地、持久地保护[10]。Richard Eckersley等人(2002)对文化因素进行分析表明,青年男性的自杀与年老时的父母责任感有负相关,与信任他人、自我健康的评估、个人的乐观、一些个人主义的标准(包括个人的自由与控制)间有正相关。青年男性的自杀风险或自杀率与社会安全的变化之间有很强的负相关。在青年男性自杀与自杀的容忍度、信仰上帝、民族自豪感、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生活质量、对于世界未来的乐观这些可能相关的变量之间,相关性不显著。年青女性的自杀率与个人主义之间保持着正相关。

  1.4 其它

  酗酒(Alcoholism)与药物滥用(Substance abuse)似乎在国外是一个很重要的自杀风险因素。Alexander Nemtsov(2003)的研究表明:俄罗斯的自杀率很高可以归因于酒精的高消费量,随着酒精消费量的增加,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自杀率都在增加,而且,男性的自杀率一直都大于女性。Dirk M. Dhossche等人(2000)指出,在有自杀企图的个体中,时常诊断出他们具有药物滥用的行为。笔者认为无论是酗酒还是药物滥用,这一切都与社会环境、社会支持的改变是分不开的。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急剧变化,一旦扰乱了人们与社会连结的正常程度,则或多或少会增加自杀风险。他们在采取自杀行为之前,都曾经显著地表现出与常人不同的 “反常行为”――酗酒、药物滥用等。这些被社会贴了“反常”标签的行动者,往往更易于遭受他人的贬低与羞辱。而自己行为的反常与他人的贬斥二者结合在一起,一方面消蚀了他们的自信心,另外一方面也削弱了他们与其他人的社会联系,使其成为孤独者,从而增加了他们自杀的可能性。但是目前国内尚未有关酗酒、药物滥用的研究结果。

  2 理论上的启示

  以上的研究结果表明,社会因素严重的影响着自杀行为的发生。这就要求我们不应该仅仅注意自杀行为本身,因为对于世界上所有的自杀,从形式而言,性质都是一样的。因此,如果我们单单就自杀的行为而论,不免走入逻辑的误区,这样就不能分析自杀的本质,不能找寻出真正影响自杀的原因,也不能有效的预防与阻止自杀。

  纵观西方心理学研究,众多研究不再将自杀研究仅停留在经验性的、表面性的描述现象的层次;使用的调查统计数据也不只限于自杀率、年龄、性别、婚否、自杀方式等简单变量的数量,而是更多的采用多变量的分析方法,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实证性的研究工具和方法,应该说是已经取得了具有一定深度的理论成果。

  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