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主题的转变
小说创作于1922年,这是美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1918),经济大萧条(1929)还没有到来,传统的清教徒道德已经土崩瓦解,享乐主义开始大行其道。菲茨杰拉德称这个时代为“爵士乐时代”。由于他本人也热情洋溢地投身到这个时代的灯红酒绿之中,他敏锐地感觉到了这个时代对浪漫的渴求以及表面的奢华背后的空虚和无奈,并在作品中把这些情绪传神地反映了出来。他的作品经常以年轻的渴望和理想主义为主题,因为他认为这是美国人的特征;同时又经常涉及感情的变幻无常和失落感,因为这是那个时代的人们无法逃遁的命运。
小说中本杰明的离奇出生带给周围人的是耻辱和恐惧,他的父亲第一眼见到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会影响到家族的声誉和社会地位,他宁可希望他是个黑人,哪怕是奴隶都行;当他的祖父听别人恭维说这婴儿像自己时觉得受到了极大的侮辱;随着时间的流逝,本杰明和妻子希尔迪加相互厌恶:希尔迪加由于年老色衰失去了对丈夫的吸引力,而伴随着本杰明愈来愈年轻,他对寻欢作乐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这也使希尔迪加心怀怨恨,最终移居意大利,两人永远分居了。小到一定程度后,本杰明也招致了儿子罗斯科的反感,罗斯科甚至要求本杰明在有客人时称呼自己为叔叔,以免惹来闲言碎语有损家族体面。这些无不揭示了爵士时代纸醉金迷的外表下人情的冷漠和爱情的虚幻。另外,小说还通过本杰明在爱情和战场上“寻找—得到—失去”的情节模式,展现了“美国梦”虚幻的本质。
而改编成电影之后,经过情节的删增改,影片却传达着浓浓的爱与生命的主题。
小说中的爱情只是人生的一个短暂插曲,而且随着本杰明的年轻化和希尔迪加的衰老很快消失殆尽,然而在电影中,本杰明和黛西的爱情却浓烈而持久。1930年感恩节,差不多11岁的本杰明第一次见到黛西就对她一见钟情,但他们直到1945年之后才结合,用他们的话说,是在人生的中点遇上,正是两人最相配的时候。这份感情不因年龄和容貌的改变而改变。为了不成为黛西的累赘、不给女儿的成长带来困扰,本杰明把父亲给他的房产、工厂变卖后留给黛西而离去;在本杰明外表越来越小、患了老年痴呆症后,黛西不仅对他不离不弃,甚至搬去照顾他,最终变回婴儿的本杰明在黛西怀中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影片不仅有男女间缠绵悱恻的爱情,还有令人动容的亲情。剧中本杰明的母亲临终前要求丈夫给这个孩子家和幸福,尽管她在影片中一闪而过,但她的举动却充分显示出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本杰明的生父尽管遗弃了他,却仍然对他放心不下,暗中关注他,并最终向他坦白,把所有的遗产都留给了他。本杰明最终抛弃了恨,原谅了父亲并带他去看日出,让他安然逝去。影片中奎尼无私收留并精心抚养了被父亲遗弃的本杰明,照顾他、鼓励他,给予他母爱和亲情,散发出博爱的光辉。另外,在飓风来袭之前,卡罗琳坚持守护在重病的母亲黛西身旁,为她读日记,伴她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令人动容。
这部影片的剧本经历了两位编剧的打磨——罗宾·史威考德和曾凭借《阿甘正传》获得奥斯卡最佳编剧的艾瑞克·罗斯。尤其是经过后者的重新改编,使影片包含了更多对于“生死命题”的追问,如人类生命和情感的脆弱性。本杰明被宣告随时都会死亡,而奎尼却丝毫不减对他的照顾和呵护,面对本杰明的困惑,奎尼这样说:“我们每个人的终点都是一样的,只是走的路不同罢了。”本杰明后来领悟了生命的真谛:“不论生命是向前还是向后,也许所有的一切都不意味着什么……只要我们好好对待我们的生活,生命没有什么不同。”
影片中的本杰明整个童年都在老人院中度过,时常面对死亡的他却能十分适宜地应对。其中很多台词都饱含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如迈克·克拉克船长说:“你可以像疯狗那样对周围的一切愤愤不平,你可以诅咒你的命运,但是等到最后一刻,你还是得平静地放手而去。”不管生命形态如何,人最终都要面对死亡。我们所有的人都会经历父母的辞世,儿女的成长和自己的老去。这部电影告诉观者要用一种好的方式来化解一生中紧随而至的悲伤;同时,也使观者反思自己的人生,体会时间流逝和韶华不再的真正意味。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