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嘉善新田歌的创作与田歌文化保护传承的内在机理(3)

时间:2014-05-16 23:38 来源:发表吧 作者:齐磊 点击:

  二、嘉善新田歌创作是嘉善田歌保护传承的内在联系

  通过对有关嘉善田歌研究的文献分析综述,笔者渐渐探寻到新田歌创作与嘉善田歌这个古老汉族民歌的保护传承之间的联系,即在尊重传统田歌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适合新时代大众审美情趣的新田歌的多样化创作,丰富嘉善田歌在艺术舞台上的表演形式,才是真正利于促进传统田歌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手段。对于这一结论,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1.从音乐本体看,传统嘉善田歌因局限性使其必然难以适应当今高速发展的新时代。笔者认为,传统嘉善田歌的局限性至少有两点是其关键:一是方言,我国的方言文化博大精深,有句老话叫“十里不同音”。据笔者的粗浅研究,我国南方方言的地区差异性要比北方方言大得多,虽然杭州、嘉兴、上海均属于吴语系,但其发音咬字都有着许多细节的不同,因此嘉善田歌因其方言的独特性,使其难以广泛流传;二是传统嘉善田歌中许多冗长的歌唱部分因其音乐发展的节奏较慢,因此与当今的快节奏生活不相符合,恐怕也难以迎合长期受流行音乐文化熏陶的年轻人的审美情趣。这其实也是许多传统音乐艺术的“通病”。当然,不能因为传统田歌有这样一些局限性,就放弃对其的保护传承,任其在时光的波浪中自生自灭,更不是单纯发展新田歌的创作,而抛弃老田歌的成就。而事实上,广大音乐工作者更应发挥自身的特长做好传统田歌的保护,如老田歌的挖掘整理、传承人的培养等。当然,也应当冷静地看到,尽管嘉善田歌近年来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当地政府在保护传承方面做了诸多的工作,并且在2006年,嘉善田歌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田歌手的数量从上世纪80年代的300多人,至2000年左右减少到40余人,且都年事已高,后继乏人是无法忽视的现实,传统田歌因其生存土壤的不复存在,也许总有一天会变成“标本”,但即使如此,音乐工作者也责无旁贷地要保护这份遗产。

  2.嘉善田歌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利用传统音乐元素进行创新,创作出符合新时代审美需求的作品,对于“传承”的意义更为深远。一个乐种的传承,不可能保持僵化不变,势必要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迎合新时代人们的精神需求,但在创新的同时,必须深入挖掘和研究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对于传统的嘉善田歌,更多的要从“保护”上入手,做好收集和整理的工作,因为传统田歌由于其固有的局限性,势必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萎缩,但只要后辈人仍旧能够看到真实的传统田歌的原貌,就能够为新田歌文化的发展建立基础。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嘉善田歌的保护工作已取得一定的成果,而新田歌文化在不断地滋生新的土壤,旧田歌文化的保护和新田歌文化的发展仍旧是当代浙江音乐人的事业。

  参考文献:

  [1]金梅.吴越文化的宝贵音乐遗产——嘉善田歌[J].中国音乐,1992(9).

  [2]施王伟.江南民歌中的一支奇葩——嘉善田歌结构及音乐特点分析[J].音乐学习与研究,1997(8).

  [3]魏敏.嘉善田歌的音乐形态探析——以《五姑娘》为范例[J].民族艺术,2012(4).

  [4]金美玲.嘉善田歌生态现状研究[J]音乐探索,2013(4).

  [5]金天鳞.对田歌能否唱下去的若干思考[J]上海艺术家,1999(6).

  [6]侯小生.关于田歌跨世纪传承的思考[J].上海艺术家,1998(6).

  [7]赵浴希.对浙江嘉善田歌传承的思考[J].黄河之声,2012(7).

  [8]莫凡.乡音·乡情——音乐剧《五姑娘》创作感想[J]人民音乐,2003.

  [9]金梅.亲亲水乡人——金梅创作歌曲选[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责任编辑:高薪茹)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