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型金融角度探寻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道路
摘 要: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更好地浇灌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之树。村镇银行作为我国银行业组织创新的重要形式,其发展壮大有利于完善微型金融服务体系,提升微型金融整体服务水平,实现我国发展普惠金融的宏伟目标。本文以山东省烟台市村镇银行为例,深入分析其发展现状,探究角色定位,为其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村镇银行;微型金融;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5)03-0069-04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5.03.15
一、微型金融界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后,微型金融再一次成为专家学者关注的热点话题。根据世界银行扶贫协商小组(CGAP)的定义,微型金融是对低收入人口提供的小额金融服务,国内大多数学者比较认同上述微型金融概念界定[1]。在我国,“微型金融”的概念更为丰富和广泛:一是微型金融服务对象进一步扩展,不仅仅为低收入人口,还囊括了个体工商户、微型企业等较难获取资金支持的经济实体;二是金融服务范围更加宽泛,不仅仅包括了小额信贷,还涵盖存款、汇兑以及结算等一系列金融服务;三是微型金融机构进一步拓宽,不仅仅包括了小型的正规、非正规金融机构,还包含了提供一切微型金融服务产品的金融机构。本文认为微型金融是专门针对贫困、低收入的人口以及微型企业等较难获取资金支持的经济实体而建立的金融服务体系,并且该种金融服务体系是可持续的。
二、村镇银行在微型金融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出台关于正规机构办理个人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的政策,标志着正规金融机构介入微型金融领域。村镇银行作为微型金融机构主要主体,在微型金融体系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的发展壮大为微型金融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一)村镇银行是微型金融主要的资金供给方
微型金融服务具有需求额度小、频率高、风险大、成本高的特点,这使得大中型金融机构无法从中获取较优质大型客户更为理想的利润,农商户及小微企业普遍受到“规模歧视”,被排斥在正规金融服务之外。尤其是农村地区,大量县域资金通过正规商业银行渠道而流失,资金短缺和融资难已成为微型金融发展的瓶颈[2]。村镇银行成立后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以山东省烟台市为例,辖内村镇银行2013年底贷款总余额为27.59亿元,较2012年同期增长45.46%,约88.62%用于满足小微企业、农商户相关资金需求。虽然较农业银行、信用社合作社等机构来说,其贷款总量较小,但伴随村镇银行进一步成长,其支持微型金融发展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二)村镇银行是推动微型金融良性发展的重要基础
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老牌”微型金融机构主体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将主要精力逐步转向城镇,整个微型金融体系的竞争氛围明显不足。2006年底,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村镇银行自此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微型金融注入了新的活力。村镇银行作为微型金融机构的主要代表,从农村及周边地区吸收存款或引进资金,通过机制创新、产品创新,将优质的资金输入农商户及小微企业中,进而提升了农商户及小微企业参与金融活动和享受金融服务的能力,使他们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向好发展,村镇银行从中可以吸收更多的资金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通过这种良性循环来逐步改善微型金融供需矛盾,进一步推动微型金融的自我修复与完善。
(三)村镇银行是提升微型金融服务水平的有力推动者
村镇银行作为独立法人机构,机制灵活,业务流程较短,服务效率高,立足于区域特色,深入挖掘区域经济中的可发展项目,基于农户以及小微企业的需求,研发出更加贴合微型经济体的金融服务产品,在解决贷款结构与小微经济结构不匹配、贷款利率偏高与产业利润率偏低不匹配等微型金融服务中的诸多问题上有着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村镇银行在打造自身品牌的过程中,逐步走出可持续业务发展模式,有力推动金融服务与微型经济实体的协调发展,进一步提升各类竞争性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的可获取性,全面推动了微型金融服务水平的提高。
三、山东省烟台市村镇银行发展的主要成果
(一)存款增长较为迅速,发展呈较为良好态势
存款规模制约着金融机构的资产经营能力。2013年,山东省烟台市村镇银行存款总额33.80亿元,比上年增长66.83%,增幅约为全市存款整体增速的5倍,而同样具有改善微型金融服务,加强农村经济建设功能的农业银行、农村合作机构以及邮政储蓄银行,存款增速仅为13.52%、16.54%、-4.76%(见图1)。村镇银行利用自身优势,已经在微型金融市场中找出了自身发展路径,逐渐发展壮大起来。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