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52例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分析(3)

时间:2015-01-20 11:15 来源:www.fabiaoba.com 作者:徐红冰等 点击:

  52例ADR病例中有过敏性休克5例(9.6%)。过敏性休克属I型变态反应,是一种速发型超敏反应,常在开始给药后数秒钟至数分钟内发生、发展甚至因此导致死亡。90%的过敏性休克发生在开始给药后30 min内,故在经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钠时滴速不可太快,且给药结束后至少需再观察30 min才允许患者离开医院。一旦出现过敏性休克应即停药,并立即皮下或肌肉内注射肾上腺素0.5 mg;也可用生理盐水稀释到10 ml后缓慢经静脉注射,并同时经静脉滴注地塞米松5 mg和吸氧等。有报道称,在使用头孢曲松钠后第11天仍会出现迟发型ADR且间隔21 d重复给药还可发生过敏反应,这可能是第1次给药激活了机体免疫系统、经10 d左右产生抗体所致,提示给药全程监测十分重要[3]。

  对有青霉素过敏史患者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时更要注意预防过敏性休克的发生,在给药时应给予全程监护、保障用药安全。有关资料显示,在对青霉素过敏患者中有20%对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而对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患者则绝大多数对青霉素过敏[4]。对发生过青霉素过敏性休克者应避免选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近年出版的《注射药物应用手册》建议,使用头孢曲松钠前应进行皮肤敏感试验,但此建议因无充分理论依据,未被实际采纳。应充分注意不同厂家生产的头孢曲松钠的过敏反应发生率可能是有区别的,因为药物的纯度、杂质成分及其含量是引起过敏反应的重要原因之一[5]。

  3.4    医生应密切观察、发现、处理和报告ADR

  医生和护士往往是ADR的第一发现和处理者,在ADR的发现、处理和上报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临床药师也应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大对ADR的监测力度,做好安全用药宣传。

  4    结语

  头孢曲松钠在抗菌谱、抗菌作用和药动学上具有一定的特点,是已被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唯一一个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应用广泛,但须严格掌握其适应证、避免不规范的随意使用,同时注意和重视其ADR及其正确的处理方法。

  临床上使用头孢曲松钠时不仅应关注其抗感染疗效,还应高度重视其ADR的严重性。只有科学、合理和规范地使用头孢曲松钠,才能降低或尽量避免其严重ADR的发生。为此,笔者建议:临床医务人员应严格掌握头孢曲松钠的适应证;给药前询问过敏史,对过敏体质、特别是过敏体质伴哮喘患者慎用[6],对有青霉素严重过敏史者避免使用,对有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史者禁用;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加强监护。医生在选用抗菌药物治疗时应做到:①尽早明确病原诊断;②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③根据药物的体内分布特点和感染部位选用抗菌药物;④根据患者的生理、病理和免疫状态等因素选用抗菌药物;⑤严格控制预防用药;⑥注意了解细菌的耐药现状及发展情况;⑦注意主要病原菌构成的变化[7]。

  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较多的一个原因是其临床用量较大,相对于那些临床用量较少的药物更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产品杂质问题,各家企业生产的产品品质不同、杂质含量也不同,故选择品质好的产品很重要。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与生物制品卷[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489-490.

  [2] 裴新宇, 方平, 何建军. 药物不良反应的监察系统与信息来源[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3, 13(9): 150-151.

  [3] 王丽华, 孙艳, 王羽凝. 116例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分析[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7, 17(15): 1906-1907.

  [4] 许晓莲, 马勇智, 李勃, 等. 头孢曲松钠致过敏性休克25例分析[J]. 武警医学院学报, 2008, 17(8): 694-695.

  [5] 项青青. 头孢曲松钠的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8, 28(5): 411-412.

  [6] 韩重, 杨威.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反应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的探讨[J].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2009, 30(3): 135-136.

  [7] 李娟, 鄢浩.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机制及风险规避的探讨[J]. 中国新药杂志, 2010, 19(21): 1932-1935.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