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关于脑血管造影与血管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对比分析(2)

时间:2014-12-09 11:13 来源:www.fabiaoba.com 作者:刘景萍等 点击:

  在上式中, D狭窄代表血管最狭窄位置的血管直径, D正常代表正常血管直径。论文发表将血管狭窄率为0判断为无颈动脉狭窄;将血管狭窄率不超过50%判断为颈动脉轻度狭窄;将血管狭窄率>50%, <70%判断为颈动脉中度狭窄;将血管狭窄率>70%, <100%判断为颈动脉重度狭窄;将血管狭窄率为100%判断为颈动脉闭塞。中度以及中度以上的颈动脉狭窄均较为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诊断出的相应等级颈动脉狭窄例数与实际相应等级的颈动脉狭窄例数的比值即为敏感率。

  1. 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对诊断情况的分析判断与统计发现, 在使用脑血管造影诊断时, 各等级颈动脉狭窄敏感率均为100.0%;在使用血管超声诊断时, 中度狭窄患者诊断的敏感率为96.3%, 重度狭窄患者诊断的敏感率为93.1%, 颈动脉闭塞患者诊断的敏感率为81.5%。两种方法诊断的颈动脉中度狭窄与重度狭窄的敏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种方法诊断的颈动脉闭塞的敏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2。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许多“富贵病”的发病率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比如说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2]。以这类疾病中最为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症状为例, 一般情况下是因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而导致颈动脉狭窄病变。如果颈动脉的狭窄率达到了50%, 就会出现一系列的脑血管症状, 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3]。特别是出现了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症状的时候, 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救治, 患者可能出现死亡的危险。因此, 在临床上对于颈动脉狭窄患者的准确诊断十分重要, 可以很好地为早期治疗方案的制定起到指引作用。

  目前, 进行颈动脉狭窄诊断最为准确的方法是脑血管造影, 通过这种方法几乎可以完全可靠地诊断出患者的颈动脉狭窄情况, 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良好的依据[4]。但进行脑血管造影, 却无可避免地会对患者造成损伤, 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的时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这种情况, 在临床上大多可以采用血管超声诊断的方式来代替脑血管造影, 不会对患者造成创伤, 安全可靠, 简单快捷, 并且费用低廉。在当今的许多医院中, 由于血管超声自身所具有的多项特点, 该诊断方法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临床应用[5]。

  在本研究中, 对颈动脉狭窄患者分别采用了脑血管造影诊断以及血管超声诊断。从研究数据中可以看出, 患者接受血管超声诊断时, 对于中度狭窄以及重度狭窄情况, 均能够得到较高的敏感率, 而对于颈动脉闭塞的敏感率较低, 还存在着一定的提升空间。由此可以看出, 血管造影诊断敏感性虽高, 但需住院、费用高, 是有创检查, 而且放射线对人体亦是有害的, 而超声检查可重复性强, 费用低, 无需住院, 更易于被患者所接受, 所以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优于血管造影。

  参考文献

  [1] 刘韶瑞,骆荣江,李小敏, 等.颈动脉狭窄伴眼部缺血性表现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中华眼底病杂志, 2010, 26(4):310-313.

  [2] 张善春,迟路湘.血管超声与脑血管造影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对比研究.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 14(4):408-410.

  [3] 赵辉林,万杰清,曹烨, 等.三维黑血磁共振成像与DSA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对比研究.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3, 29(8): 797-800.

  [4] 沈德娟,孙骏,叶靖, 等.血管超声与64排CT血管造影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对比研究.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3, (24): 65-67.

  [5] 徐方元,陈爽,秦少华, 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颈动脉狭窄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1, 27(11): 1644-1647.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