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不同补液方法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的应用分析(2)

时间:2014-11-21 11:11 来源:www.fabiaoba.com 作者:程文涛 点击:

  2.3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Ⅰ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压积与Ⅱ组比较较低,凝血酶原时间、输液量与Ⅱ组比较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收缩压与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抢救创伤性休克患者的重要因素为及时给患者纠酸、补液扩容和维持患者呼吸通畅,其中补液是最重要的手段,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抢救效果及预后[4-6]。 

 

  传统抢救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治疗原则为尽快、尽早经静脉补充大量液体进行复苏,以使患者迅速恢复有效循环血量,使生命体征最大可能的与正常水平相接近,并维持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流[7]。有学者曾提出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救治需要补充大量的晶体液、血和其他胶体液,补液总量与失血量比较要高出50%~100%[8],但是多项研究表明,在休克的各个时期有不同的生理特点,调节补液的速度时要以具体的特点及失液量为根据,以达到充分发挥补液效果的目的[9],采用早期休克大量液体复苏对出血未控制的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治疗会使患者的凝血功能降低,使损伤部位已形成的血栓脱落,增加局部压差,解除血管保护性痉挛而使出血情况加重,并不能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10]。

 

  近年来随着交通业及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创伤性休克患者呈现增多趋势,其中多为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有研究发现,采用大量快速液体复苏的方法对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患者进行治疗会降低血液浓度,增加血液的丢失量,促进发生稀释性凝血功能障碍,降低红细胞载氧能力,不利于改善组织缺氧状态,可能使患者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本次研究中分别采用传统补液法和亚休克疗法治疗创伤性休克患者,结果表明,Ⅰ组治疗1~2h病死率、总病死率、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与Ⅱ组比较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压积与II组比较较低,凝血酶原时间、输液量与Ⅱ组比较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采用传统补液法在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患者复苏过程中1~2h内快速输入大量液体后起到稀释血液的作用,影响了机体的凝血功能,使组织供氧量减少,从而使病死率高于采用亚休克疗法的Ⅱ组,亚休克疗法在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患者输注液体速度较慢,使患者血压处于较低的水平,从而降低了病死率。 

 

  总之,亚休克疗法在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中的临床疗效与传统补液法比较有显著优势,可以使输液量降低,有利于显著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蒋新日.应用限制性补液治疗急诊创伤性休克[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7):146-147. 

 

  [2] 施芹.创伤性休克患者急救补液速度的护理研究[J].吉林医学,2013,34(15):3058. 

 

  [3] 尹成双,徐晶,金立民.限制性补液在急诊创伤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0,31(8):1058-1059. 

 

  [4] 王艳霞.创伤性休克患者急救护理补液速度的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27):239. 

 

  [5] 陈陆奇.不同补液方法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的运用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2,21(13):8. 

 

  [6] 亚俊.急诊科创伤性休克患者早期急救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0):136,138. 

 

  [7] 李权怀.176例创伤性休克的补液经验[J].创伤外科杂志,2009,11(2):179. 

 

  [8] Goris RJA.Pathophysiology of shock in trauma[J].Eur J Surg,2000,166(2):284-290. 

 

  [9] 马俊勋,赵茂,赵晓东.失血创伤性休克限制性液体复苏的最新进展[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9(4):445-446. 

 

  [10] 张贵田,潘爱群,刘国海,等.两种补液方法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的临床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1):2363-2364.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