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补液方法在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收集我院2011年11月~2014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创伤性休克患者13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Ⅰ组65例,Ⅱ组66例,Ⅰ组患者采用传统补液法治疗,Ⅱ组患者采用亚休克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1h、治疗1~2h、治疗>2h病死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其他各项指标。 结果 I组治疗1~2h病死率、总病死率与Ⅱ组比较较高(P<0.05),Ⅰ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38.46%)与Ⅱ组(19.69%)比较较高(P<0.05)。Ⅰ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压积与Ⅱ组比较较低,凝血酶原时间、输液量与Ⅱ组比较较高(P<0.05)。 结论 亚休克疗法在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中的临床疗效与传统补液法比较有显著优势,可以使输液量及严重并发症减少,有利于病死率的降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创伤性休克;传统补液法;亚休克疗法
[中图分类号] R39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21-202-03
创伤性休克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是病情较为严重的突发病症,已经成为威胁人类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1]。创伤性休克患者由于创伤造成的大量出血,可出现临床危象,如低体温、低血容量及酸中毒等,如果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积极治疗患者将会丧失最佳的治疗时机,轻者延误病情,重者可能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2]。因此,在创伤性休克治疗中迅速补充有效的循环血容量促进生命体征恢复,维持主要器官的血液灌流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3]。我们收集收集我院2011年11月~2014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创伤性休克患者131例,分别采用传统补液法和亚休克疗法治疗,比较两种补液方法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1年11月~2014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创伤性休克患者131例,均临床资料完整,男85例,女46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64岁,平均(33.8±5.6)岁,受伤到就诊的间隔时间最短6min,最长43min,平均时间(13.9±2.4)min,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67例,高处坠落伤49例,其他原因伤15例。病种分类:复合伤79例,肝、脾、肾等重要器官破裂、挫伤等腹部闭合性损伤41例,骨折、肌肉撕裂等四肢创伤11例,按休克指数分类:轻度
休克67例,中度休克38例,重度休克2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I组65例,II组6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种分类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迅速建立2~3条静脉通道,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皮肤颜色、体温、呼吸等,为积极治疗做好准备。控制出血,对失血量进行评估,常规应用止血药物,采用加压包扎、直接压迫止血等方式对开放性创伤患者进行止血,如果不能收到明显效果则可以采用止血带对出血情况进行控制,针对合并骨折的患者给予夹板固定,将呼吸道和口腔内的分泌物及血块彻底清除干净,使呼吸道保持通畅,呼衰或严重呼吸困难的患者可以给予气管插管。
Ⅰ组患者采用传统补液法进行治疗,治疗中的补液原则为“先快后慢、先盐后糖、先晶后胶”,将复方乳酸钠山梨醇注射液或0.9%氯化钠等平衡盐溶液以20~30mL/min的速度快速输入,采用多巴胺等升压药物对低血压患者进行治疗,保持患者的动脉压为80mm Hg(1mm Hg=0.133kPa),对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给予随时监测。Ⅱ组患者采用亚休克疗法治疗,将7.5%氯化钠溶液在患者没有充分止血的情况下以3~4mL/min的速度静脉输注,患者平均动脉压最大程度的保持在30~40mm Hg范围内,使机体处于亚休克状态。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两组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两组比较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各时间病死率比较
Ⅰ组治疗1~2h病死率与Ⅱ组比较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治疗<1h、治疗>2h病死率与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总病死率与Ⅱ组比较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共有严重并发症38例,Ⅰ组25例(38.46%),Ⅱ组13例(19.69%),Ⅰ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与Ⅱ组比较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1,P<0.05)。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