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超细胃镜作为经口胆道镜在胆总管活检中的应用1例

时间:2014-10-05 14:16 来源:www.fabiaoba.com 作者:苏军凯等 点击:

 

    [摘要] 目的 提高对超细胃镜胆道镜用于胆总管疾病诊治的认识,并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效果。 方法 报道并分析1例胆总管下段占位并结石患者,超细胃镜作为胆道镜用于胆总管取石和活检,病理证实胆管癌,并复习国外相关文献。 结果 超细胃镜镜身较软,易在胃腔内打弯,论文发表镜身与乳头胆管成锐角,难以进入胆总管。应用胆管导丝及小肠镜外套管气囊固定于十二指肠球部,有助于超细胃镜进入胆总管。超细胃镜胆道镜可在直视下进行氩离子电凝、活检及激光液电碎石等诊疗。 结论 对于传统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无法确诊或治疗的病例,在胆管导丝及小肠镜外套管十二指肠球部固定辅助下,超细胃镜作为胆道镜进行诊疗是可行、有效的。 

  [关键词] 胆总管;超细胃镜;经口胆道镜;活检 

  [中图分类号] R575.6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11(c)-0117-03 

经口胆道镜子母镜,可直视下诊治胆管病灶,但费用高昂,操作费时设备笨重,需要两名有经验的内镜医师同时操作,并且子镜的治疗孔道较小,镜身脆弱易损。超细胃镜的外径为6 mm,视野清晰度优于子母胆道镜,操作灵活,仅需1名内镜医师就能操作。近年来,一些学者尝试超细胃镜作为经口胆道镜取得较好的效果[1-3],但这方面国内临床报道较少。现将我科1例超细胃镜作为经口胆道镜行胆总管活检情况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7岁,因“右上腹隐痛1年余,加重伴眼黄、尿黄4天”于2012年3月19日入院。入院后,MRCP及CT增强扫描提示胆总管明显扩张,考虑胆总管下段占位、胆总管结石。 

2 手术方法 

  常规静脉麻醉后,插入十二指肠侧视镜(TJF260V,Olympus公司),内镜注气所用气体为二氧化碳,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胆总管插管成功,泛影葡胺造影证实导丝(FS-LT-35-480,COOK公司)位于胆管内。行乳头小切开约5 mm,以便于扩张球囊导管进入胆总管。12 mm×55 mm的COOK扩张球囊(Eclipse ECL-12X55,COOK)扩张乳头部直径至12 mm,注水压力达3~5个大气压,逐步扩张至球囊腰部消失后,持续扩张20~40 s,反复3次后取出球囊。应用碎石网篮(BML-U232QR-26,Olympus)碎石,取石网蓝(MSB-35-2X4,COOK)和取石球囊(TX-15-A,COOK)尽可能取净胆总管结石。保留胆管导丝,退出十二指肠侧视镜。沿胆管导丝,插入超细胃镜(TJF260V,Olympus)。在X线透视下,超细胃镜经十二指肠球部、乳头,尝试进入胆总管、胆管。超细胃镜在胃腔打弯无法进入胆总管。采用单气囊小肠镜(ST-SB,Olympus)外套管距前端约70 cm处做一侧孔,超细胃镜经侧孔插入单气囊小肠镜外套管。小肠镜外套管气囊充气后固定于十二指肠球部,超细胃镜经小肠镜外套管进入十二指肠降段。超细胃镜直视下,胆总管无菌生理盐水冲除胆总管残余胆泥、胆汁,超细胃镜注入二氧化碳以观察胆总管,应用活检钳(FB-19K-1,Olympus)取净胆总管残留碎石。于胆总管下段可见一大小约4 mm×6 mm的广基颗粒状肿物隆起,局部呈葡萄串状表面糜烂易出血,NBI观察血管纹理不规则,应用活检钳活检3块。病理诊断:胆管癌。患者术中、术后均未见出血、穿孔,未发生胰腺炎,无血栓、气栓、胆漏形成。患者转至上海外科手术,随访16个月未见癌肿复发或转移。 

  3 讨论 

  在胆道手术中,胆道镜可大大降低胆管残石率,提高胆道疾病的确诊率,对患者治疗方案起到合理的指导作用。术中使用胆道镜取石,取石更直接有效,当遇到难以直接取出的结石时,可在胆道镜下使用液电或激光碎石取石,避免盲目探查造成的副损伤,减少了胆道再手术率和胆管残石发生率。因此,术中或瘘道胆道镜在临床应用广泛。但是,经口子母胆道镜常需双人操作。Boston公司开发一种SPYGLASS胆道镜,可单人操作,但仍较繁琐[4]。另外,子母胆道镜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价格昂贵,极易损坏。为便于胆道镜插入胆管,十二指肠镜抬钳器抬起胆道镜时常使胆道镜折断。子母胆道镜工作腔道非常小,最大仅为1.2 mm,仅能通过非常小的活检钳,因此活检的组织常常太少而不足于病理诊断。而超细胃镜作为经口胆道镜,仅需1名内镜医师就能操作,视野清晰度基本同于普通胃镜。超细胃镜能开展胆总管内镜直视下治疗,包括活检、液电激光碎石、残余碎石的清除、氩离子电凝、光动力等[2, 5-7]。 

  近年来,超细胃镜作为经口胆道镜的临床研究发展迅速,与子母胆道镜孰优孰劣,尚无定论。Pohl等[8]采用单中心、随机对照的方法,21例超细胃镜胆道镜与24例子母胆道镜比较,成功率并无显著性差异。超细胃镜胆道镜图像更为清晰,活检病理组织量较多,其内镜诊断与病理诊断具有更好的一致性。另外,超细胃镜胆道镜的手术时间较短。但是,子母胆道镜能100%成功到达肝内胆管分支,而超细胃镜胆道镜只有10.5%。 

  超细胃镜经口胆道插入胆总管困难的原因,包括超细胃镜镜身较软,易在胃腔内打弯,难以进入胆总管。超细内镜通过未充分扩张的胆管壶腹部较为困难,更难以进入胆管二级分支以上。采用腹部压迫法,超细胃镜成功进入胆总管仅见于个案报道[7]。Larghi等[9]报道了采用ERCP后胆管内留置硬导丝引导下超细胃镜进入胆管。采用胆管内球囊锚定导丝引导法,可明显提高超细胃镜进入胆管的成功率[3,6,10]。但是,胆管扩张球囊必须是5F的球囊,以适合超细胃镜2.0 mm的工作孔道。球囊在左肝管或右肝管锚定后,球囊的导丝具有较强的引导力,超细胃镜较易进入相应的胆管。球囊管腔可以通过导丝,导丝对于超细胃镜进镜非常重要,也有利于超细胃镜通过壶腹部。但是,有些患者球囊无法在胆管内锚定。另外,在治疗时,需撤掉球囊导管才能插其他治疗附件。而撤掉锚定的球囊时,超细胃镜可能移位而无法继续进镜和治疗。应用小肠镜外套管固定超细胃镜镜身,使得超细胃镜避免在胃腔成攀,有助于超细胃镜进入胆总管,成功率高达92.5%(37/40)[5,11]。小肠镜外套管相对超细胃镜太长、太粗。在小肠镜外套管距前端约70 cm处做一侧孔能解决外套管太长的问题[11]。今后,可研发较细的外套管,以避免超细胃镜在外套管管腔内移动度大、不稳定、不利于操作。ERCP碎石、取石后通常需要留置鼻胆管,以避免残留结石嵌顿乳头而造成胰腺炎。将超细胃镜作为胆道镜,在ERCP碎石、取石后进入胆总管清除残留结石,直视确认胆总管无残留结石,避免再次ERCP,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但其更重要的应是巨大结石常规ERCP碎石失败的病例。Kim等[6]将该法用于ERCP和子母胆道镜碎石失败的患者,成功率为88.9%(16/18)。其中,超细胃镜直视下液电碎石9例,激光碎石7例,没有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