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的 分析开腹子宫切除术后感染因素,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例开腹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Pearson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术后感染因素。 结果 17例术后感染患者共检出致病菌17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12株,占70.59%;革兰氏阳性菌4株,占23.53%;真菌1株,占5.8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恶性肿瘤、手术时间、切口长度、贫血、住院时间在术后感染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5岁(β=1.119,OR=3.052)、恶性肿瘤(β=2.014,OR=7.478)、贫血(β=1.585,OR=6.063)、手术时间(β=1.010,OR=5.755)是术后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 致病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年龄、恶性肿瘤、贫血、手术时间是引发术后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应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
[关键词] 开腹子宫切除术;术后感染;危险因素;致病菌;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R737.3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18-0079-03
Analysis of abdominal hysterectomy factors and nursing countermeasure of infection after excision
SHEN Hongyan XU Zhijun
Quzhou CityPeople's Hospital in Zhejiang Province,Quzhou 324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ection after abdominal hysterectomy factor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nursing. Methods The general data of 200 patient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by abdominal hysterectomy,the causes of postoperative infections were analyzed by using the Pearson univariate analysis and multivariate Logisticregression analysis method. Results All 17 strains of pathogens were detected,Gram negative bacteria were 12 strains(70.59%),Gram positive bacteria were 4 strains(23.53%),there was one strains of fungi(5.88%).Single factor analysis showed that age, tumor, m alignant, operation time, incision length, anemia, hospitalization time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erms of the infection after operation(P<0.05).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55 years of age or older (β=1.119,OR=3.052),m alignant tumor(β=2.014,OR=7.478),anemia(β=1.585,OR=6.063),operation time (β=1.010,OR=5.755)were the risk factors for infection after operation(P<0.05). Conclusion The pathogenic bacteria is pseudomonas aeruginosa, escherichia coli and Staphylococcus aureus.The age,m alignant tumor, anaemia,operation time are the important risk factors of postoperative infection.We should adopt according to the incidence ofinfection nursing measures to reduce postoperative.
[Key words] Abdominal hysterectomy;Postoperative infection;Risk factors;Pathogen;Nursing countermeasures
开腹子宫切除术为妇科最常见术式之一,是早期主要的子宫切除术式。由于手术切口大,术野可清晰暴露,最大程度减小盆腔粘连、子宫体积大小等带来的影响[1]。但手术中患者腹腔、盆腔暴露于空气可增加医院感染的几率[2]。因此,分析开腹子宫切除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对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00例开腹子宫切除术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00例开腹子宫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参考文献及本院情况制定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3]。入选标准:①无严重心、肝、肾等器官功能不全者;②无严重慢性疾病者;③恶性肿瘤无转移者;④年龄18~70岁;⑤学历水平在初中及以上。排除标准:①入院前白细胞计数异常或者已经出现感染者;②病历资料不完整者;③存在精神或者智力障碍者。年龄27~68岁,平均(47.12±9.19)岁,年龄<55岁117例,≥55岁83例;病情分布:子宫腺肌瘤56例,子宫肌瘤63例,子宫颈癌3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35例,子宫内膜癌14例;住院时间:<7d 138例,≥7d 62例;住院季节:春冬季107例,夏秋季93例;学历分布:高中以下129例,专科及以上71例。
1.2 调查方法
根据目标性监测的方法对监测对象进行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监测内容包括病人的基本资料、医院感染的出现时间、术前术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手术时间、住院季节、病情、手术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年龄、感染时间、手术切口分泌物培养结果以及感染部位等。术后感染诊断标准参考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4]。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感染情况
200例患者中出现术后感染17例,感染发生率为8.5%。医院感染发生在术后2~9d,平均(5.4±1.1)d。7例患者切口感染,占41.18%,术后发热和泌尿道感染各5例,各占29.41%。
2.2 病原菌分布
17例术后感染患者共检出致病菌1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2株,占70.59%;革兰阳性菌4株,占23.53%;真菌1株,占5.88%。见表1。
表1 病原菌分布及构成比
2.3 术后感染单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恶性肿瘤、手术时间、切口长度、贫血、住院时间在术后感染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术后感染单因素分析结果
2.4 术后感染多因素分析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5岁、恶性肿瘤、贫血、手术时间是术后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3 术后感染多因素分析结果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