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四联疗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确诊为子宫肌瘤的3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0例。治疗组采用口服中药化癥汤、药物穴位注射、中药保留灌肠、中药现敷离子透入等四联疗法。对照组口服桂枝茯苓丸和甲基睾丸素。治疗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39例,有效3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8.33%。对照组痊愈71例,有效72例,无效37例,总有效率79.44%。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四联疗法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四联疗法; 桂枝茯苓丸; 甲基睾丸素
中图分类号 R73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9-0038-02
子宫肌瘤是严重危害妇女健康常见的多发疑难疾病,虽然目前公认发病率为20%,也足以证明该病对妇女的身心健康危害有多大。且该病采用一般常规的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很多患者因此而被迫行子宫全切术,造成终身的遗憾和痛苦。为探索采用综合疗法能否提高疗效,经过近30年的不断探索、研究、临床总结、验证而形成了一套“四联疗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进行临床对照研究、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1981年6月-2011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6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0例。治疗组180例,年龄27~30岁20例,31~40岁62例,41~50岁65例,51~60岁33例;病程3个月~5年81例,6~10年42例,11~20年40例,21~26年17例;肌壁间肌瘤119例,浆膜下肌瘤39例,黏膜下肌瘤22例。对照例组180例,年龄28~30岁19例,31~40岁64例,41~50岁63例,51~59岁34例;病程2个月~5年83例,6~10年42例,11~20年39例,21~25年16例;肌壁间肌瘤121例,浆,膜下肌瘤38例,黏膜下肌瘤21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考《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1]、《妇产科学》[2],符合以下标准:(1)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地出血;(2)由于月经过多而引起的继发性贫血;(3)下腹出现硬块,按压下腹部可扪及;(4)部分患者可觉胀痛和压痛;(5)B超检查、宫腔镜、腹腔镜、子宫输卵管造影等检查均可提示显得子宫增大。
1.3 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诊断者;(2)年龄27~60岁;(3)经B超或宫腔镜、腹腔镜、子宫输卵造影确诊为子宫肌瘤者;(4)肝功转氨酶及肾功能正常者;(5)B超提示<2.5个月妊娠子宫大小的患者。
1.4 排除标准
(1)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2)患者有各种可能影响试验进行的医学急、重症患者;(3)肝、肾功能异常者;(4)认识能力差者,不配合治疗者(详细说明“四联疗法”的具体操作步骤而不能坚持不能配合者);(5)每月出血量较大、重度贫血者;(6)B超提示>2.5个月妊娠子宫大小患者。
1.5 方法
1.5.1 治疗组 采用“四联疗法”:(1)中药化癥汤:熟地15 g、当归10 g、黄芪30 g、田七10 g、血余炭15 g、薏苡仁30 g、三菱10 g、莪术10 g、夏枯草15 g、守宫粉6 g、昆布15 g、海藻15 g、水蛭10 g、鳖甲15 g、炮甲15 g,水煎服,复渣,日一剂,早晚服用。(2)穴位注射:川参通注射液、复方当归注射液,选取中极、曲骨、子宫、会阴,根据病情选用上述一种注射液进行穴位注射,其中中极为主穴,每次注药液2~4 ml,其余3个穴位每穴各注射药液1 ml,以加强刺激(全部不加麻药、止痛药)。(3)中药灌肠:七枝莲15 g、半边莲15 g、山慈菇15 g、花蕊石30 g、皂角刺15 g、红花15 g、归尾15 g、桂枝15 g、大血藤30 g、鬼箭羽15 g、石见穿30 g、海浮石30 g、急性子30 g、嘹刁竹15 g、八角莲15 g,水煎两次,两药液合并过滤,浓缩成150 ml,取左侧卧位、高位灌肠,后转为正仰卧50 min(药液要求保留8 h)。(4)中药离子透入:细辛15 g、小茴15 g、玉桂15 g、白芷15 g、川弓15 g、毕拨15 g、降香15 g、丁香15 g、炮姜炭15 g、沉香15 g、五倍子15 g、乌梅30 g、积实15 g、白芥子15 g、公丁香15 g、大茴15 g、冰片6 g(后下)、樟脑6 g(后下)、麻黄15 g,上药水煮过滤浓缩成100 ml药液,治疗时用15 cm×15 cm×1 cm厚的多层棉垫或棉花浸透药液后铺敷在下腹部正中处,外加上中药离子透入治疗机开机50 min,1次/d。以上四联疗法均从月经第3天后开始,至下月的月经来潮前一天止为一疗程。
1.5.2 对照组 (1)桂枝茯苓丸胶囊口服,4粒/次,3次/d;(2)甲基睾丸素舌下含服,10 mg/次,1次/d。自月经来后第3天开始,至下月月经来潮的前一天止为一疗程(如出现经闭,按照第一次月经服药的时间来计算服下一疗程的药物)。
1.6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以及《妇产科学》结合治疗前后进行症状学调查和实验指标检测并综合而用以下的标准评分疗效。痊愈:子宫肌瘤以及所有临床症状消失,子宫恢复正常大小;有效:治疗后经B超复查肌瘤明显缩小,子宫明显缩小,各种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月经量、出血量明显减少,自觉胀痛和压痛明显减轻或基本消失,继发性贫血基本纠正;无效:经3个疗程以上的治疗肌瘤未见缩小,各种临床症状未见明显减轻。
1.7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痊愈139例,有效3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8.33%。对照组痊愈71例,有效72例,无效37例,总有效率79.44%。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典型病例
患者,女,36岁,患子宫肌瘤8年。经多方治疗痊愈,诉月经出血较多,小腹胀痛,下腹部触诊可扪及如大鸡卵的肿物,质硬,查血常规为中度贫血,B超检查提示为肌壁间肌瘤,子宫如2.5个月妊娠大小。省、市各大医院均要求其行子宫全切除手术,否则危及生命。患者考虑自己太年轻,坚持不肯行子宫全切除手术。就诊时症见下腹肿块,胀痛拒按、癥块较硬,月经淋漓不止,舌有瘀斑,脉弦稍滑,脉证参合属气滞血瘀,痰湿互结而成的癥聚之证,治宜破气化瘀,化痰祛湿。逐用四联疗法予以治疗。经治3个月后,肌瘤缩小2/3,继续坚持四联疗法1个疗程,肌瘤完全消散,经B超复检,子宫正常。至2014已3年,B超检6次,子宫正常。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