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唐代僧人写经书法艺术浅谈

时间:2014-10-17 20:22 来源:www.fabiaoba.com 作者:徐彥彥 点击:

 

  摘 要:书法是中国传统书写方式之一,在中国更多的是代表一种精神内涵,而不单单是一门艺术。 

  自古僧人中能书、善书者众多。且“学佛的人,不论是出家比丘或在家居士,从事书法艺术,并不违背佛教,是佛听许的,经律论三藏均有明文。”[1]唐朝是佛教的兴盛时期,当佛教与书法艺术结合之后,书法家们受到佛教的影响,常以佛教为题材来丰富书法的内容,这使书法艺术更增意趣与内涵。 

  关键词:唐代;佛教;僧人;写经书法 

  一、唐代僧人写经书法 

  在印刷术没有发明前,佛本写经只能靠手工缮写流传,因此弘扬佛法,离不开写经与抄经。一些书家在临池研修过程中也多涉足佛教,他们或借佛参悟书道,或以此静心养性,从而来提高自己的书法技艺。 

  《隋书》卷三十五《经籍志》中载:“开皇元年,高祖普诏天下,任听出家,仍令计口出钱,营造经像,而京师及并州、相州、洛州等诸大都邑之处,并官写一切经,置于寺内,而又别写,藏于秘阁,天下之人从风而靡,竞相景慕,民间佛经多于六经数十百倍。”[2] 

  由此可见当时民间抄经是何等兴隆,其崇佛风气之盛,可谓空前。 

  唐代写经继承了隋代体制,由于写经繁重,出现了专门从事写经的行业经生。写经书,不同于书简帛等一般文体,也不同于石刻,它是由经生书手写的。在长期的抄写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每个时期的写经都不同,是传统书法风格以外的新样式。 

  这一时期经生所写经卷代表了“写经体”书法的基本面貌。同时由于长期重复抄写,书写用笔等相当熟练,从而达到了书法结体整齐缜密,运笔精到,字体遒健饱满,融雄劲与清逸为一体却又一丝不苟,气息连绵贯通,通篇不失一笔。 

  二、唐初期僧人写经书法 

  隋代历时虽短,在写经一隅,其字体却形成了一种介于隶、楷之间工整、敦厚的字样,这些都对初唐写经书法有较大影响。如隋经《大智度论卷第九十》:书法刚健婀娜,笔画韧而坚,富有弹性,用笔匀称,为隋代写经精品之一。 

  初唐,由于政局统一、经济繁盛、民族文化融合以及中外文化的交流等多方面原因, 使得上至帝王名臣、文人士大夫, 下到一般臣民、僧侣,形成了一种乐观进取、大度恢宏的气质。这一时期写经书法表现为一种尊重传统、博采众长且富于创新的趋势,且多以行、楷书为主。如日本滨田得海旧藏唐显庆五年济法寺门重迁所造《妙法莲华经卷二》,可见书风严谨端庄,且据载此卷在长安写就,书法上想必是受到了当时被推崇的欧阳询等的影响。 

  三、唐中晚期僧人写经书法 

  开元以后进入盛中唐,唐人对二王 “心摩手追”,通过总结创新,他们形成了严谨雄健、温文儒雅的风格。至盛唐时期, 各体书法结体饱满方正, 势壮韵圆, 强调骨力和雄壮之气势,形成了一整套严格的理论体系。 

  安史之乱以后,唐由盛转衰, 书家—改前代规范, 追求率意稚拙。这一时期出现了数量可观的行草书写经,如《小品般若波罗密经卷一》、《妙法莲华经卷第七自二十五品至二十八品》等作品。 

  这一时期经卷的书写多为行草书,追溯其师法方向,最为典型的是狂草书风。而狂草书风的兴起最引人注目的是释怀素,他生于开元盛世,自幼出家为僧,为玄奘三藏法师的门人。诵经坐禅之余颇好笔翰,尤善草书。“其书,初学欧阳询,曾得以‘五雲体’著名的吏部侍郎韦陟赏识。其后,师从金吾兵曹邬彤学草书。”[3]早年便有草书驰名乡里。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