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悲剧降临在梦醒时分(2)

时间:2014-12-22 09:08 来源:www.fabiaoba.com 作者:汪玉枝 点击:
 
  小说第三部写克莱特锒铛入狱后被处死的过程。当时的纽约州,其叔叔属于共和党,而掌大权的是民主党。正值大选之际,两党围绕此案大做文章,为的是骗取选民的信任,为自己拉票。政治斗争的污泥浊水使克莱特被更快地拉上电刑椅,从而结束了短暂而可悲的一生。
 
  故事情节似乎很简单,然而德莱塞却用了洋洋洒洒的840页写这起三角恋。他要告诉我们不能把克莱特的悲剧仅仅看做是个人的悲剧。首先,小说取材于二十世纪初纽约州的一起轰动社会的真实案件:吉斯特·基莱特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十四岁被父母遗弃,他靠打短工养活自己。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邂逅了自己的叔父。叔父拥有一家工厂,他便在那里谋了个职位。虽然挣钱不多,地位也不高,但他与叔父的关系使他与上流社会有了交往。在厂里,他与一位名叫格雷斯·布朗的秘书发生了性关系并使之有了身孕。基莱特不想结婚,但怕此事坏了自己的名声,就诱使布郎和他私奔,到大穆湖上划船,随后将其掀到湖里淹死。事发后,基莱特以化名在湖附近的一家旅馆登记入住,窃以为别人会认为他同时也被淹死,以使他所犯的罪无从查获,时间久了便会不了了之。然而事发后几小时内他就被逮捕,真相大白后,基莱特因犯谋杀罪而被纽约州法院判处死刑。为了使作品更具有生活气息和典型意义,德莱塞设法查阅了基莱特谋杀案的卷宗,摘录了大量供词和原始材料,包括基莱特写给情人的情书及他在实施谋杀过程中的思想活动。他还实地考察了基莱特犯案的地点和被关的监狱,使小说的一切细节都忠于社会真实,因而更具有可信性和震撼力。当然,德莱塞绝不仅仅拘泥于这一起案例,事实上类似的案件在美国时有发生,据说德莱塞在构思《美国的悲剧》之前已经收集了十五个此类谋杀案的资料。多发的案例使他深感这不是一个基莱特或某一个凶手的悲剧,而是整个美国的悲剧。德莱塞把小说的中心思想落在这一点上,凸显社会制度的罪恶本质,使小说的主题产生了一次飞跃。其次,他还将原书名《幻景》特地改为《美国的悲剧》也是为了强调这个主题。作为生活在大城市底层的小记者,他满眼都是美国社会的竞争、排挤和搏杀,结果是强者占尽社会财富,弱者遭人践踏,自认倒霉。在他看来,这种原始的、低级的竞争处处透露出美国社会的悲剧,从而透过此类凶杀案件色情与暴力的表象深刻挖掘其社会根源。这些人并非天生的罪犯,他们杀人不仅是由于冲动,无法抵抗诱惑,而且是屈从于当时的生活方式,接受了普遍宣扬和鼓吹的“成功”、“富有”的价值观念。小说同样表明了消费意识形态对人的影响,豪华奢侈的旅馆、上层阶级(如克莱特迷恋的桑德拉家庭)常去的乡间别墅、狩猎场、时髦的小汽车、美女、舞会等,在小说中到处可见;社会崇尚的是本能——享乐本能和消费本能。这个纸醉金迷的花花世界散发着巨大的诱惑力,将许多涉世未深的人卷入深不见底的旋涡,无法自拔,从而酿成形形色色的悲剧。
 
  小说中与克莱特有着鲜明对比的另一个人就是克莱特的辩护律师。他风流成性,与克莱特有着类似的经历。可是因为他有钱,给了被他搞大肚子的姑娘一千美金便将此事搞定,没有给他带来任何负面影响。由此可见,对于有产者不啻是风流韵事、家常便饭,是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谈资,而对于克莱特这样的无钱无势者,则成了死罪。小说深刻揭示了美国社会的贫富对立,戳穿了所谓的人人平等的谎言,揭露了社会制度的虚伪性和政府机构的黑暗与腐败,指出当时的美国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
 
  克莱特悲剧的一生充分反映了美国社会对青年人的腐蚀和毒害。在现实面前,幸福对多数人来说不过是幻觉而已,而相信“机会均等”这套理论,不择手段地往上爬,疯狂地敛财,往往只有导致自我毁灭。在当时的美国,许多青年人就是由拜金主义走向堕落的,克莱特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原本也是一个天真善良的孩子,有着纯洁的心灵,对未来抱有美好的憧憬。然而贫寒的家庭及孩提时代乞讨式的生活让他饱受冷眼和嘲弄,使他精神上不堪其辱。据说德莱塞八岁时,目不识丁的母亲为生活所迫,带着他和三个幼小的孩子离开了家庭,在中西部一个市镇流浪到另一个市镇。因此,子女们经常被迫辍学,过着极其窘困又遭人非议的生活。这段辛酸的生活经历被他全部写进了《美国的悲剧》开头的几章中,因此,从一开始克莱特的形象就是那样逼真和鲜明。有两件事很好地揭示了克莱特思想蜕变的原因:一是他父亲为人忠厚却一辈子只能做个穷牧师,受人讥讽,被人瞧不起,可见忠厚老实是毫无用处的,是摆脱不了贫困命运的;二是他姐姐被人诱奸,怀孕后又遭遗弃,可见道德不值几文,人的一切都只是为了自己。生活让他明白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金钱是万能的,很多人为了追逐财富而各显神通,一旦暴富了便备受人追捧、艳羡,于是他的头脑里便产生了“做一个有钱人”的强烈欲望。这种在金钱和社会地位方面获取成功的欲望正是二十世纪资产阶级社会激励并加以赞许的。他的悲剧还表明资本主义制度造成了贫富极为悬殊,根本不可能提供给像克莱特这样的穷孩子正常发展的机遇,而世俗的生活方式淡化了道德观念,腐蚀了青年人的心灵。依靠白手起家,人人都可以发大财、可以登上社会最高层的神话滋生了青年人幻想、冒险的心理,而生存竞争的残酷性又刺激青年人铤而走险,不惜以身试法,最终走向灭亡。
 
  德莱塞给予笔下的人物深深的同情,他认为他们生存的繁华世界就像猛兽出没弱肉强食的丛林,充满原始冲动,充满荆棘与凶险,而小人物充当的只能是被捕食者的角色。他并没有把克莱特描写成一个十恶不赦的罪人,而是细致刻画了他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及社会环境对他的深刻影响。这个俊朗的青年,死时年仅22岁。对他而言,真正的人生才刚刚开始,而他却已走到生命的尽头。克莱特的悲剧具有双重性,他的挣扎、堕落和毁灭既是个人的悲剧,又是源于美国社会制度和严酷现实而产生的悲剧,即整个国家的悲剧;他是罪人,同时也是受害者,是当时美国社会意识形态及生活方式的牺牲品。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