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白族“斗龙型”故事的结构分析(2)

时间:2014-10-13 08:45 来源:www.fabiaoba.com 作者:马会 点击:

  在白族斗龙型故事中,恶龙及其代表的恶势力生活在水域而非其他场所,最主要的原因是白族先民生活的大理洱海地区是泽国,水患不断,给他们的农耕生活带来诸多困难,因此水域在某些时侯成了人们憎恶和斗争的对象,恶龙的作乱司雨被白族先民认为是水患的原因,所以,恶龙就被安排在水域居住。当然,这也与白族龙文化是在本土水神蛇崇拜的基础上形成有关,蛇喜欢潮湿的地方,白族先民自然而然就会把龙与潮湿的水域联系起来。陆地空间是人们生活的场域,这个空间是人类自身一点一滴建立起来的,人们在这里创造着物质生活,追求平静幸福的生活。卡西尔说:“神话空间中的每一位置和每一方向,实际上都被赋予某种特征——而这特征总是可以追溯到基本的神话特征, 即神圣与世俗之间的分野。”[7](96)水域空间在斗龙故事中是一个神圣的空间,它既主宰着人们的农耕生活,又制造着水患,水域对人类来说一直都是神秘的,水域在斗龙故事中同样具有人类所不知的神秘性,人们对其无法预知和控制,因此产生了既敬畏又想通过探索而控制其的复杂矛盾心理,他们把这种心理演绎成一个个斗龙故事,而故事中斗龙英雄与恶龙在水域的斗争就具有了探知性,斗争的过程就是探索的过程。 

  陆地空间是一个世俗空间,这里的人们追求世俗的生活,渴望富足和安宁,一旦这种美好的生活被打破,他们就要勇敢应对。面对水患,他们积极应对,所以降龙英雄出现了,人们为了帮助英雄出战,在这个空间里众志成诚,小黄龙要求的铁爪、尖刀、三百个铁包子、三百个面包子、三只大草龙,很快做好,这个空间是热闹的、团结的。相反,水域由于神秘而显得孤独,恶龙孤身做战,纵然法力无边,但终归双拳难敌四手,曾经翻腾的海子归于平静。所以,人与龙的斗争既是为了获得美好生活而与自然的斗争,也是人对未知事物的探索。 

  当然,斗龙型故事本身是复杂丰富的,斗龙形式变化多端,空间的二元对立在抢龙潭这个次类里的表现也不尽相同,这类故事主要是说一只恶龙垂涎于另外一只龙的龙潭,想要据为已有而发动一场争斗,最终恶龙以失败而告终。这类故事由于斗争主体是两条龙,它们都居住在水域空间,所以斗争空间似乎并没有构成水域与陆地的二元结构。《白龙潭》讲的是红龙要抢小白龙的白龙潭,小白龙在老和尚的帮助下打败了红龙,后来小白龙为报恩从白龙潭挖沟引水,解决了老和尚吃水的困难。老和尚来自陆地空间,小白龙本身是善的化身,它的水域空间与陆地空间已不构成二元对立,纯空间上的对立也因为报恩的行为而彻底消解,从白龙潭挖沟引水其实是这两个空间彼此沟通的一种隐喻。《抢龙潭》则不同,小花龙并没有自己的水域,想要夺取美龙王的龙潭,让自己的妻子帮忙,但妻子由于慌乱没有完全按照小花龙的要求去做,小花龙大败受伤,回到甸北岳母家养伤。由于要闭门修养七日,而岳母不知,第四日开门看望,结果小花龙成了一条小花蛇,再没成龙。这则故事里小花龙抢龙潭之举,说明陆地不是它的场所,即使变成人,娶了美貌的妻子,也不能让它安心在陆地生活,而且因为它的不义之举,最终被打回蛇形。它永远不能再变成龙的原因是:它在陆地修养,因为这个空间与它应该生活的水域空间是对立的。 

  三、二元结构的消解与主题的显现 

  白族斗龙故事的结局都是代表善势力的一方大获全胜,善势力的具体形态被人民所供奉。金鸡最后落在三塔的塔顶上成为人们永远崇拜的吉祥鸟,小黄龙则被人们供奉于龙王庙,杨师傅和他雕的木龙也被人们供奉于白龙庙……总之,各种形态斗龙英雄永远地被人们纪念。这一共性结局表现的正是二元结构的消解。二元结构的消解意味着斗龙主体的对立消失,对立的消失和沟通的实现意味着斗龙故事对短暂与永恒的一种哲学诠释以及人与自然最终和谐共处,这也是斗龙故事二元结构背后的主题意义。 

  斗龙型故事的水域空间与陆地空间最终实现沟通,大黑龙败走时把漫到大理坝上的水也带走了,陆地显露出来,人们回归家园。(《小黄龙与大黑龙》)母猪龙失败后,母猪龙潭由原来的乌云遮天蔽日变为清澈见底,不再阴森可怕。(《雕龙记》)黑龙失败高挂悬岩,沘江水安然流过金鸡山和老母山,滋养沿江人民(《金鸡和黑龙》)。两个空间由最初的对立变为相融,这是一个由斗争到和谐的过程,所以,斗龙型故事中所反映的人与自然的争斗,其目的不是占有、侵吞,而是和谐相处。坎贝尔说:“自然倾向的宗教不是要操纵大自然,而是要帮助人类和自然保持和谐。”[8](40)在苍山半坡遗址中发现的人工引水沟渠、储水池等水利设施[1](151-152)说明,白族先民很早就发现水既可成为水利也可成为水患,他们在摸索与水和谐相处的方式。有人认为,白族民间文学中的龙是自然的化身。当然这里的“自然”本身内部也是复杂的,它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变迁的概念,有原初的自然,也有人化的自然,所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动态和复杂的。白族的龙故事较好地体现了这种动态关系,故事中既反映了对自然的崇拜和敬畏,也有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愿望和实际行动,但更重要的是希望达到人与自然的平衡、和谐[9]。白族信仰本主,本主崇拜蕴含着丰富的和谐观,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本主即本境之主,本主崇拜产生于自然崇拜,在斗龙型故事中,很多善势力的象征物被供奉为本主,这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最终融合。而且,龙龙斗中善龙的最终归宿是陆地空间(被供奉在庙中),人龙斗中人又被封为龙王,龙是水域空间的主宰,两个空间在结局中实现了融合,这也意味着神圣空间与世俗空间的融合,意味着人终会与自然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赵橹.论白族龙文化[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1. 

  〔2〕中国作家协会昆明分会民间文学工作部.云南民族文学资料第九集.1962. 

  〔3〕谷德明.中国少数民族神话选.兰州:西北民族学院研究所.1983(内部发行). 

  〔4〕(明)杨慎.南诏野史(上卷).成文出版社,中华民国五十七年十二月. 

  〔5〕杨宪典,张锡禄.龙神话传说故事[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 

  〔6〕李缵绪.白族文学史略[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4. 

  〔7〕[德]恩斯特·卡西尔.神话思维[M].黄龙保,周振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8〕[美]约瑟夫·坎贝尔,比尔·莫耶斯.神话的力量[M].朱侃如译.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1. 

  〔9〕董秀团.白族民间文学中人与自然关系的解读[J].民族文学研究,2008,(4).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