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聊斋志异》中的身体观(2)

时间:2014-10-04 14:41 来源:www.fabiaoba.com 作者:林诗杏 点击:

  (二)不受约束的身体 

  《聊斋》中身体被问题化的表现之一便是失去自控力,其束缚越少,越不受控制,所贪求的便越多,其后遭到的罪报也越大。《续黄粱》的故事有其溯源,聂石樵对《幽明录》、《枕中记》和《容斋笔记》中的相关内容有按语云:“……黄粱梦故事的发展过程,开始只是梦而已,继之是梦中求美妻,而后是梦中宦途显达。”④由美妻到高官,由家庭美满到追求无上权力,再到无恶不作,梦中的欲望逐渐失控,致使无序的身心在阴间受到惩罚。 

  而《丐僧》一篇却恰恰相反,时刻在强调主体对身体的控制权。故事里的丐僧拒绝接受他人施与的酒粮财物,人问其故,却怒而不答,道是偏要如此。他绝食三天,僵卧若死,路人劝他到别处去,丐僧又怒,剖腹而死。不论是饮食或是生死,丐僧都执意为之,“要如此化”,而裹尸的草席中却不见尸身,空空如也。丐僧不仅掌控了自身的生理欲望,还掌控了肉身逝去后的归宿,摆脱了“物累”的控制,便可超然无所踪,从“有”到“无”,即是“化”,如河上公所言,“使吾无有身体,得道自然,轻举升云,出入无间,与道通神,当有何患?”(老子注) 

  由此可见,身体被问题化还有心理因素的影响。明清鼎革之际,知识分子的心态多有所变化。自明代起,儒学和士大夫的地位都日趋低下,随着政治文化环境渐趋恶劣所致,那种通过士人能担当天下之治理责任的激情早已消歇,士人渐渐转向“内圣”的修省,而放弃了对“外王”道路的寻求⑤。明末的士人面对清初社会,个体身份的游离与缺失不免加剧了身心的“在野”感,。同时,士人的生活方式也有所改变,由晚明的活泼、开放,慢慢转变为清代的平实。这种变化助长了清初官方所期待的一种驯服、平庸、四平八稳的理想士大夫形态⑥。吊诡的是,在一种以平实为处世原则的时期,明末清初的文人却几乎人人好谈鬼怪神妖。王朝更迭后,当重组的社会秩序仍未稳固之时,人心浮动之际,便有了可供妖魔鬼狐作祟的时空缝隙。跟魏晋南北朝一样,社会风尚对文学创作有着巨大影响,蒲松龄对魏晋以来的志怪鬼神描写十分熟悉,于写作时也信手拈来,涉笔成趣。鬼神游走于主流社会之外,喜谈鬼神则多少意味着主体被边缘化后,心理上出现的一种脱序与失控的倾向。 

  如何在鼎革易代之际安置、控制自我身心,一直是清初士人面临的最大挑战。当明季阳明心学与禅学逐渐为人所批判,为明亡承担起责任,曾经的精神支柱面临崩盘。明季心学过度依赖心灵作用,过分追求心灵的绝对自由与浪漫,而对阳明心学的批评几乎都从缺乏身体约束的角度切入,如清初思想家颜元所言,“我辈多病,皆不务实学所致。古人之学,用身体气力,今日只用心与目口。耗神脆体,伤在我之元气。滋六气之浸乘,乌得不病?”⑦缺乏约束力的身体是软弱易病的,难以对抗外物的诱惑与侵扰,从而失去自控力。不受约束的身体就有了被问题化的可能,并在某种层面被附加了道德放荡的象征,导致行为上的无礼无序,寡廉鲜耻。身体的不受约束,更强调了管控身体、疗救身体的必要性。 

  三、自然人性论与道德严格主义 

  用王夫之的“随处见人欲,即随处见天理”⑧来形容聊斋故事中对的“欲”“理”关系的处理并不为过。不同于明清艳情小说中对身体情欲的露骨描写,也不同于才子佳人小说里对纯洁的身体关系的恪守,聊斋故事有明显的“主情”特点,不避讳人欲的描写,既有贪淫贪财者,也有贪食贪饮者。但在书写自然人情、人欲的同时,蒲松龄却不忘以因果之说来进行严格的道德赏罚,人欲仍要受天理的指导。这便体现了蒲松龄思想中,伦理主义与心学倾向相交汇的特征。 

  蒲松龄察觉到了人性中并非“纯真”的一面,即人常抱持着不可抑制的欲望,这些欲望并不是按此前心学家所倡导的禁欲主义的手段便可消除,相反,人欲是不可灭的,它们或导人以情,或导人以淫,亦庄亦邪,亦圣亦禽,于是这种二元对立要求作者在文学书写中对这些欲求时刻进行检验与反省,施与嘉赏或惩戒。聊斋故事里既有以情为主导的新道德、新风俗的发生,比如人鬼相恋所代表的男女自由恋爱,或是夜叉国里人禽通婚所暗示的满汉和亲,又有朝代更迭背景下儒家严格的伦理道德的修正痕迹,比如《李司鉴》里的主人公因在城隍庙无意识数落自己种种恶行而自剐致死,或是《土偶》里为夫守节的孀妻为神庇佑而给绝嗣的夫家延续香火。由此不难看出,在明末清初心学被不断挑战、不断修正的过程中,作家笔端所流露出的自然人性论与道德严格主义的浑融。 

  注释: 

  ①江绍原.发须爪.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页. 

  ②《庄子·天道》:“故知天乐者,无天怨,无人非,无物累,无鬼责.” 

  ③周宁.花园:梦想的空间.想象与权力(戏剧意识形态研究).厦门大学出版,2003年,附录二. 

  ④朱一玄.聊斋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25页. 

  ⑤杨念群.何处是“江南”:清朝正统观的确立和士林精神世界.三联书店,2010年,第60页. 

  ⑥王汎森.晚明清初思想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89页. 

  ⑦门人李塨纂、王源订.颜习斋先生年谱卷上. 

  ⑧《读四书大全说》卷八,《船山全书》.长沙:岳麓书社,1992年. 

  参考文献: 

  [1]江绍原.发须爪.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2]杨念群.何处是“江南”:清朝正统观的确立和士林精神世界.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 

  [3]王汎森.晚明清初思想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4]门人李塨纂,王源订.颜习斋先生年谱卷上. 

  [5]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卷八.《船山全书》.长沙:岳麓书社,1992年. 

  [6]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卷二,《船山全书》册十二. 

  [7]朱一玄.聊斋资料汇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年.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