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坚持用唯物史观分析和认识领袖人物,一方面要看其所处的客观条件,另一方面要其自身所具备的主观因素,两方面互动结合是领袖人物成就伟业的原因。以毛主席为例,他集以下四个特点于一身:一是怀揣挽救民族危亡、恢复中华独立的远大志向;二是具备博古通今、运筹帷幄的深邃智识;三是恪守热爱人民、服务人民崇高道德;四是具有吞吐天地、舍我其谁的领袖气质,而这些品质素质与其所处时代达成了较高层次的契合。
关键词:毛泽东;主观因素;契合;时代
中图分类号:A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2-0032-03
杰出人物的成长与成功,一方面是时势造就英雄,个人受历史必然性的陶铸和催发;另一方面是英雄顺应时势,个人以其特有的思想意识、气质胸襟、心性品格顺应时势的召唤。毛泽东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群众取得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伟大成就,从个人素质来说,是由于他在其革命和建设的生涯中培养和形成了远大的志向、深邃的智识、高尚的道德、领袖的气质等优秀的个人主观素质品质,而且这些主观素质与时代发展具有较高的契合度。
一、毛泽东之志——救亡图存、独立自主的远大志向
志向是人类特有的心理活动形式,是一种积极的主观意识,代表一个人的理想、胸怀、奋斗目标,彰显个人的斗志、毅力、心性品格,是人生境界的体现,确保人生进行过程的积极态势以及人生完结形态的审美价值。
1.毛泽东时代的志向崇尚。
清末民初的中国深陷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时代以其悲怆声音呼唤有志之士:国土被瓜分豆剖、主权被肆意践踏,需仁人志士以爱国救亡为己任,带领华夏民族驱逐列强,恢复独立自主;封建统治腐朽颓废、百姓惨遭盘剥压榨,需仁人志士以民主爱国为己任,带领人民群众推翻专制,实现民主共和。林则徐、康有为、孙中山等民族先觉顺应时代呼唤,以其澎湃的激情和执着的志向指导社会活动,形成了近代以来革命热情最为高涨、思想碰撞最为激烈的局面。毛泽东继承和发扬先辈志向,并以理想志向激励自己的精神生活,形成了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豁达的革命精神。毛泽东少年时作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反映了志向对于他人生道路的指引;中年时作诗:“莫叹韶华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台”,体现了他执着革命理想而不叹年华易逝的旷达气概。
2.毛泽东志向的时代契合性。传统文化要求志存高远,注重向内修养来通达志向。毛泽东志向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却与此相反。“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最大的志愿是当一名教师,其次是记者”[1];且其志向的形成和发展最开始是受外界的刺激,而非通过向内的修养,他曾说:“我没想到我会成为一个战士,并组织一支部队去战斗。我是被迫这样做的。反动派杀人太多。”[2]当然,随着毛泽东人生际遇的不断变幻、知识积累的不断丰富、思维能力的不断增强、人生感悟不的断深刻,其人生志向的具体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和升华:由看到政府镇压饥民而产生同情农民、向往平等的心理,到阅读《盛世危言》、《校邠庐抗议》而产生振兴国家、抵御外辱的意念,到被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迹感动而渴望建立理想社会,再到被十月革命胜利消息振奋而发起征召有志救国救民者,最后在《湘江评论》报刊上指出社会革命的根源在于阶级压迫,其志向实现了由朴素的惜民心理向爱国主义理想的萌动,由民主爱国主义向民主革命思想的转变,由革命的爱国理想向马克思共产主义信念的升华。
毛泽东能够深入社会实践,接触底层百姓,了解普通大众饱受封建压抑和外族侵略的苦楚,其志向的具体内容具备更多的现实性和合理性,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其志向的丰富和升华,是一个由被动到主动、由自发到自觉、有低级到高级的过程,这个过程比闭关自省更为实在和深刻,志向的秉持更加坚定和执著。纵观毛泽东的一生,在风云际会的近代中国,封建王朝式微,民族危机加剧,其个人志向的确定与调整都顺应了历史潮流,达成了与时势的高度契合,其伟大抱负也因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而得以实现。
二、毛泽东之识——博古通今、运筹帷幄的深邃智识
智识是客观世界的在人脑的主观印象,是使人区别于动物,向更为高级的形态发展内在原因,对于个人而言,智识积累越多、智识水平越高、智识结构越优化,则越能表现出对于社会的较为全面和深刻的认识,越能展现出对于社会的适应和改造能力。
1.毛泽东时代的智识崇尚。中国传统文化的积弊行进到清末民初已达到积重难返的地步,传统文化的自我反省与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构成崇尚新文化、新知识的内外原因。首先,崇尚伦理的传统畸形发展,将人置于伦理框架的前提下,强调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义务,消融个人的自身价值和应有权利,人民的主体地位、自我意识和主体价值观念淡化,致使群众智识淤塞、思维水平下降。其次,热中政治倾向极端发展,致使官方的需要成为评判是非曲直与轻重缓急的唯一标准,遮蔽了经济的作用,抑制了人民解决经济问题的创造力。再次,伴随西方列强坚船利炮带来的沉痛巨创,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也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心灵的震撼。中国人民在东西方文化激烈的碰撞比较中,开始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陈腐与落后。最先从天朝大国迷梦中醒来的有识之士开始了对世界的客观审视,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对经世致用之学的注重。毛泽东也在这种文化激荡的时代,广泛涉猎、博采众长,打下了深厚的智识基础。
2.毛泽东智识的时代契合性。纵观毛泽东的一生,其知识的更新满足了社会发展的最新需要。少年时代的毛泽东饱读诗书古经、博览历史典籍,了解风土人情,深谙民族心理,有利于其用国人习惯方式处理现实问题。青年时期的毛泽广泛涉猎西方文化,并经过各种思想的冲撞比较,最终形成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迎合了时代对于革命人才的崇尚。大革命失败,形势十分严峻,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出政权”,由此中国革命的道路由民众运动转向武装斗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相继失败,毛泽东带领起义部队进入井冈山,提出“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等思想,使全国革命斗争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面对敌强我弱的革命形势,毛泽东提出了诸如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等一系列革命思想。面对抗日战争时期“亡国论”和“速胜论”,毛泽东的《论持久战》科学地预测了抗战由战略防守到战略相持再到战略反攻的三个阶段,为全国军民厘清了思想。解放战争时期,为应对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毛泽东带领人民解放军运用“人民战争”的思想,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反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毛泽东对于传统文化的扬弃以及对于西方先进文化的吸收,其信仰从笃信孔夫子到崇拜“康梁”再到执着马克思不断跃进,其世界观由唯心主义到空想社会主义再到马克思主义不断蜕变,形成了一套既继承传统又超越传统的学识体系。这一体系被中国近现代史所证明是一个结构优化、具有很高实践指导价值、与时势高度契合的知识体系。
三、毛泽东之德——热爱人民、服务人民的崇高道德
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标准、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通过善恶标准的内化作用使社会成员自觉地克制欲望,避免与社会公德的矛盾,实现个体与外在社会及内在自身的安定和谐。个人越是具有高尚的道德,则越能展现其人格魅力、亲和力和感染力。
1.毛泽东时代的道德崇尚。社会转型期的清末民初,以儒学为核心的旧道德崩溃,价值取向紊乱、非道德主义泛滥、社会道德控制机制弱化、道德教育扭曲变形,与此同时,树立新的道德规范,强化新道德的控制机制成为发展趋势。社会危机与民族危机交织,传统社会地位不断下降,于此相应,道德救世思潮则日趋高涨,此思潮以人为主体,围绕道德思维、道德理想、道德精神、道德责任、道德判断、道德选择、道德实践等方面展开,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近代志士仁人经邦济国的重要精神武器。毛泽东虽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却并不偏执顽固,他积极关注社会形势、参与社会实践,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对传统道德有所损益,避免迂腐落后;他既能保持清醒,深究传统道德之积弊,又能以开放的姿态,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并结合时代需要博采众长,运用实践,避免虚妄激进。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