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论柳宗元“文者以明道”的文学思想

时间:2014-04-25 06:02 来源:发表吧 作者:杨文榜 点击:

  摘要: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提出“文者以明道”的文学思想,以反对六朝以来“务采色、夸声音”的浮靡文风。与此同时,柳宗元要求文学作品要有美感,要有文采,不要拘泥于“道”,文章形式与内容要统一起来。此外,柳宗元提出了“文以行为本”的创作人格说,进一步丰富了他的文学思想。

  关键词:明道;文学思想;文采;人格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3-0177-02

  柳宗元与韩愈一起倡导了中唐的古文运动,他们写下了几百篇古文,熔叙事、说理、抒情为一炉,树立了不平则鸣、言之有物、文从字顺、充实流畅的散文新风,将古代散文的创作推向了新的高峰。韩柳两人不仅在创作上身体力行,卓有成就,还提出了较为接近的文学思想,韩愈讲“因文见道”,柳宗元说“文者以明道”,总之,“道”,是他们文学思想的核心与灵魂。

  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始吾幼且少,为文章,以词为工。及长,乃知文者以明道,是固不苟为炳炳,务采色、夸声音而以为能也。凡吾所陈,皆自谓近道。”[1]873柳宗元以从小到大的写作体会,来说明自己少时作文只注重辞藻和形式,长大了方知文学创作是为了“明道”。柳宗元对著文“明道”的提及不止这一处,他提倡文学作品“辞令褒贬”、“导扬讽谕”的社会作用,又强调文学作品“有乎内”而“饰乎外”的道、文统一,其“文者以明道”的文学思想具有较为丰富的理论内涵。

  一、明确“文者以明道”的创作思想

  贬谪永州以后,伴随着丰富的文学实践,柳宗元形成了明确的文学思想,提出文学创作的目的是为了“明道”。在《报崔黯秀才论为文书》一文中,他指出:“圣人之言,期以明道。学者务求诸道而遗其辞。辞之传于世者,必由于书。道假辞而明,辞假书而传,要之,之道而已耳。”[1]886圣人通过文辞“明道”,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必须好好继承。为了达到“明道”目的,柳宗元反对那种空洞无聊、“务采色、夸声音”的文风。他接着说:“今世因贵辞而矜书,粉泽以为工,遒密以为能,不亦外乎。”[1]886柳宗元对专门讲究辞藻、对偶、声律的骈文风气给予了坚决的否定,认为它与创作的目的背道而驰,是只重形式、不重内容的写作表现。

  为了提倡作品“明道”,柳宗元对死死抓住章句不放的所谓“章句师”,也表示了极大的轻蔑。他在《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中说:“马融、郑玄者,二子章句师耳。今世固不少章句师,仆幸非其人。”[1]878柳宗元庆幸自己不是这样的章句师,相反,如果不是去将圣人之道穿凿附会,而是为了“明道”,他愿意做“言道”、“穷文辞”的老师。

  柳宗元甚至在山水游记这样的非议论性文章中,也贯彻“明道”的原则。《钴潭记》云:“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一旦款门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既芟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1]764柳宗元借百姓之口对官租和高利贷对人民的残酷剥削进行了谴责,体现了他对现实的态度。

  二、提出“文”与“道”统一的创作要求

  在“文者以明道”的文学思想内,柳宗元要求文学作品的形式要与内容统一起来,他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也十分重视“文采”。柳宗元在《答吴武陵论非国语书》中说:“言而不文则泥,然则文者固不可少耶。”[1]824在《杨评事文集后序》一文中他又说:“阙其文采,固不足以竦动时听,夸示后学。”[1]578柳宗元认为,文学创作如果没有“文采”,就不能吸引读者、感染读者,作者拘泥于“道”,创作就缺少生气,没有打动人的地方。他对自己指斥的“骈四俪六,锦心绣口”[1]489的骈文,也未全盘否定,而是主张汲取其有益营养以利写作。否则,文学作品如果缺乏“文采”,就显得板滞、不生动,难以吸引读者,“道”的传播便难以实现。

  柳宗元在《与吕道州温论非国语书》中说:“近世之言理道者众矣,率由大中而出者咸无焉。其言相儒术,则迂迥茫洋,而不知其适;其或切于事,则苛峭刻核,不能从容,卒泥乎大道。甚者好怪而妄言,推天引神,以为灵奇,恍惚若化,而终不可逐。故道不明于天下。”[1]822可见,柳宗元既反对“迂迥茫洋”、“好怪而妄言”、“恍惚若化”的作品,也反对拘泥刻板、“不能从容”的作品。他认为,作者重视对“形”的表述,便不会“迂迥茫洋”,重视“神”的表现,便不会“苛峭刻核”,文章有形有神,就做到了“文”与“道”的统一。

  柳宗元“文者以明道”的文学思想还表现出更多综融的气度,他对文学创作中“情”与“意”的关系问题进行过深度探讨,其思考和结论既肯定理性沉思,又重视感性意气,以解决“明道”论因过分注重文学外部因素,而对文学内部因素注意不足而带来的感染力不强的问题。他在《复杜温夫书》中说:“吾虽少为文,不能自雕斫,引笔行墨,快意累累,意尽便止,亦何所师法?”[1]890此说肯定了作者情感对文学创作的激发作用,也提请创作者为文要从自己的体验和思考出发,切勿人云亦云,抒发空泛的道理。

  三、“辞令褒贬”、“导扬讽谕”均体现“道”

  柳宗元把文学作品概分为“著述者流”和“比兴者流”两类,认为两类作品都在弘“道”。他在《杨评事文集后序》一文中说:“著述者流,盖出于《书》之谟、训,《易》之象、系,《春秋》之笔削,其要在于高壮广厚,词正而理备,谓宜藏于简册也。比兴者流,盖出乎虞、夏之咏歌,殷、周之风雅,其要在于丽则清越,言畅而意美,谓宜流于谣诵也。”[1]579即“著述”类作品,要有所“褒贬”,“比兴”类作品,要有所“讽谕”,文学作品一定要含作者的思想倾向,要彰显作者对人事的态度,体现“道”的要求。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