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善于在外交场合通过“赋诗言志”来表达立场、传递信息;或者通过“赋诗言志”对外交事务发表观点、表达立场,这种外交话语方式,我们称之为“诗赋外交”。“诗赋外交”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的“燕享之礼”。
关键词:诗赋外交;赋诗言志;燕享之礼;起源
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3-0170-02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善于在外交场合通过“吟诗作赋”来表达立场、传递信息;或者通过“吟诗作赋”对外交事务发表观点、表达立场,这种外交话语方式,我们称之为“诗赋外交”。“诗赋外交”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的“燕享之礼”。
一、西周的“燕享之礼”:起源于外交外事活动
如前已述,诗赋外交是指在外交场合通过“赋诗言志”来表达个人或国家之志的一种独特的外交话语方式,而“赋诗言志”最早起源于西周时期的“燕享之礼”。这可以从《左传》和《国语》对燕享赋诗的记载得到佐证。《左传》所载赋诗场景共68次,其中有62次均发生在隆重的外交燕享场合;《国语》所记赋诗场景虽只有6次,但其中2次也是在外交燕享中进行的。可知,赋诗与燕享礼密切相关。而所谓的燕享之礼即燕礼,是指宴乐宾客的隆重礼仪,其中“享”即“飨”,《左传》常写作“享”,《国语》常写“飨”,均指用酒食款待宾客之意;“燕”通“宴”,义为安闲、休息,即在政余闲暇之时宴乐宾客。但西周早期用“言”记燕礼,如《伯矩鼎》:“伯矩作宝彝,用言王出内事人”[1]39,西周晚期才用“宴”记燕礼,如《鄂侯御方鼎》:“王南征,伐角。……御方侑王。王休宴,乃射。”到春秋之后,除“宴”外,还用“■”记燕礼[1]12。
西周早期为什么用“言”记燕礼?根据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的解释,古人的燕礼在飨礼之后,“飨重威仪”而“燕重言”,飨礼只是形式,美酒佳肴,备而不用,向宾客进酒不用酒而用“醚”(仅有酒味的甜汁)[2]209,宾客只能象征性地品尝一下,不能饮尽,只有到了“飨礼”之后的“燕礼”,才能“饮酒食撰……尽欢而散”[3]61-73,也就是说,飨礼之后的燕礼可以饮酒言说,尽情表达,具有言说、发表观点的功能。燕礼和飨礼的这种功能区别似乎在表明西周早期最初设置燕礼时的目的是为了给朝聘往来中的各国诸侯发表看法、沟通思想、交换意见而设置的,正如刘雨文章《西周金文中的周礼》所言:“盖西周早期燕礼乃因外交活动欲有所言而设,故以‘言’记此礼。”[4]89后因“宴”、“■”与“言”音近,故假借来记“言礼”,所以“燕礼”由“言礼”演变而来,而“言礼”最初是为参加外交外事活动的各诸侯国发表观点、交换意见而设置的,而且最初的“言礼”中,很可能不乏自由用诗,或引诗论理,或自赋新诗,或美或刺,但后来,随着西周统治阶级对等级礼仪制度的强化,“言礼”与“享礼”一起被完全等级化、仪式化,成为一种具有固定用诗、用乐模式的礼仪规范[5]40。
二、西周“燕享之礼”的用诗、用乐礼仪模式
燕享礼中用乐之诗章多取自今本《诗经》。如,今存《仪礼·燕礼》中一段记载:“小臣纳工。工四人,二瑟;小臣左何瑟,面鼓执越,内弦右手。相入,升自西阶北面东上坐。小臣坐授瑟乃降。工歌《鹿鸣》、《四牡》、《皇皇者华》。……笙入,立于悬中,奏《南陔》、《白华》、《华黍》。……乃间歌《鱼丽》,笙《由庚》,歌《南有嘉鱼》,笙《崇丘》,歌《南山有台》,笙《由仪》。遂歌乡乐,《周南》:《关难》、《葛覃》、《卷耳》;《召南》:《鹊巢》、《采蘩》、《采■》。大师告于乐正日正歌备。”[6]引文中的《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6篇,是《诗经·小雅》中仅有篇名而无文辞的“笙诗”(宋朱熹于集传中所称),其余12首亦分属《小雅》和《国风》,可知燕享礼中乐章多取自《诗经》。
根据礼仪的性质、规格、参加者的身份和地位来确定诗乐的采用模式,所以,西周燕享礼中的用诗用乐是礼仪参加者社会等级地位的标志。如:《左传》襄公四年:“穆叔如晋,报知武子之聘也,晋侯享之。金奏《肆夏》之三,不拜。工歌《文王》之三,又不拜。歌《鹿鸣》之三,三拜。韩献子使行人子员问之,曰:‘自以君命,辱于敝邑。先君之礼,借之以乐,以辱吾子。吾子舍其大,而重拜其细,敢问何礼也?’对曰:‘三《夏》,天子所以享元侯也,使臣弗敢与闻。《文王》,两君相见之乐也,使臣不敢及。《鹿鸣》,君所以嘉寡君也,敢不拜嘉?《四牡》,君所以劳臣也,敢不重拜?《皇皇者华》,君教使臣曰:‘必咨于周。’臣闻之:‘访问于善为咨,咨亲为询,咨礼为度,咨事为讯,咨难为谋。’臣获五善,敢不重拜?”[7]从中可知,三《夏》是天子用来招待诸侯领袖的,《文王》是两国国君相见时使用的音乐,所以,穆叔对这两种乐歌“不拜”。而《鹿鸣》是君王嘉奖寡君的,《四牡》是君王用来慰劳使臣的,与《皇皇者华》一样,都是用来享他国上卿时所用之乐,所以,穆叔才敢接受,因为他认为自己的身份听这三首诗才符合周礼的等级规范。
仪典用诗,多取其乐章之义,而非辞章之义,乐章之义与诗本义没有必然联系。上文所引《仪礼·燕礼》例中,只有《鹿鸣》、《鱼丽》、《南有嘉鱼》为写宴乐的诗,其余几篇,都与燕饮无关。如《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民不■,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8]显然是大宴群臣宾客的诗篇。“《南山有台》是颂德祝寿的乐歌,颂祷对象,不是天王,便是诸侯。与燕饮无关。全诗5章,每章6句,第一章“南山有台,北山有莱。乐只君子,邦家之基。乐只君子,万寿无期。”第三句“南山有杞,北山有李。乐只君子,民之父母。乐只君子,德音不已。”[9]216《采■》写夙夜劳瘁的女宫人为贵族祭祀采■的辛苦,其诗云“于以采■,于沼于■;于以用之,公侯之事。于以采■,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还归。”[10]《采■》写贵族女儿出嫁前女奴们依俗置办告宗庙所需的蓝藻之类祭品”,其诗:“于以采苹?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于以盛之?维筐及■;于以湘之?维筐及釜。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谁其尸之?有齐季女。”[11]《四牡》是出使官员自述奔波之苦不能在家孝敬父母;《皇皇者华》是写使臣受国君之命周历各国,广询博访,忠于职守的事。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