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屁股”变体与苏东坡的傲兀

时间:2014-04-18 14:34 来源:发表吧 作者:韩立平 点击:

  “水中着盐,饮水乃知盐味”。据说这是隶事用典的最高境界,自然无痕,如水中之盐,舌尖能感,眼前不见;比之更玄妙的则如“系风捕影”一般抓不住了。

  典故抓不住,是因为典故变型了。有些典故只轻微变型,却因读者阅读水准降低而难以辨识。例如我曾经在“大学语文”课堂上讲解辛稼轩《贺新郎》词,问学生“我最怜君中宵舞”所用何典?大家纷纷掏出手机上网搜索,却找不到满意答案。当我提及“闻鸡起舞”时,学生们都惊讶竟是如此平常之典!“中宵舞”是“闻鸡起舞”的变体,略去“闻鸡”,给出“中宵”这一信息,亦出自原典“中夜闻荒鸡鸣”(《晋书·祖逖传》)。学生的古典积累远不如从前固是客观现实,但中学语文教育过分追求标准化、客观化更应该担负此责,祖逖原典的丰富叙事被“闻鸡”简约化、概念化,没了“鸡”学生就觉察不出典故。

  还有些典故,在诗文中一直以错误的变体出现,将错就错,于是习以为常不觉其误。例如“元龙百尺楼”,原典出自《三国志·陈登传》:

  (许)氾曰:“昔遭乱过下邳,见(陈)元龙。元龙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刘)备曰:“……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

  陈元龙(登)卧的是大床,从来没有卧在百尺楼上,只是刘备说他自己想要卧百尺楼,然而后代诗文用此典故时,多将“元龙”与“百尺楼”合在一起用,仿佛陈元龙真有一座百尺楼似的。例如苏轼《次韵答邦直子由》:“恨无扬子一区宅,懒卧元龙百尺楼。”《赵令晏崔白大图幅径三丈》:“好卧元龙百尺楼,笑看江水拍天流。”宋人还特别拈出此“硬伤”来批评东坡(邵博《邵氏闻见后录》),然始作俑者不是苏轼,应该是长他十七岁的刘敞,其《陈元龙》诗说:“元龙湖海士,固有湖海气。自卧百尺楼,群儿仆诸地。”已然搞错了。

  典故变体,往往出于诗人的“积极修辞”,是为满足平仄、对偶、辞藻、字数等需要而不得不作的一些变化。大多数变体是技术层面的,无关乎思想感情,但也有些例外,这里要说一说苏轼《和桃花源诗》的“尻驾”,其背后实有一段不为人知的隐衷。

  将一位先贤的作品集从头至尾遍和下来,苏轼之前还没有人这样做过。苏轼《和陶诗》是其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和陶”体认陶潜的人格和诗艺,也以此凸显陶诗的平淡邃美。陶潜成全了苏轼,苏轼也成全了陶潜,千年以来,陶诗其实一直以“苏化的面目”流传。自元祐七年(1092)作《和陶饮酒诗二十首》起,到元符三年(1100)作《和陶杂诗十一首》止,苏轼欲“尽和”陶诗,最终留有二十二首陶诗未和(已和一百零九首)。《和桃花源诗》作于绍圣三年(1096),全诗如下:

  凡圣无异居,清浊共此世。心闲偶自见,念起忽已逝。欲知真一处,要使六用废。桃源信不远,藜杖可小憩。躬耕任地力,绝学抱天艺。臂鸡有时鸣,尻驾无可税。苓龟亦晨吸,杞狗或夜吠。耘樵得甘芳,龁啮谢炮制。子骥虽形隔,渊明已心诣。高山不难越,浅水何足厉。不知我仇池,高举复几岁。从来一生死,近又算痴慧。蒲涧安期境,罗浮稚川界。梦往从之游,神交发吾蔽。桃花满庭下,流水在户外。却笑逃秦人,有畏非真契。

  诗歌大意说桃花源无需外求,而在内心。“臂鸡有时鸣,尻驾无可税”两句用《庄子·大宗师》典故:“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为鸡,予因以求时夜;浸假而化予之右臂以为弹,予因以求鸮炙;浸假而化予之尻以为轮,以神为马,予因以乘之,岂更驾哉!”子舆这个人天生残疾,驼背、隆肩、颈脖朝天,但却毫无怨言,一派天真,他说:“如果上苍把我左臂变成公鸡,我就让它报晓,把我右臂变成弹弓,就用它打斑鸠、作烧烤;如果把我屁股变成车,我就用精神之马拉它驰骋天下。”

  《大宗师》这一典故后来浓缩为“尻轮”,在古诗文中较为常见,其变体有“尻马”、“尻轮神马”、“尻神”等,《汉语大词典》就把这四个词汇全部收入。而“尻驾”一词除东坡外,则只有南宋初孙觌《鸿庆居士集》用过两次:“飘飘尻驾凌空举”;“尻驾不复奔”。此后在诗文中近乎绝迹(只有清王士祯《脚痛》等一、二例)。可以说,“尻驾”是苏轼独享的典故变体,更是他的一种精神独语。清人编《佩文韵府》收入“尻驾”,说明这个词具有了“合法性”,今人若作诗填词倒是可以用它一用,有来处,不算生造的。《佩文韵府》对生僻词汇一概收入是情有可原的,因它们可为骚人墨客供作诗料;但是今人编《汉语大词典》也收入“尻驾”,则似乎没有必要,因为它在古籍中实在罕见,不能因为首创者为苏轼,就给历史名人以特权。

  将“尻轮”改成“尻驾”,苏轼是出于何种意图呢?也许是为了诗歌格律,上句“臂鸡”的“鸡”字平声,下句若用“轮”字,仍是平声,似乎没有“驾”字的去声好。但这首诗为古体,平仄也是不拘的。那么这一关于“屁股”的典故变体,是否别有深意呢?毕竟在《庄子·大宗师》原典的语境中没有“驾”这个词,它与“轮”字差异较大。

  所幸《东坡志林》为我们提供了一则微妙材料:

  吾有诗云:“日日出东门,步寻东城游。城门抱关卒,怪我此何求?我亦无所求,驾言写我忧。”章子厚谓参寥曰:“前步而后驾,何其上下纷纷也。”仆闻之曰:“吾以尻为轮,以神为马,何曾上下乎?”参寥曰:“子瞻文过有理,似孙子荆。”子荆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卷八)

  东坡与章惇(子厚)是同年,二人一同参加了嘉祐二年(1057)的科举,主考官为欧阳修。东坡考取省试第二名,与弟弟苏辙一同赐进士及第。此科状元是章衡,他是章惇的侄儿。章惇也考中了,但是他耻于名列侄儿之下,放弃了功名,次年再考。由这一举动可知,章惇是有一点“偏执狂”的,他的性格成长过程也许因某事受到过扭曲。所以东坡对章惇的评价为:“一代异人”!最最怪异的人!据说东坡、章惇曾一同游赏仙游谭,遇万仞绝壁,东坡不敢过,章惇却如履平地,神色不动,东坡抚其背笑曰:“子厚必能杀人。”章惇问为何,东坡答曰:“能自拼命者能杀人也。”后来在党争中,章惇果然将政敌置之死地而后快。

  宋神宗元丰六年癸亥(1083),东坡已贬居黄州三年,他的好友参寥(释道潜)前来拜访,一同游赏武昌西山,东坡有《参寥泉铭》、《记参寥诗》记其事。《东坡志林》所载之事,应发生在此年。南宋施宿注东坡诗,也说《日日出东门》一首作于元丰六年。章惇已在前一年拜门下侍郎,即副宰相。孙子荆即孙楚,事见《晋书·孙楚传》:“楚少时欲隐居,谓济曰,当欲枕石漱流,误云漱石枕流。济曰:‘流非可枕,石非可漱。’楚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励其齿。’”参寥以子荆比东坡,是夸赞他有辩才,善于文过。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