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走进学习的夏天

时间:2014-04-12 16:18 来源:发表吧 作者:胡金波 点击: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人们对夏天最突出的感觉是炎热,故有赤日炎炎、烈日灼灼、吴牛喘月、流金铄石等词语。夏天虽酷热难耐,但“夏天是花果成熟的季节”。我们“走进学习的夏天”,若要“安享果实成熟的乐趣和快意”,就应时刻不忘“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识,非学无以立德”,“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努力在“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上下工夫、见成效。

  一、在勤于“博学”上下工夫、见成效

  我们常说:教育工作博大精深,教育工作者应博学多才,做好教育工作要博采众长。这里所说的“博”与苏轼“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有异曲同工之妙。博观是学习的基础,约取是提高的关键。我们之所以在工作中时常感到力不从心,谈问题往往是浅尝辄止,眼界不宽,难得“源头活水”,想办法常常是就事论事,思路不阔,难以“纲举目张”,是因为我们知识局限欠广博,不能触类旁通,知识应用欠精深,不能举一反三。有的同志平时在学习研究上下了不少工夫,但不得要领,“像滤豆浆的布袋”,“像计时的沙漏”,“像吸水的海绵”,而不是“像是宝石矿床的苦工,把矿渣甩在一边,只捡纯净宝石”。习近平同志谈到博学时说:“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博从何来?博靠兴趣,无兴趣难以博学;博需苦功,无苦功难近博学;博善约取,无约取难成博学。唐人韩愈,在《原道》中就批评“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的学风。陈寅恪极为推尊王国维,说“先生之学,博矣精矣”。鲁迅曾说:“读书‘浏览’是重要的,但光‘浏览’不行,……应该在‘浏览’的基础上,然后抉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擅长的一门或几门。”“博”是教育人之“弓”,“专”是教育人之“箭”。只博不专,弓便无用;只专不博,箭飞不远;既博又专,弓张箭飞,才能准确中的。教育行政部门干部只有“博观而约取”,才能如虎添翼,为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在勇于“审问”上下工夫、见成效

  俗话说,学问学问,一学二问。问是点燃知识之火的燧石,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汉人王充曾说:“不学不成,不问不知。”唐人韩愈认为:“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也。”孔子“入太庙,每事问”,强调“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问”始于“疑”,无“疑”则无“问”,先“疑”而后“问”。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当归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宋人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明人陈献章说得更直接:“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2013年,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之所以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关键是大家较好地坚持了“三问”。一问“我是谁”。明白了我是一名普通的公务员,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明白了我是一名担负一定领导责任的公务员,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明白了我是一名从事教育工作并担负一定领导责任的公务员,应成为“上帝见到脱帽致礼的人”、“一个肩膀担负学生的今天,一个肩膀担负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人”。二问“为了谁”。为了人民群众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具体表现为“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成长”。因此,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构建“一方池塘”,滋润学生的自然成长;点燃“一束火焰”,促进学生自己成长;敲打“一块燧石”,推动学生自由成长;推开“一扇大门”,实现学生自觉成长。三问“依靠谁”。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必须时刻不忘提高质量必须依靠教师,“一名好教师可以教出一批好孩子”;时刻不忘办好学校必须依靠校长,“一名好校长可以成就一所好学校”;时刻不忘办好教育必须依靠教育家,“一批教育家影响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三、在长于“慎思”上下工夫、见实效

  只有学思结合,才能获取真知。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这与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以说是惊人的一致。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清代画家戴熙曾说过这样意味深长的话:“画令人惊不如令人喜,令人喜不如令人思。”明人薛瑄指出:“学不进,率由于因循。”学问没有长进,大多因为死守前人的结论,而要学有所成,就必须勤于思考。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慎思归根到底是基于哲学思维的理性思考,是一种“理性的深呼吸”。中外名人无不强调“学好哲学,终身受用”。哲学既能让人窥一斑而知全豹,又能让人见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学习哲学,能让人看事明明白白,不被假象所骗,不被表象所惑;做事清清楚楚,不会糊里糊涂走弯路,不明不白跑错道。谱写中国教育梦江苏教育的美好篇章,就是要善于慎思,坚持唯物论,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坚持辩证法,做到“交换、比较、反复”。唯有如此,才能见微知著、获取真知,举一反三、形成灼见。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