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2)

时间:2014-04-02 14:32 来源:发表吧 作者:马雪辉 点击:

  一是“绿化”制造业,实现低污染甚至零污染。推广清洁生产机制和循环经济等生产技术,进一步降低制造业的能源资源消耗,同时让制造业变得更为清洁,实现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即实现污染的全方位治理,不再只是末端治理。

  二是发展资源再生产业,实现资源节约、再生。世界200年的工业革命几乎耗尽了地球几十亿年形成的各种资源。那些用过的“废弃物”成为地球上唯一在增长的资源。“回收工业”就是把这种资源还原,发展资源再生产业。

  发展回收工业有巨大好处。首先是节约了资源。我们以废铁炼钢为例,利用废铁炼钢与传统的冶金业相比,每吨回收钢节约1.13吨铁矿石、0.45吨煤和18公斤石灰石。其次是节约了能源。与用原材料炼钢相比,用废铁炼钢仅需1/3能源。再者,减少了环境损害,少开采1吨矿石会使半吨以上的土质免受干扰。还有一点,就是节约了成本,将碳化铁直接转变为钢,这将使1吨钢材的成本从270美元下降到30-50美元。回收一吨废塑料可生产出700-750公斤无铅汽油和柴油。一吨废玻璃回炉再制可生产2万个500克装的酒瓶。我国再生资源回收率只相当于世界先进水平的30%。德国的废钢回收率已达80%,荷兰是78%,中国才20%。?譹?訛

  专家估计,30年后,资源再生产业为全球提供的原料,将由目前的30%提高到80%、产值超过3万亿美元、增加就业3亿人并最终取代采矿业,成为与制造业并驾齐驱的支柱产业。因此可以说,资源再生产业已经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具潜力的朝阳产业和希望工程。

  3.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实现能源节约、再生。一是传统能源的清洁化,重点是煤的清洁高效利用。煤炭是我们最重要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数量大、比重高,短期内难以替代,所以必须实现煤的清洁高效利用。煤炭现代化利用战略方向——多联产(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这项技术现在已经比较成熟,它对于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二是发展新能源。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既是整个能源供应系统的有效补充手段,也是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措施,是满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最终能源选择。

  目前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纷纷制定了可再生能源战略。欧盟到2020年和2050年,可再生能源占其能源消费的比例将分别达到20%和50%;美国到2030年,风力发电要占其全部电力装机的20%,生物液体燃料替代30%的石油产品;日本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将占其能源供应的50%以上。我国未来对可再生能源的战略定位是:2010年前后,可再生能源争取占到能源消费的10%左右,战略定位是补充能源;2020年前后,15%左右,战略定位是替代能源;2030年前后,25%左右,战略定位是主流能源;2050年前后,40%左右,战略定位是主导能源。?譺?訛

  4.让重要生态系统休养生息,切实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森林、草原、河流、湖泊、湿地、海洋等自然生态系统,它们具有重要生态功能,为我们提供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这些区域通常具有较大的生态风险,非常脆弱,一旦受到破坏容易导致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或者自然灾害,危及区域乃至国家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安全。一些江河湖泊、海洋、湿地、森林、草原等,长期以来不堪重负,必须给以人文关怀,加大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力度,早日恢复和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科学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在重要生态功能区、陆地和海洋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红线。对重要的生态系统,实行强制性保护,特别是对污染物排放已超过环境容量的江河湖泊、草原、湿地,下决心退出一部分人口和产业,在某些特定区域实现部分产品或者行业的整体性退出。必须将人类活动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不要侵占这些地区。

  5.加速科技创新,实现科技的生态转向。由追求日益强大的征服力的科技转向以人为本、保障生态安全、维护生态健康的科技,就是科技的生态转向。既要为经济发展服务,更要为保护环境和资源服务,优先发展生态学与环境科学,优先发展环保技术,清洁能源、清洁生产技术,生态技术以及一切支持循环经济的技术(包括低碳技术),努力实现科技的生态转向。

  三、生活方式的生态选择

  乐观地说,从长远来看,从理性的角度来看,选择生态生活方式是必然的。因为地球资源有限,环境容量有限,既支撑不了巨大的消费,也支撑不了巨大的生产。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创造一种生态的生活方式:适度消费、健康生活。

  1.转变生活态度。必须减少生命本能中的贪欲。所谓贪欲,就是不合理地过分的欲望。贪欲是痛苦的根源,也是生态破坏的根本原因。甘地曾经说过:“世界资源足以满足每个人的需求,但不足以满足每个人的贪婪”。我们现在处于困境之中:每个人都想消耗更多,而环境被毁掉了。所以我们必须改变我们的态度,去重新思考什么才是更好的生活。

  树立健康、适度消费的生活观。消费是为了生存,但生存并不是为了消费。人类应改变那种高消费、高享受的消费观念与生活方式,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提倡勤俭节约,反对挥霍浪费,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形成节制、有度、从容的生活态度,以利于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与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甘地也说过:“文明的精髓不在于需求的增长,而在于有目的地、自觉地放弃它们。”

  2.践行绿色行为。归根结底,生态生活方式要落实到人们普遍性的具体的生活行为上。首先,对于物的消费,应该遵循减量、循环、再利用原则,过一种俭朴的生活。其次,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第三,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理,不造成环境污染树立适度消费生活观。

  3.建立制度性集体约束。生态生活方式需要先锋倡导,但要成为社会主流,必须靠集体行为,靠集体自觉。而集体自觉,很大程度上需要具有强制性的制度约束。把日常生活领域作为制度性约束的重点,用更多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具体制度安排来引导和约束群众行为,推进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