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口述法的反思与实践

时间:2013-06-27 09:44 来源:发表吧 作者:李春雨 点击:

摘要:口述法是民族学宝贵的研究方法,它源于历史学,被众多学科发扬光大。作为一项研究方法,它也饱受争议。笔者相信,任何一种研究工具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我们需要客观的分析口述法的优势和缺陷,完善操作方法,不断创新,克服口述史在民族学田野调查中所面临的困境。

  关键字:口述史民族学

  口述法,是多年来人类学、民族学研究领域内,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利用口述资料可以弥补有关文献资料对于一些历史事件,或者普通生活经历等没有多少文字记载的空白,便于我们结合有关文献资料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

  一、口述史的相关定义。

  对于口述史的定义,不同学界的界定存在着不同的声音。正如其名这一方法源于历史学,但在史学界内部对于什么是口述史这一问题存在着许多争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著名历史学家和新闻记者,口述史学的创始人阿兰·内文斯认为:"口述史是用现代科技产物录音机、录像机来实现口述语言、声音、形象的保留,是有声音,可倾听,可观赏的历史。"民族史学家张双志认为:"口述史就是研究者运用相关手段包括调查访问、记录、录音、录像等,搜集所需口头材料,经于文字史料核实,整理成文字稿,以供人们研究的历史研究方法。"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钟少华认为:"口述历史是受访者于历史工作者合作的产物,利用人类特有的语言,利用科技设备,双方合作谈话的录音都是口述史料,将录音整理成文字稿,再经研究加工,可以写成各种口述历史专著。"美国口述历史教育教协会杨祥银教授认为:"口述历史就是指口头的、有声音的历史,它是对人们的特殊回忆和生活经历的一种记录。"

  保罗·汤普森(PaulThompson)在《过去的声音:口述史》一书中,对口述史的功用与价值作了精彩概括:"口述历史是围绕人民所构建的历史,它给历史本身带来了活力,拓宽了其范围。它不仅允许英雄来自领袖,而且还允许英雄来自不被人知晓的多数平民。它促使教师与学生成为工作伙伴。它把历史引入共同体,又从中引出历史。它帮助较少有特权者,尤其是老人渐渐获得尊严和自信。它有助于社会阶级之间、代际间的接触及由此而来的理解。对于单个的历史学家来说,由于口述史的共享意义,它能够给予一种地点或时间的归属感。"

  二、口述史法在民族学中的应用。

  田野工作是民族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民族学发展的生命力。口述史长于田野考察,注重生活与现实,它常常能弥补传统正史史料不足与缺憾,反映更贴近人类生活的历史画面,关注被遗忘的边缘人群,鉴于口述史这种"交叉性"的特点,它顺理成章的成为民族学研究的主要研究方式,在田野考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民族学者用这一方法获取了大量文字历史之外的资料。

  口述史在民族学方面的实践十分丰富。早年间孙立平、郭于华等主持开展了"20世纪下半期中国农村社会生活口述资料收集与研究计划",该计划进行了8年,选取了河北、陕北、四川和东北的4个村子进行口述资料的收集和研究工作,并连续发表了多篇论文,如郭于华、孙立平的《诉苦:一种农民国家观念形成的中介机制》、郭于华的《心灵的集体化:陕北骥村农业合作化的女性记忆》等;张晓的《西江苗族妇女口述史研究》、钟华编的《大山的女儿:经验、心声和需要-山区的妇女口述》以及余未人的《走近鼓楼-侗族南部社区文化口述史》等书籍都以少数民族社会文化、风俗习惯为研究对象,记录了形态各异的文化形貌。这些口述史研究和著作从社会学或民族学的角度出发,常常以事件或人物的片段构成,目的是以口述史为研究方法走人田野,阐释口述背后深层的文化内涵。

  三、口述史的特点。

  在民族学研究中,口述史作为其主要研究方式之一,在与历史学研究的交往中,它突出的反映了口述史的特色。

  1、口述史把民族学的研究延伸到人民大众中去,反映了他们的心声。英国社会史学家埃里克谈到:"普通人对重大事件的记忆与比他们地位高的人认为应该记住的并不一致"。这说明,为了使历史事实能获得最大程度的还原,应改变过去只注重官方表述的传统,而使历史研究回归到历的主体-人民大众身上。普通大众不应只是得到书面上那一句象征性的承认,而且应在提供具有重要政治意义上的历史知识方面扮演主动的角色。在这方面,口述史料具有最大的普遍性和广泛性。历史事件的参与者-普通大众的口述,则为了解事实真相提供了直接证据。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