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走向世界与回归传统(2)

时间:2014-03-14 14:54 来源:发表吧 作者:张丽凤 点击:

  曲靖师范学院张永刚教授深切地感受到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在全球化巨大影响下可能出现的问题,即民族化的写作面临着市场挑剔的筛选,“我们正在为经济目的而传承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目的正是为了利用它”。一旦这种经济全球化波及民族文学写作,必然“有力消解少数民族文学的历史意识与民族特色,缺少深层内涵,那民族文学逐渐退步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很多事物都有多面性和多种意义,当我们看到全球化对民族文学带来消极影响的同时,也隐含着有利于民族文学发展的因素,正如“后现代在解构崇高、消解深度、破除‘整体’与‘中心’、挑战二元对立思维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多元主义和相对主义思想,正是激发少数族裔文化主动向和个体自觉的有效供给。”关于这一点,北京大学陈晓明教授在提交的会议论文《渐行渐远的汉语文学》中提到:“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多样化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无疑是极具有开掘的潜力的。实际上,21世纪较有分量的作品,或多或少都打上地域性特征……这是当代中国作家特有的文化资源,这也使21世纪的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学十分不同,有着自己的文化印记。”而当“当代中国文学(这里说的主要是小说)在把自己的语言的、文化和生命存在的独特性表现得更加丰厚时,它也必然在另一条道路上相交,它真正地内在地在世界文学中,它才可能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或许还是21世纪世界文学的魂灵。”

  走向世界与保持民族文化传统之间出现张力是一种必然,但世界文学和汉语新文学发展的历史经验则再次确认,在走向世界过程中,保持民族文化传统的必要性及可能性。

  三、翻译文学的存在意义和归属的探讨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发展都和汉语翻译文学紧密相关,正如澳门大学朱寿桐教授和澳门大学博士生杨青泉在《文本的重生:翻译文学与汉语新文学》中提到的,“没有翻译文学的大量实践,没有翻译实践所沉淀的深厚文学功力,没有通过翻译所先‘拿来’再创新的文学思维,就不会有成熟的新文学创作”。然而,汉语翻译文学的定位却一直充满争议,其归属究竟是外国文学还是中国文学?随着中国现代文学和比较文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翻译文学存在的独立性,翻译文学不仅受到比较文学研究和翻译文化研究的共同关注,也日益成为中国文学史研究的一个热点,尤其是在中国现代文学走向世界的过程中,翻译更成为考察的重点。上海外国语大学宋炳辉教授从文学的“权属观念”、“中介性”及“不确定因素”的角度,从文学观念层面从逻辑上探讨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在文学史中的叙述;朱寿桐和杨青泉从文本的语言角度将其归入“汉语新文学”的组成部分之中。

  朱寿桐和杨青泉在论文中分别从“翻译作为传播方式,其结果具有文本重构的意义”、“翻译作为资源凭借,对文本重新编码并予以定型”以及“翻译作为语言创造的途径,变革中国文学的文本”三个方面,对汉语翻译文学作品给予定位,这种从翻译文本的汉语形态认定翻译文学归属的观点,既是对翻译文学经常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缺席”的一种不满,更是从语言的角度对翻译文学在汉语新文学发展过程中所承担的意义构建的肯定。正如文中所述:“经过新文学家翻译、介绍的种种努力,翻译文学成为中国新文学重要的文学、文化、思想资源;汉译外国文学有效地开掘了现代汉语表达的丰富性,既极大地强化了现代汉语的表达力度,又拓展了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并且逐步规范了现代汉语,使得现代白话文脱离日常口语、走出日常白话的阈限,从而进入到书面语的表达体系。”中国现代翻译文学是外国文学中国化进程里的主角,凸显“汉语”的特性,使翻译文学被当作外国文学的错误理念得以纠正,同时也使得翻译文学这一文本存在有了合适的地位与归属,其存在意义得以确切体认。天津师范大学孟昭毅教授以《黎萨尔与20世纪中国文坛》对菲律宾民族独立运动的先驱和领袖,启蒙主义思想家和近代最杰出的文学家何塞·黎萨尔在中国被翻译接受的情况,分析其与20世纪中国文坛的关系。早在1904年黎萨尔的《我的诀别》一诗就被清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中坚分子戢元丞选入“学堂乐歌”珍籍,后来得到如梁启超、鲁迅、林林、王世昭、李霁野、凌彰等的注意和翻译。黎萨尔那种不迟疑、不彷徨,敢于叫喊复仇和反抗的爱国主义精神为20世纪的中国仁人志士带来反抗的力量和奋斗的精神。南京大学李寄教授通过对鲁迅翻译日本厨川白村《出了象牙之塔》的分析,认识到厨川白村写作的《出了象牙之塔》不禁是鲁迅过敏性思想的源头之一,而且其中的杂文对鲁迅后期的杂文创作及杂文理论的建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黎萨尔、厨川白村的翻译事例再次呈现了翻译文学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及其存在意义。

  面对翻译文学未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赢得应有的地位的状况,宋炳辉教授意识到民族文学史没有给翻译文学一定地位的原因是“不仅需要在一般意义上确认翻译文学的文化归属问题,而且必须进一步解决翻译文学作为一种特殊文类的性质界定:必须在与本土创作文学与外国文学的比照中,区分翻译文学史叙述与在民族文学史中叙述翻译文学之间的不同”,同时意识到“如何在更广泛的世界文学的背景下,进行科际交叉整合,进而反思对文学的认知方式,拓展对文学历史的叙述空间,并激发当下文学与文学创造的可能性”等问题。宋炳辉教授首先对文学权属观念给予反思,认为翻译学科对翻译文学文化归属的理论界定并不完善,翻译文学不能仅从是中国语言的文本、在中国文化与文学空间内生产并对其发挥作用、不属于原语文学等角度认定,而应借助伊文·佐哈尔《多元系统论》中的“动态分层与系统产品”的理论启示,认为“翻译文学可以在跨文化多元系统的视域下,为一种跨语际文化实践及其产品,争得自己虽然有限,然而又是特殊的主体性”地位;同时在思维方式上引入“中介”和“不确定性”的概念,“以便在具体语境的历史变迁与文化交往的空间坐标中,确认翻译文学在世界文学与民族文学语境中的地位及其性质。”因此,中国翻译文学史的描述内涵,“除了基本的译介事件和阐释史实外,就是要发掘上述这种理解、转化和阐释的历史‘痕迹’”。宋教授对于翻译文学在文学史视野中叙述方式的探讨,是对翻译文学被叙述问题的提出,为进一步探讨这种叙述的理论资源与具体路径做出有益的探索。

  四、全球化视域下中外文学的交流

  及存在的问题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