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重塑三观之人才培养思路初探
时间:2014-03-06 15:35
来源:发表吧
作者:赵花丽
点击:
次
摘要:本文从教育理念、思想建设和学生"三观"的角度,对当前教育系统中存在的不足和盲点进行剖析,探讨了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高等院校既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育人作用,也要重视发挥在课外活动中的育人功能,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大量的应用人才。
关键词:人才培养;重塑三观;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2-0001-03
人才培养的思路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一批专科院校升格为本科,人才培养也从过去偏重理论型人才转变为以应用型人才为主,以行业为对象,着重应用,即培养理论水平较高的、专业适应面较广的应用型人才。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专业适应面较广的应用型人才,应是现在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思考的一个重要话题。
进入信息时代以来,教育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教育的手段、理论、方法以及理念可谓是百花齐放、琳琅满目,加之现代化的高度发展,知识的获取渠道更是与以往不可同日而语。但就目前的教育现实情况而言,却与当前所具备的良好条件可谓是背道而驰。相对而言,在当今信息爆炸的环境中,信息的内容良莠不齐,并滋生出大量的思想病毒,如果不能加强自身免疫力,就会不断侵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后面我们都简称为"三观")。而现实中一方面大量的用人单位难以找到合适的人才,即便找到人才也难以留住人才(在这里我们的讨论仅限于教育的因素),而另一方面所谓"啃老"一族却成了当下社会议论的热点,这种现象的发生着实让人痛心。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现象,本文将以此作为讨论的重点,找出现在高等教育中存在的盲点和不足,并进一步提出改进的方法,以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我们通过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现状的研究和分析,大致可将以上问题产生的原因归结为如下几点:第一,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与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定位及学生自我定位之间的矛盾;第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进一步提高,而高等院校学生培养能力封闭、有限;第三,高等院校对于培养紧跟国内外科技趋势,着眼未来型人才的问题重要性重视不够、手段不足;第四,理想与现实脱节,理论与动手脱节。因此,高等教育面向就业的改革压力,着重培养既能在应用领域肯干、实干,又能在专业科研领域有所发展、建树的复合两用型应用人才;既能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中有所担当不断进取,又能具备脚踏实地、正确规划人生并以艰苦奋斗为切入点的传统价值观,在当前情况下有必要进行认真探讨和改革。
我们的教育过程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形势紧迫。对此,我们有必要反思现在教育中存在的缺失和盲点,从传统和现代两方面的教育成果积淀中汲取有益经验,并及时加以纠正和补漏,才是如今我们思考的问题、面对问题的方向。为此,我们将面向当前教育,将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并加以探讨。
一、教与育并重,始终渗透于教学中的"德"的引导
教育是由"教"的方面与"育"的方面两方面组成,如果把"教"比作一个人的身体,而"育"则是一个人的思想,两者是缺一不可的,更不能是厚此薄彼的,而目前现状可谓是"教"和"育"分离,只"教"不"育"大行其道。现代教育多从"教"的角度出发,成果颇丰,而从现实教育的实践结果来看,却存在着"德"与"才"的兼备性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对学生的"德"的潜移默化与引导方面,许多高等院校不够重视,甚至是近乎于无。教师的教学多以讲授基础课、专业课的课程内容为主,学生学习的目的多偏重于所学课程的学分,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灌输的硬件,而忽视对学生引导的软件。这样,学生走出校门后,思想扰动大,三观动摇,随波逐流;容易攀比,过往成功的教育信条、理念被束之高阁,而对功利的追求占据主导。
现今阶段,高等院校对学生培养的问题,大多数是集中在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进以及对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尽管现代教育的方法、手段繁多,而对于学生的培养大多是从知识灌输和学科设置的角度来论述和研究的,却忽略了学生的思想建设。恰恰是对学生思想建设的忽视,导致我们教出来的学生容易被眼前的种种不良现象所蒙蔽,学生本身对不良现象的抵御的能力降低,致使出现了现在所说的"啃老"等一族。从现今教育的现状来看,我们恰恰是把"教"和"育"分离了,对于教育的根本认识退步了,"教书育人"很大程度上产生了缺失,导致当下只"教书"不"育人"的不良现象。目前现代化教育实施过程中,现代化的手段成了主流,但手段终将是手段,无法成为目的,以目前而言,不论走出多远教育最终还是要回到"教书育人"这四个字上。故此,"教"和"育"的并重,才是解决当前所有问题的总出发点。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