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耐挫力培养的策略研究(2)
时间:2014-03-05 13:29
来源:发表吧
作者:李丹
点击:
次
4.2改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宽松的教育氛围,这是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的基础:体育教学多在室外进行,相对环境宽广,其特点是以身体练习为主的教与学、学与练,既有人人参与的集体统一的活动,又有分散的小群体的个人练习,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有着频繁的接触和行为交往;以往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人格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真理的化身和绝对的权威;师生之间不能在平等的水平上交流意见,甚至不能在平等的水平上探讨教学知识;针对上述不平等的现象,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应改善师生关系:首先是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是正常的人与人的交往关系。其次,师生的思想(意见)、情感(体验)、意志(欲望)和行为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第三,学生应该得到足够的表现自己的机会,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的机会。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表现和发展。改善师生关系后,师生交流多了,情绪情感互相感染,造成了心理上的共振,情感上的共鸣,做到认知上相近,情感上相溶,心理上互动,课堂上气活跃,教与学、练的情绪高涨,学生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下,认知、操作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高,学练效果处于最优化,促进师生积极进取,自由探索,有所创新,使学生能创造性地应对环境的变化,增强心理素质。
4.3精选教学内容,满足不同学生需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要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照顾他们体育兴趣,满足学生的体育需要。要尽可能扩大选取范围,增加一些选项课、专项课、开放式教学课。例如,可利用游戏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态。通过游戏,学生的思想、智力、意志、体力得到锻炼提高,特别是对那些有自卑感、较孤僻的学生,应多让他们参加集体竞赛的游戏活动。因为在游戏中,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一组的学生为了在集体比赛中获得好成绩,就会互相督促,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形成好的群体力量。同组的同学会互相呐喊助威,从而促使学生间进行正常的感情交流,克服了一些不良的个性品质,使情感得到升华,促进了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个性发展。在活动过程中,还可以让体育素质较差、但责任心强的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担任裁判,通过他秉公执法,同学也不会轻视他,使这些学生不会因为体育素质较差而有自卑心理。
4.4因材施教,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施成功教育。体育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运动技术水平以及身体素质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并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性格,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有目的地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指导,全面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孤僻、怪异的学生适宜选择球类、接力、拔河等项目;对优柔寡断的可让他们多参加球类的活动如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等项目;对腼腆、胆怯的学生可选择武术、体操(单杠、双杠、跳马等)等项目;对急燥、易怒的学生适宜选择下棋、太极拳、慢跑、长距离的步行以及游泳等项目;对缺乏信心的学生应选择一些简单易做的项目如跳绳、俯卧撑、广播操、跑步等;对遇事紧张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多参加激烈的比赛项目;对自负、逞能的学生可选择一些难度较大、动作较复杂的技巧性项目,如健美操、技巧、长跑、跳高、跨栏等项目。选择不同的体育运动,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有特长,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点做出恰当、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非分的妄想,并能发展自身的潜能,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全面促进身心健康。
4.5在体育教学中推行"挫折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经受过挫折磨难、在逆境中成长的人,往往有良好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和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挫折能给人以打击,带来痛苦和烦恼,但挫折也能给人以振奋,使人在磨炼中变得成熟。体育恰恰具有在困难中不断进步成功,并进一步挑战新的困难的特点,所以,有效地运用体育教学进行挫折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4.5.1适度批评:现在的独生子女,备受家庭的宠爱,从小受赞扬多、批评少,傲气随着赞扬和自赏不断升级,和周围人的关系越来越远。其实,人的成长离不开批评就像离不开表扬一样,针对学生中出现的不同错误,如整队时讲话,着装不符合要求,练习时不认真,比赛时不遵守比赛规则等,对这些现象给予适当批评,有利于他们养成正视自己、容忍挫折的品格。
4.5.2增加劳累:现在的中学生除了完成学习任务外,几乎和劳累无缘,这就形成了部分学生好逸恶劳、怕苦怕累、个性脆弱等不良品质。因此,体育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安排一些学生不愿意练、怕练的内容和手段。如耐久跑等,要求学生不断克服体力和精神上的困难或障碍,来培养学生刻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精神和意志。
4.5.3制造挫折:由于长辈和部分教师的过分保护,使现在的学生不知受挫折的滋味是什么,但人的一生受挫折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一旦受挫折,就缺乏心理承受力。对此,教育工作者可以有意识地制造挫折情绪并积极引导学生学会改变思维方式,调整情绪来面对挫折。在体育教学中,可以利用教学比赛的胜负来教育学生。胜负是体育比赛永恒的主题,没有哪种活动像体育这样让人频繁地品尝失败,也没有哪种活动使失败成为如此正常和自然的结果。胜利的体验是教育,而失败的体验则是更加宝贵的教育,因此,对学生进行胜负观的教育尤为重要,正确对待胜负,胜不骄,败不馁。在胜利中找不足,继续前进;在失败中找教训,不被失败吓倒,以顽强的毅力去争取胜利,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正确对待今后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中遇到的挫折与失败,振奋精神,永远成为一个生活的强者。
4.6课后延伸,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4.6.1课后小结,师生互动交流情感。①设疑法。讲课时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课后进行思考。②提问法。通过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去评价、辨别。③暗示法。教师利用心理学原理,让学生对课堂上自己的表现进行回忆,自己评价。④议论法。教师就课中某一环节,特别是学生的看法和评价不一样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热烈讨论,自己找出正确的答案。其次,体育教学中有许多竞争性比赛或游戏,肯定会产生"失败"的一方。这些学生在一定时间内会产生精神和心理上的压抑,应注意消除他们的心理疲劳和心理障碍。教师可用简短、幽默的语言或小故事去启发他们,用真诚的目光去鼓励他们,使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去获得成功。
4.6.2利用体育课外活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校的课外活动有着趣味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学生容易接受,愿意积极参与,同时它不受课堂教学中的时间、空间、形式上的极限,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深刻,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使教学活动由课内向课外自然延伸,由硬性统一课业向自主选择课业转变。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