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企业青年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时间:2014-02-28 15:48
来源:发表吧
作者:姚龙
点击:
次
【摘要】文章论述了企业青年人力资源的优势,提出了加强企业青年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有效策略。要不断完善开发与利用机制;健全青年员工培训机制;完善青年人才开发与利用制度。
【关键词】企业;青年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措施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关键资源,影响着企业的竞争实力。特别企业中的青年员工,他们正处于黄金阶段,精力充沛、观念前卫、充满朝气与活力。因此,加强企业青年人力资源开发具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对于企业青年人才的开发与利用,应该注重长远,实施科学合理的人才开发利用战略。
一、企业青年人力资源的优势
一是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在企业中,主要以青年员工为主,约占70%的左右,是企业的主力军。从这个层面上讲,抓住了企业青年员工,就抓住了企业人力资源的主体。二是整体素养占较大优势。具有明显的年龄优势,他们活力四射、阳光向上、身体健康、反应快捷、可塑性强。他们对工作具有很高的热情,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强,对生活充满希望和信心。三是发展潜力较大。在企业青年员工中,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并不多,特别是高层次复合型专业人才更是少之又少。这就说明企业青年的发展潜力巨大,一旦将企业青年的人数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将是企业十分宝贵的人力资源。故此,加强企业青年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加强企业青年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有效策略
1、不断完善开发与利用机制
一是完善青年人才引荐机制。一方面,要拓宽青年人才引入渠道。从高校、社会广泛吸纳企业所需的各类岗位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复合型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完善人才推荐制度,健全青年员工晋升机制,大胆启用青年员工,鼓励推荐和自荐,充分发挥企业社团作用,将优秀青年员工吸纳到业务骨干队伍和重要岗位上来,将其作为企业后备人才和领军人物培养和锻炼。
二是完善青年扶助机制。一方面,建立青年员工生活帮扶制度。在生活上多关心青年员工,切实为青年员工排忧解难,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让青年员工感受到企业集体大家庭的温暖。另一方面,多关心青年员工的思想。对青年员工在思想精神上多关心,根据青年员工的需求,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活动,以丰富青年员工的精神生活,从而激发青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健全公平竞争机制。青年员工正处于积极追求上进的阶段,希望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提高人生的价值,每个青年员工都渴望被认可、提拔。但是企业可以提供的职位比较有限,故此,为了激励青年员工快速成长,要根据公开公平公正的人才竞争原则,构建择优选拔录用人才的竞争激励机制,建立"贤者上、庸者下"的用人环境。建立绩效工资制度,将工资待遇与青年员工的工作业绩、业务水平、工作表现等挂钩,实行绩效考核评价,完善青年员工科学合理的晋级加薪机制。让每个一个青年员工都能够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出最大的价值,真正做到人尽其才、各得其所。将真正德才兼备的青年人才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来。
四是健全奖惩制度。青年员工精力充沛,血气方刚,往往容易冲动不顾及后果,具有很强的好胜心、虚荣心和进取心。故此,要根据这一特点构建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以规范青年员工的行为,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对于表现突出,业绩优秀的青年员工进行奖励,以充分调动青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对于业绩不佳、表现不优甚至出现重大失误的青年员工,应该采取一定的惩罚制度,以增强青年员工的责任心,规范他们的行为,从而警示青年员工。
2、健全青年员工培训机制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青年人力资源的支撑,要不断提高青年员工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才能够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企业青年员工的培训。
一是摸清实情,根据青年员工知识技能情况谋划培训计划。要制定长期、中期和短期培训计划,要按照不同的岗位开展培训,创新培训方式,充分发挥老中青传帮带作用,不断提高青年员工的基本技能。特别是要加强对新项目、新技术的培训和学习,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同时还要注重长远培训与突击培训相结合,生产经营与岗位培训相结合,以不断提高企业青年员工的专业技能,从而给企业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狠抓培训工作的落实,保证培训资金、培训时间、培训效果,使有限的培训经费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二是创新培训模式。除了传统的方法外,应该立足岗位实际,切实开展好企业大练兵,在推进企业培训的同时,也推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断完善青年员工培训激励机制,将培训结果与员工的工资待遇、岗位调整、晋级晋升直接挂钩,从而充分调动青年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