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中职数学课堂要效益
时间:2014-02-22 15:36
来源:发表吧
作者:何建园
点击:
次
摘要:向中职课堂要效益,是我国现阶段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然而,随着我国应试教育的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似乎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益,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坚持的一个原则。在数学课堂中提高教学效果,促使学生数学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是中职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认知参与、行为参与及非智力因素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以发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普遍存在的情况,然后结合中职生的实际情况和中职数学教育的要求,提出激发和培养中职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
关键词:中职数学;课堂效率;调查分析
一、调查分析
1.认知参与分析
从学生实际情况看,学生基础知识薄弱,主要由于学习方法不正确、思想没端正、信心不足等各种原因造成他们对数学产生畏惧心理。从学生认知角度看,由于中职学生没有升学压力,对数学课不像普通中学那样重视,不少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不积极主动思考,作业马虎,抄袭,甚至有的学生从不写作业,不懂的问题不钻不问。课前没有预习,课后又不及时复习巩固,不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只会简单识记,从不认真钻研。从教师的角度看,教师"填鸭式"的教学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概念、公式和定理等根本来不及消化。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学生课堂行为表现而不是内在的思维过程。学生仅通过记忆的方法和反复的操练,就可以通过考试。这样,学生在没有深层次思维参与的情况下也能完成数学学习任务,因此对学习只能产生一种肤浅的认识。
2.行为能力参与分析
对于当代中职学生来讲,他们选择进入中职接受更高一级的教育,是迫于中学特别是初中阶段的升学压力而作出的一个无奈选择。他们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也没有更多的实践,原因之一就是学习成绩不好。所以,一旦进入职业学校,他们就不在想花更多的心思学习文化课,至此数学课已经是他们比较抵触的一科。
3.非智力因素方面存在的问题
非智力因素也可以称为对心理过程有着启动、导向、维持与强化作用,又不属于智力因素的心理因素。所以非智力因素是一个内容十分广泛、复杂的概念,包含了除智力因素以外的所有的其他心理因素。客观地说,我们的学生对数学方面的学习已经在某些方面产生了厌烦心理,不利于提高中职数学的教学效益。
二、建议
1.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相当一部分中职学生学习成绩较差,在学习方法上不能正确使用,持之以恒,常常受到家长的责备、教师的批评,因而在学习上自暴自弃,学习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更谈不上兴趣爱好。因此,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谈心,倾听他们的心里话,和学生交朋友,只有"亲其师",方能"信其道"。这样才能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对学习表现出积极向上,富有创造性的精神状态。此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和评价,让学生产生成就感。即使是很小的进步,教师也要及时给予正确的评价和表扬,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2.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优化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相结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指导学生听课、练习、作业以及课前、课后的学习辅导,从教态语言及肌体语言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把课堂变成师生共同创建的场所,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参与者,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殿堂,从以下几点方面进行分析: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应当时时刻刻关注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迎合学生心理需要的教学情境,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一方面要把良好的学习方法有意识地融进教学方法中,把自己的学习体会融进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从而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高超的教学技巧、流畅且幽默的语言表达、机智且灵活地组织课堂教学以及对教材独到的理解都能激活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学习气氛,使教师和学生双边的积极性都受到激发。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让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获取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效益。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