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敏捷性的本科专业设置机制建设与研究(2)
时间:2014-02-20 14:26
来源:发表吧
作者:魏小琳
点击:
次
2009年11月学校制订了《关于基层学术组织建设的管理办法》,经过模拟运行、试点运行,2011年在全校建立起47个学科组织,全面推进基层学术组织建设。全校学术人员"人人进学科",根据各自的学术领域都参加一个学科组织,且只能参加一个学科组织。
2.做实"学科",在校内形成学科"实"、专业"活"的二维结构
学校改革校内管理机制,资源配置由原来的按学生数配置而调整为按学科所承担的课程教学工作量而配置。各类学术资源全部配置到学科,学科成为实体型学术组织。同时,推进本科专业的去实体化,把本科专业作为建立在集成各学科课程资源之上的虚拟组织,专业本身不再拥有人财物等学术资源,从而形成了学科"实"、专业"活"的二维结构。为落实专业建设职责,在学校制度设计中,当专业与学科相对应时,则由学科主任兼任专业主任;当专业与几个学科相对应时,则由主干学科的学科主任兼任该专业主任,同时设立由相关学科主任参加的专业建设委员会,从而保证专业建设工作并未因为撤系而"虚化",使学科和专业二者既相互依存,又相对独立。2011年以来学校全面启动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已经形成了适应学科组织管理的教学管理制度。
3.实现学术人员和课程的学科归属划分,使课程群、学术人员与学科组织相对应
按学术隶属关系把全校3000余门课程全部划归学科组织,不同学科组织的教师不能交叉承担课程教学任务,使课程、学科组织、学术人员的研究方向相一致。各学科组织根据各个专业的课程体系,为各个专业提供各自学术领域范围内的课程,从而在全校形成了一个专业由一个或多个学科支撑、一个学科支撑一个或多个专业的学科与专业的二维网状关系,学科组织完成学院交给的各项教学工作,承担本学科组织所辖的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工作。2010年以来,学校完成了学科组织设置和课程归属方案,对全校的课程按其学科归属进行了划分。
4.建立起教学管理新体制,学校教学管理的重心在课程,做"活"专业
在课程管理权回归学科的同时,将专业设置权归于学校,形成"学校办专业、学院管专业、学科支撑专业"的新格局,教学管理的重心由过去的"专业管理"转变为"课程管理"。鼓励学科根据专业发展的需要多开课程,多为专业的运行提供课程支撑,打破了专业的静止和固化,做"实"学科、做"活"专业。这样,学校能充分利用校内学科资源,根据社会需求不断快速组合课程形成新专业或专业方向。而同时,学科则是相对稳定的,一个学科组织负责一个对应的课程群,负责课程研究和课程开发,为专业提供课程,这也促进了课程建设。
四、改革的初步成效
一是解决了学科碎片化问题,提高了学术活动和知识创新的效率。学科的实体化、组织化和学科组织的建设有效整合和凝聚了学术团队,把人员编制、学科建设经费、学术活动(包括教学研究活动)、学术人员考核评价等工作均下放到学科,增加了学科的活力,增强了学术人员的归属感和团队意识,促进了学科组织学术活动的常态化、制度化,促进了整体学术水平的提升。这几年学校获得的国家自然基金和社科基金的数量不断增加,从2010年的8项增加到2012年的27项。
二是本科专业回归为课程组合,增强了本科教育体系的敏捷性。本科专业去实体化以后,专业所需要的课程资源来自相关的学科,学校能根据社会变化和学生需求,快速组合课程形成新专业,降低了新专业开设的成本。同时,也大大减少了专业及其招生人数的调整难度,近三年学校停招了4个专业,增加了3个专业。提高了学院开设选修课的积极性,促进了跨学科、跨学院的主辅修平台的开通,全校选修课的数量逐年增加,其中2010年的选修课比上年增加约25%。
三是统一了教师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提升了专业建设品质。学校按学术领域把课程划归学科组织,使课程群、学科组织与学术人员相对应,学科成为实体型学术组织,具体从事教学、课程建设、科研和社会服务,教学与科研在学科这个平台上得到统一。逐步消除了教师的教学与科研领域不一致现象,更加有利于学科资源和科研成果支撑本科教学。
四是学术权力回归学者,在基层保障了学术权对行政权的有效制约。学科组织实行学科专家组管理,重大问题必须经学科专家组共同讨论决定,充分体现了基层的民主管理。各类学术资源全部按规定程序配置到学科组织,学院成为一个为学术组织和教师服务的平台,这在基层保障了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并对行政权力运行起到了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参考文献:
[1]常思亮.大学专业与课程关系的两种模式解析[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09:1-2.
[2]卢晓东,陈孝戴.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J].教育研究,2002(7):47.
[3]魏小琳.构建高校教学管理新范式:从"专业管理"向"课程管理"的转变[J].中国高教研究,2011(8):61.
[本文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基于国外应用型大学经验的新建本科院校成长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BIA120073)]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