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养学生数学猜想能力的思考与实践
时间:2014-02-18 16:01
来源:发表吧
作者:张锁荣
点击:
次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要求"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数学猜想能力的培养,具体的形式有归纳性猜想、类比性猜想、探索性猜想、仿照性猜想等。
一、培养学生数学猜想能力的思考
1.培养学生数学猜想能力的必要性
什么是科学的方法,如果用一句话回答,那么它应该是"猜想与验证"。数学方法理论的倡导者波利亚对猜想作了深入研究,著有《数学与猜想》一书。波利亚曾说,在数学领域中,猜想是合理的、值得尊重的,是负责任的态度;在数学教学中必须有猜想的地位;教学必须为发明做准备,或至少给一点发明的尝试。无论如何,教学不应该压制学生中间的发明萌芽。波利亚认为,在有些情况下,教猜想比教证明更重要。牛顿也曾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
2.数学猜想能力的本质
数学猜想实际上是一种数学想象,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本质时的一种策略。它是建立在已有的事实和经验上,运用非逻辑手段而得到的一种假定,是一种合情推理。数学猜想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能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能锻炼数学思维。数学猜想并不是胡思乱想,基本思维模式是:问题反复思索联想-顿悟提出假说-验证结论。历史上许多重要的数学发现都是经过"猜想"这一非逻辑手段而得到的。
3.对数学思维培养的观念更新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是数学教育的核心目标,是数学教育永恒不变的主题。纵观历年来的教学大纲与《数学课程标准》,对于数学思维培养的认识在提高、观念在更新。小学数学教学只重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不够的,还需要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
综上所述,大胆猜想、仔细验证是重要的数学学习方法。数学猜想实际上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有利于鼓励学生用多种思维方式思考问题,从而可以更好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二、培养学生数学猜想能力的实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视学生数学猜想能力的培养,就是要选择合适的题材,把握好教育与训练的时机,让学生经历从具体事例提出猜想的过程,教会学生猜想,进行合情推理,使学生获得探究、发现和论证的体验,从而训练学生的猜想能力。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与有机渗透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实践和思考。
1.归纳性猜想
数学家高斯说过:"数学中许多方法与定理是靠归纳法发现的,证明只是补行的手续而已。"归纳性猜想是从对个别或特殊的事物的判断,扩大为对同类一般事物的判断,这种思维过程称为归纳性猜想。数学教学中,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法则的概括以及解题就应体现出归纳思想,要尽量通过观察直观图形,或让学生自己动手借助于实物的讨论,在有了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猜想,进而归纳出相应的法则、性质和公式。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法则、公式都是通过对部分数学事实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从中归纳出一般的结论。在新知教学中,要充分展示发现新知的探究过程,充分展现获取新知的思维过程,给学生充分的探索、归纳、发现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归纳性猜想"。
2.类比性猜想
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中说:"在求解(求证)一个问题时,如果能成功地发现一个比较简单的类比题,那么这个类比问题可以引导我们到达原问题的解答。"类比性猜想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如特性、属性、关系)的相似或相同,从而猜测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相同的一种猜想。常见的类比有直线与平面的类比、平面和空间的类比、数和形的类比、加减和乘除的类比、有限和无限的类比、个体和整体的类比。教学中,我们既要让学生敢于进行类比,不怕失败;同时还要正确地指导学生进行合理类比,讲清原则和作用。引导学生用类比推理作出合理猜想,再用严格的逻辑推理加以验证,这是我们数学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而重要的思想方法。在新知教学过程中,对于新旧知识紧密联系的内容,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要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原有知识和经验,使学生能借助旧知产生正迁移,凭借"猜想-验证"的途径,先建立"类比性猜想",然后从不同角度来验证猜想,利用类比性猜想来创造新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联系。
案例一:"圆柱体积公式计算"的教学片段与反思
片段一创设情景,感知圆柱体积的概念。
教师拿出一个装了半杯水的烧杯,拿出一个圆柱形的物体,准备投入烧杯中。
师:同学们想一想会发生什么情况?(教师将圆柱形的物体投入水中)请仔细观察后,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生1:水面上升了一些。生2:圆柱形的物体挤掉了原来水占有的空间。生3:圆柱体占有一定空间。
师:我们通常把这个空间叫体积。
生:我发现上升的水的体积和圆柱的体积是相等的。
师:同学们发现得都很精彩,谁来说一说什么叫圆柱的体积。
生:圆柱所占空间的大小就叫圆柱的体积。
片段二比较大小,创设猜想圆柱体积的情景。
教师又拿出一个圆柱(底面略小而高长一些,体积相差不多)。
师:这两个圆柱的体积,哪个比较大一些?
生1:第一个比较大,因为它高一些。生2:第二个比较大,因为它粗一些。生3:他们都是猜的。第一个圆柱它虽然高一些,但底面积小一些;第二个圆柱虽然底面大一些,但它的高少了一些,所以无法准确地比较它们的大小。
师:有什么办法能比较它们的大小呢?(小组讨论)
生:准备半杯水,将第一个圆柱浸没水中,做好标志,再把第二个圆柱浸没水中,做个标志,哪个水面上升得高一些,哪个圆柱的体积就比较大。
师:这个方法好。如果要准确地知道哪个圆柱的体积大,大多少,你有什么好办法?(小组讨论)
生:要是学会了计算圆柱的体积就好解决了。
片段三类比猜想,感知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